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正>本着学习提高的目的,笔者参加了南山区初中生物学科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设计、模拟上课和现场演讲3个环节的内容。1教学设计笔者平时最关注教学过程,对教学目标的制定等环节不够重视,更不关注各个环节是否齐全。很多时候只想着怎么制作出精美的课件,而忽略了最基本的教案设计,导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设计环节显得有些手忙脚乱。2模拟上课比赛题目只给出"生物圈Ⅱ号"的资料,与常规教学内容不同。笔者根据平时教学,习惯性利用所给材料进行资料分析,让学生找出与生态系统有关的成分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复习之前所  相似文献   

2.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这是教师教学认知的重要变革。教教材意识影响根深蒂固,需要教师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淡化、消除、打破教教材的唯知性、被动性、局限性,注重用教材的目标宽泛度,强化用教材生成的领悟性,挖掘用教材训练的潜力性,这样才能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自然过渡。  相似文献   

3.
石作美 《语文天地》2012,(24):12-13
所谓"教教材",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忠实传授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其特点是对教材内容做细致梳理,全面讲授,尽可能做到"滴水不漏"。教材上的观点就是权威,就是真理。所谓"用教材教",就是依据课标,把教材当作学习的素材,忠实于三维目标的教学行为。教材是学习的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载体,不能要求对教材知识全部掌握。教学  相似文献   

4.
"教"教材的起点是传授课本知识,而"用"教材教的立足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与创造性使用教材相得益彰。在以教材为蓝本,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立足教材,因材施教,又要用足教材,提高效率;在以生活为素材,辅助性地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源于生活,构建模型,又要高于生活,互惠共享。  相似文献   

5.
在湖南省湘潭县组织的一次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的素质教育讲学活动中,自然学科设计推出了《热辐射》一课,在全县范围内巡回上课,获得了成功,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我们之所以设计、推出《热辐射》这一课,一方面是以前对这一课的教学研究比较少,另一方面是觉得它确实有值得研究的地方,最主要的还是试图通过这一课的教学示范,给全县  相似文献   

6.
充分挖掘教材、用教材去教学,开始于"生动"的问题情境中,践行于"精彩"的课堂探究中,成于"意外"的课堂生成中,提升于"问题"的链式设计中.结合案例,对教学中用教材去教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语文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诸多用教材教的设计频频亮相于课堂。新事物的出现与流行令人欣喜,然而我们在追赶流行的同时,更有必要把热情沉淀为理性,对各种用教材教的课堂做一番理性的审视:有些教师,在用教材教的处理与设计上,  相似文献   

8.
黄福清 《教书育人》2008,(12):30-3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浯文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诸多“用教材教”的设计频频亮相于课堂。新事物的出现与流行令人欣喜,然而我们在追赶流行的同时,更有必要把热情沉淀为理性,对各种“用教材教”的课堂做一番理性的审视:有些教师,在“用教材教”的处理与设计上,  相似文献   

9.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如何做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具体说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怎样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笔者以为,如何将教材中所获的的“资源”经过适度转化、整合并优化于教学活动之中,是“用”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各种资源都有可能成为教学的载体,为教学所用,对它的使用最终是为发展人这一目标服务。以一次教研会内容为例来说明"教教材"与"用教材"的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一切资源为教学所用,完成了教学目标,培养和发展了人,就表明是用好了教材。  相似文献   

11.
一、设计背景"认识负数"是课程改革以后新引入小学数学课程的一项内容。北师大版教材是把它安排在四年级上册教学(2课时),苏教版教材安排在五年级上册教学(1课时),人教版教材安排在六年级下册教学(1课时)。可见,该内容比较适合小学高段的学生学习。通过对这三套教材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在教学  相似文献   

12.
近日学校举行了同课异构优秀课竞赛活动,笔者听了两位教师教学比例的意义一课,两种不同的设计理念,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觉。教学设计一: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什么是比,比的比值?求比值的方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用教材教"要坚持以人为本,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使教材成为开放的资源,成为备课设计的基点,因地、因人、因时制宜,活用教材,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4.
正多年前,叶圣陶老先生对教材就有过精辟的论断: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课程专家也多次强调,教材编制的目的不是为老师提供"法定"的文件,让老师屈从于教材的要求,而是定位在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是为老师提供精心打造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5.
翻开冀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 (实验本 ) ,我被里面多彩的画面、亲切的话语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不是一本死板的、文字罗列的数学书 ,而是一本充满了童真、童趣和富有时代色彩的“儿童读物”。学生看到它更是爱不释手 ,对这本书充满了兴趣与好奇。书中的内容就像生活中的故事 ,亲切、自然 ,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就学到了知识 ,真不愧为一本贴近学生生活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能力 ,拓展数学思维 ,学会数学知识的好书。这本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载体 ,如“动物乐园”、“玩泥巴”、“搭积木”等教学活动设计 ,大大…  相似文献   

16.
在使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新教材时,如果我们没能突破"以本为本"的旧教材观,那么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步入形式化、浅层化和绝对化的困境。我在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尝试,经历了"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新旧教材观的洗礼。  相似文献   

17.
《江苏教育》2014,(9):8
<正>主持人语当下,众多的习作教学改革将传统赖以为"教"的教材习作置之不理,一些习作教学观摩课多半是绕开教材的自主开发。在习作教学备课中,一线教师常常捧着教材习作苦思冥想,不知从何下手;在习作教学研讨时,教师70%的疑问都聚焦于"教材习作怎么教"。在阅读教材中编入教材习作的历史由来已久,习作教学"教教材"的观念也根  相似文献   

18.
<正>用教材教,就是"以材定教"——因"材"施教:因化学教材的内容特点而教。笔者在教学中有自己的"以材定教"方法,自认为教育效果较好,拿出来和广大同仁共同商讨。一、化学用语法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涉及的化学用语包括27种元素符号、常见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能熟记并正确书写27种元素符号,熟练地根据化合价正确地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从而娴熟地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方法,称为"化学用语法"。化学用语其实属于化学学科内部的化  相似文献   

19.
<正>在新课程实施中,常常有教师将新课程单纯视为教学内容的变革和教材调整,认为只要把新的知识结构教给学生也就完成了新课程赋予的使命,这些都是对课改的偏见。数学新教材最大的变化是更加注重通过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出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然后在"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亲身实践、主动思维,从而亲历知识的生成过  相似文献   

20.
<正>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虽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无疑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当下,教材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更不可能等同于课程本身。对教材的认识不同,在教学中就会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