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便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注定要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过程。中小学校长是学校办学的决策者和管理者,面对新课程、新实际,其决策和管理行为理应发生相应变革。校长的角色也因此要转变成:先进办学理念的接纳者理念是行动的灵魂,办学理念对学校办学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无论是素质教育的推行,还是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其终极目标是满足每个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当前,学校管理者要以新的课程理念冲击狭隘的办学思想,用新的课程目…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教师是基础教育的主力军,是素质教育的倡导者和实施者,而目前中小学教师管理的不少弊端有目共睹,妨碍了教师积极性的提高,泯灭了教师的创造性,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学教师管理的误区给予阐述,并找出应对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二、中小学教师管理的四大误区1.教师的主体地位缺失主体性教育已是教育界的共识,但在有些学校管理者———校长的眼中,主体性教育即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却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地位。众所周知,学校管理工作必须得到教师的…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管理是学校的基本管理工作,也是学校领导者的基本工作,教师管理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效果和办学质量,影响到学校的存亡。中小学教师管理将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管理还存在很多困境,它们制约着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只有认清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开创新世纪我国中小学教师管理的新局面。因此,探讨中小学校教师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中小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中小学教师管理的困境(一)重物质刺激,轻精神激励。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管理存在着重物质刺激、轻精神…  相似文献   

4.
目标实施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三论中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管理黄兆龙目标实施就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管理的执行阶段——组织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员工进行素质教育及管理的工作质量与产品质量创造的阶段。或者说,中小学素质教育目标一经确定和展开,学校从上到下、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省教育厅日前决定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中小学要组织新教师进行入职宣誓仪式,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时,教师应与学校签订师德承诺书。为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机制,浙江省教育厅将把师德建设情况纳入全省教育科学和谐业绩考核重要内容,纳入教育督  相似文献   

6.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是管理者对学校实施科学、规范、有效管理的过程。有什么样的管理者,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只有高素质的管理者,才能培养、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强化对中小学管理者的管理,使之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实现“三抓”。  相似文献   

7.
现代校长的角色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便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注定要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过程。中小学校长是学校办学的决策者和管理者,面对新课程、新实际,其决策和管理行为理应发生相应变革。校长的角色也因此要转变成:  相似文献   

8.
实践证明,师德建设评价(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评价.以下同)对师德主体(包括教师个体和学校群体)具有极大的正面激励作用。但目前对于师德建设评价的激励机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致使师德建设评价的结果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探讨和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科学的师德建设评价激励机制,使师德建设评价的结果充分显示其价值,发挥其作用,把师德建设引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建设一支师德优良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任务。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注重质量和实效”,以提高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我们常山教师进修学校根据本县实际,从1999年开始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探索以学校为主阵  相似文献   

10.
实践证明 ,师德建设评价 (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评价 ,以下同 )对师德主体 (包括教师个体和学校群体 )具有极大的正面激励作用。但目前对于师德建设评价的激励机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致使师德建设评价的结果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 ,迫切需要探讨和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科学的师德建设评价激励机制 ,使师德建设评价的结果充分显示其价值 ,发挥其作用 ,把师德建设引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 ,建设一支师德优良的教师队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任务。  一、师德建设评价激励机制的含义和特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