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短跑运动员应练习混合跑:往返30分钟的400米冲刺接40分钟的200米至800米的交替跑,再进行4×400米的接力跑。这种混合跑即平常,要求也并不高。然而要使运动员在每次比赛中发挥最佳水平,却离不开这种训练方法。短跑运动员的优劣并不完全取决于体力,心理因素也是极为重要的。训练中应注意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有效地发展竞技能力。一但整个队共同获得了身心两方面的条件,那么,运动员便能在教练员的指导下长久地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优秀运动员在认识上产生正确的荣誉感并非难事,然而,谁都不可能是常胜将  相似文献   

2.
即使是高水平短跑运动员动作的协调结构,在比赛的最后一段距离中也会有所改变,结果,支撑腿和摆动腿相互作用的效率下降。运动员的蹬地动作方向更垂直向上,因而导致水平速度下降的改进这种状况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专项耐力,使运动员在比赛最后阶段出现疲劳时仍能保持有效的动作结构。  相似文献   

3.
一个短跑或跨栏运动员,起跑反应时间的长短,对决定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反应不仅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各异,就是同一名运动员也极不稳定。而且其差异多到几百毫秒。这是我们在一次集训中,对二十三名有经验的运动员,反复进行十至十五次起跑测验后,才认识到的。预测表明,运动员当时都不知道自身的反应时间及其变化。甚至连他们自己的教练员对此也无所了解。所谓起跑反应,指的是发令员发令(鸣枪,击物或规定的信号)使电动计时器启动,到运动员的脚蹬离起跑器的这一瞬间。我们对二十三名运动员总计进行了293次反应测验,总平均数为0.3秒,其中,他们每个人最短的反应时间平均数为  相似文献   

4.
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制定一个高水平的短跑训练计划必须考虑到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运动员的年龄、运动年限、身体素质、训练周期、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力量训练所占的适宜比例、力量训练的方法及训练器材等。其中力量训练是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并非容易之事。虽然运动员都是在有计划地进行力量训练,但是并非由此提高了他们的运动成绩,相反甚至有的运动员成绩下降、受伤停止训练。如果有这种情况出现,那就说明制定的计划有  相似文献   

5.
<正> 前几年,我在训练短跑运动员时一直坚持采用大强度的快速跑练习,坚持爆发力、速度耐力等方面的训练。认为长距离跑,会抑制速度素质的发展,因此,我不敢安排较长距离的跑,始终突出快的节奏,结果队员的放松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动作僵硬。 1986年9月,我开始安排短跑运动员适当练习长距离跑。首先,每次课的后半部分安排了15分钟定时跑,以提高运动员的内脏功能和放松能力。开始运动员对这种安排极不适应,跑到10分钟就表现非常疲倦,但我坚持这样训练。两周后,队员基本适应,我要求他们做到后程动作不变形,跑程加长。10月份,我又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安排了3000米的定距跑,强调深  相似文献   

6.
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短跑运动员是先天生成,而非后天造就。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并非谬言,只有那些天生具有超人才资的人才能成为伟大的短跑家。然而,即使那些具备了很大自然能力的运动员也必须经过合理的训练才能发挥其最大潜力。再者,尽管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具有出类拔萃的能力,但如果能从生物力学和生理学方面改善和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及技术技巧,他们就可以跑得更快些。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短跑的竞技场上,单靠运动天赋,而无良好训练的心理素质是不够的,在技术、战术与身体训练都处于相同水平的运动员之间的激烈竞争中,运动员心理训练水平起很大作用。短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对于有效提高技术、战术和运动员的机能能力起着保证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在赛前能掌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感情,把注意力完全集  相似文献   

8.
短距离跑的特点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跑完全程,这就决定了短跑运动员必须具备能足以胜任这种极限工作的强型气质类型,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以及稳定的性格特征,而上述心理品质应在选材时加以注意,训练中系统施加影响,使之符合短跑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世界优秀100米跑和200米跑运动员的成绩水平都大大高于苏联运动员的指标。例如,1983年,100米世界前十名运动员的成绩,男子为9″93—10″16,女子为10″79—11″09,而苏联前十名运动员的成绩,男子为10″20—10″37,女子为11″24—11″53。200米跑的情况也与此相似,1983年世界前十名运动员中,男子运动员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类型的运动员,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才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速度型运动员需要更多的速度,耐力型运动员需要更多的耐力;对耐力型运动员进行速度训练,只会弄巧成拙。  相似文献   

