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东山县作为我省首批课改实验区,面对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的教师行动滞后于理念、课堂高耗低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等瓶颈问题,自2009年以来,在学习借鉴江苏省洋思中学、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等学校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学模""研模""用模""立模",探索"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打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一、"学模",提高教师对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东山县在推进课改中深刻认识到,没有先进教学  相似文献   

2.
一些教师对课改理念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使得不少课堂的教学染上了一些流行的"病症",具体有:"假性主体症""假性探究症""假性对话症""假性合作症""假性生成症""假性实践症""假性幸福症""假性成长症"。剖析这些"病症",有助于校准新课改教育思想之"弦",把"杂音"或"跑调"消除或校正。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改的实施,为每一所学校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也给每一位教师迎来了挑战。发展与困难同行,机遇与挑战共存,作为一所正在负重前行的学校,重庆铁路中学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行"生本教育",积极打造"星光课堂",让新课程一步步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一、打造"星光课堂",引跑课改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科教师都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课改理念,以响应素质教育时代的发展需求。传统的"低效""无效"课堂随处可见,为此,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以适应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所谓高效课堂,主要是指师生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去获取尽可能大的教学成果。从某种程度上说,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就是追求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过程。在本论文中,笔者将结合  相似文献   

5.
讲VS学     
新课改提出了"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受到了抨击,仿佛教师的讲成了不应该、不科学、不符合课改理念的标志,有的学校甚至硬性规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诚然,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为了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逐步深入,思想政治学科的考法、教法及学生定位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高中新课改已推行十多年之际,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如何更好地适应课改与高考的变化,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看法。一、起点:新课程有效教学理念理念是人们从事工作的行动指南,是人们追求目标的内在动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中的"教""学""考""研""思"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教师必须首先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每一个教师根据学校提出的课改理念也努力进行着自己的探索。作为音乐教师,也应对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积极的探索与研究,以促进课堂高效,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广大教师在不断学习课改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着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在多年来的教学工作中以及参加观摩课,听学校其他老师的课,平时的思考与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新课改最大的亮点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做课堂的主人。而如何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其表现形式就是小组合作,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以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但是如何加强小组合作,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一直困扰着每一个老师,如果能解决好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打破课改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讲VS学     
洪卫民 《江西教育》2012,(10):10-10
<正>新课改提出了"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受到了抨击,仿佛教师的讲成了不应该、不科学、不符合课改理念的标志,有的学校甚至硬性规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诚然,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为了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张鑫 《辽宁教育》2013,(3):24-26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百家争鸣,其核心特点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将课堂的关注点聚焦于学生的"学""。知识框架化"站在学科体系的角度,从"师情"出发,结合有效的教学手段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精华进行传承与优化,以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切入点,打造"凝神聚气"的课改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提出已有好几年了,课改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是新课改的核心.因此,教师只有抓住学习的主体,突出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才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效课堂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许多学校围绕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要求等,进行了大量的、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应该说,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在积极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同时,由于不少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对于新课改理念的把握还流于肤浅,对于高效课堂的精髓还没有真正理解,致使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使高效课堂建设滑离了课改的本真要义。因此,当教师有了课改的意识后,怎样面对现实,引导教师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28):32-33
虽然课改已多年,但不少教师仍然存在着不少教学误区,如何才能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难点。课堂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窗口,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艺术的提高是我们化学教师重点探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不断发展创新教学理念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许多教师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可喜硕果。但也有一些教师难以领会新课改的理念和实质,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定位不清而使教学陷入了无序或不当的状态,影响并阻碍课改的进程,使教学走入"误区"。下面笔者就听课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学案教学是国内中小学正在大规模探索和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大面积兴起和发展,迄今已成为一项遍及全国的教学改革活动。学案教学的价值诉求是贯彻"以学定教""为学而教"的课改理念,致力于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但是,作为一种诞生于基层课堂的"草根"性的教学模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改在我校已推行多年,并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效,只要深入每门学科的每一堂课堂,一股新课改的气息就会扑面而来,让人如沐春风。然而,有时又不得不深思:新生事物如果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有板有眼形成一种"八股"似的固定模式,又会步入新的窠臼,成为更加僵死的教条。我觉得时下的某些新课改已露此端倪,笔者认为,当前个别教师没有深入理解课改精神,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基本上已经普及。课改后对教师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打破以前那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所以课堂设计是否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是新课改的主要体现,也是教师适应新课改的关键所在。自新课改实施以来,许多一线教师在课堂设计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为教改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张贵 《学周刊C版》2010,(9):157-157
2009年下半年高中新课改在我省全面展开,通过对课改理念的认识,课改内容的学习,我对课改有了较为直接的认识。以往的高中政治课堂都是教师一人从头讲到尾,学生没有机会参与,课堂没有活力。课改以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使课堂充满活力,本文从趣味导入、设计问题、讲故事、融洽师生关系等几方面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正>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改革十余年,广大学校和教师对新课改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只要走进课堂,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许多学校和老师都已经将新课程理念从理论层面进入到实践层面,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形态、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绝大多数教师认识到,课改之前的那一套重复机械性的、强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标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些教师认同新课标理念,但教  相似文献   

20.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教学形式,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每一分钟都在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已经由完全地不断预设走向动态生成,时时彰显着课改的多彩魅力,演绎着课改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