11.
短跑运动员要求技术以最佳的实效性和经济性完成练习,而全身高度协调、肌肉放松是完成练习经济性,节省化和效率化的基础。在运动训练和教学中,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培养运动员的放松能力,放松那些不该紧张的肌肉,更快地掌握这种技术,更好地为教学和训练服务。  相似文献   

12.
短跑运动员上高原训练在国内是很少有的,而且短跑运动员上高原训练为许多教练员和运动训练的专家所质疑或予以否定,他们认为,只有耐力项目为达到提高运动员的血色素水平,在缺氧的情况下,发展有氧能力的目的才上高原,而短跑运动员上高原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已经出版的有关短跑的文献中,大部分文章是研究训练有素的成年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有关青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的文章大都只是各训练阶段中身体素质训练的各个方面。但许多实例证明,成年运动员的成绩往往取决于青年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在长期训练过程中,某一个早期阶段的错误将影响运动技能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说,这些错误不可能使运动员显露其潜在的才能。教练员必须寻找有短跑才能的孩子并  相似文献   

14.
短跑优异成绩的取得,除了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合理的短跑技术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顽强的意志品质。人所共知,短跑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项目。面对着这种短促而激烈,不容思索,不容喘息,不容稍有杂念和迟疑的竟争。在整个短跑过程中,运动员意志上稍一放松,就会给运动成绩造成不可弥补的影响。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勇往直  相似文献   

15.
培养一个优秀的短跑运动员,第一要选好材,第二要进行科学与系统的训练,而选好材又是个先决的条件。本文就短跑运动员的选材问题,谈几点看法。一、身材形态: (1) 身高:由于短跑的距离不同,对短跑运动员的身高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以100米跑为主项的运动员,身高的要求不象200、400米项目那样重要,从近代100米跑成绩达到10″的近50名优秀男子运动员的身高情况来看,高矮分布在1.65—1.93米之间,最高与最矮的运动员身高竟相差28厘米之多,平均身高为1.79米(±0.07),变动率为3.86%。这组数据说明了身高不同的运动员在100米跑中均能创造出优秀的成绩。如身高在1.90米以上的S·威廉、J·卡洛斯(美国)等都创  相似文献   

16.
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进入70年代以来,体能训练已成为短跑运动员获得最佳成绩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年的考查,我们发现:短跑运动员速度的提高依赖于四肢特定的肌肉。为此,我们从1977年起为短跑运动员设计了体能训练方案:举重物——复合跳——短距离全速冲刺跑。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教练员趋向于,这一方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的运动员训练普遍存在的困难是设施落后、器材简陋、训练时间较短.以及特招运动员的化基础较低、学习压力较大,学习和训练的矛盾较为突出。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运动员的训练,采取了运动训练与思想转化相结合的二元制方法。实践证明,它符合大学生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不失为大学生运动员取得优良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士征 《中华武术》2008,(11):23-24
田径运动员的选材就是选拔田径运动天才,即把运动天赋好、发展潜力大的运动员挑选出来。当今世界田径强国都越来越重视选材的重要性,一致认为科学选材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与前提。前苏联功勋教练员符·阿拉宾认为:不经常考虑选材问题,训练工作将是徒劳无益的。甚至还有人断言:选材成功是训练成功的一半。  相似文献   

19.
短跑是一项极限强度运动,运动员应具有神经反应快,灵活性高,能经受训练和比赛中大强度刺激的心理素质。同时,应具有关于在短暂的时间内思想高度集中,认真地以最快速度完成复杂动作的心理素质。德国心理学家迪马特·萨姆尔基在《论短跑运动员一系列心理负荷》一文中指出:短跑是一种典型的极限紧张状态,因而可能造成短跑运动员一系列心理负荷,即极度紧张反应。尼采则把短跑描述为“成绩最无保证的竞赛”。可见,短跑运动员的心理负荷是相当大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短跑运动员的营养状况,以利于进一步的合理配餐,我们于1993年7月对广西区体工大队田径短跑组的12名运动员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