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一春     
滋芜 《科教文汇》2010,(4):I0001-I0001
真是“ ”(平地一声雷),我在初秋编《一秋集》的时候,还漫不经心地盘着日子该如何安排,心想,今年还有半年,干什么事别急,到年来,还远远隔着一个冬季呢。我甚至还饶有闲情逸趣地写下“ ”(一秋集)三个篆字。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公布是一件大好事。理所当然地,我当为之鼓与呼。 我这一生与科普有着不解之缘:从小爱看科普读物,1965年大学毕业走上科研岗位,10年后开始业余科普著译。1998年春加盟出版界,全身心地投身于科普出版事业。对我来说,“科普”是一个非常亲切的名称,它是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内涵不断丰富的、能够与时俱进的美妙用语。 《科普法》对“科普”的含义作了明确的界定。对此,我们不妨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我国的老一辈科学家和科普作家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把普及科学知识的活动叫做科普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普及科学知识的要求”,在文化部设置了科学普及局。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了“中  相似文献   

3.
在《零下一度》的《幻城》,白天《我为歌狂》,晚上《梦里花落知多少》;想起《大四了,我可以牵你的手吗》。结果《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多想《不说再见好吗》,却无法拉近《樱桃之远》,唉,《其实我不快乐》……这些书名,都是2004年风行中国文坛的所谓“80后”写作群的作品。其“知名度”之高,显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过去的一两年里,由一群20岁上下的青少年掀起的此起彼伏的出书热潮。狠狠地撞了一下中国文坛的“腰”。青春写作者们满纸的青春话题,如风袭来;也由此引发社会各界的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4.
《发明与革新》2011,(2):51-51
大脑会过滤掉不想要的噪音,就像电视遥控器上的消音按钮,让人们集中于正在听的声音。但如果是我们自己说话的声音呢?据《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大脑中有一个音量设置网络,能选择性地把我们自己说话的声音和听到的声音调大调小。  相似文献   

5.
一位常搞广告配音的“腕儿”, 半开玩笑地跟我说:“给你们广告配音这碗饭真不好吃,说不定哪天就得把嗓子喊劈了!差不多所有的广告都得喊,不然厂家就不让你过关!所有的厂家和广告公司,没有一回不要求我们:精神要饱满,情绪要激昂,音调要高,嗓门要大。”接着就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前些日子,一个酒厂的广告请他配音。厂家指名道姓地要求  相似文献   

6.
只把春来报     
在全国各地老科协组织如火似荼地贯彻落实“中办发[2005]9号文件”精神的日子里,在全国人民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112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重温一下毛泽东题为《卜算子·咏梅》的诗词: 风雨送春归,  相似文献   

7.
苏会艳  杨充 《科教文汇》2009,(27):249-250
日本作家有岛武郎的代表作《一个女人》被认为是近代文学纪念碑式的名作。女主人公叶子的悲剧命运与几位男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粗犷阳刚却自私冷酷的情人仓地和宽容仁慈却虚伪自私的未婚夫木村一步步将她引到了万劫不复的凄惨境地之中。马丁·布伯说:“只有在生动的关联中,才能直接认识人所持有的本性。”本文尝试以其“我—你”、“我—它”关系理论分析《一个女人》中的两个主要的男性形象,以更好地把握叶子这一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8.
又一春     
真是■(平地一声雷),我在初秋编《一秋集》的时候,还漫不经心地盘算着日子该如何安排,心想,今年还有半年,干什么事别急,到来年,还远远隔着一个冬季呢。我甚至还饶有闲情  相似文献   

9.
早就听说“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并有一种迫切的参与欲望。这次学校组织我们参赛,我非常珍惜。因为我从小就很好奇,也好动,玩具都是自己动手拼装的;更好梦想,梦想自己能够有一项重大的发明,或者驾驶宇宙飞船遨游太空。我最喜欢科普类图书,《十万个为什么》,《世界之最》,《知识窗》等等,翻了一遍又一遍。可是一拿到《科学大众》,我就好像发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空,让我发  相似文献   

10.
在《实话实说——鸟与我们》笼养鸟的话题中,嘉宾谭说:“谁有能力就谁养。”崔永元问:“我们怎么来考虑他有没有能力?”谭就回答说:“考试啊!”谭的话音刚落,崔永元就一本正经地说:“待会儿讨论结束,大家不要走,我要对大家进行考试,由谭先生出题考考谁有养鸟的能力。”(众笑)主持人在现场用运了幽默,不露声色地引导谈话的方向又巧妙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实话实说》之所以能成为一档家喻户晓的栏目,我想除了话题地独特之外,最重要的是主持人的语言。崔永元虽然不具备标准的语音,但他却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弥补了自己的不足,不但打响了《实话实…  相似文献   

11.
刊客沙发     
看贵刊有几个月了,我认为贵刊是中国难得的科普类杂志。人类发展离不开科学,贵刊能为大众提供一个了解科普知识的机会,非常感谢。 在建议方面,我觉得责刊为何不做一个“好书推介”的栏目?我所看过的好书就有《博弈论》、《弯曲的旅行》。《弯曲的旅行》绝对是一本好书,书中很形象地描绘维度以及额外维度的猜想,引人入胜,每一章都是激动人心的。还教给读者一些实用的探索物理的方法。这正是我的另一个建议,贵-T'j的文章总的来说,有些诙谐过了头,诙谐过头会让文章有种飘在空中的感觉,读完之后大家可能会觉得“科学很神奇”,而不是“对科学好奇”,〈大科技》大多数文章只做到的是前者,而前者是我们初中以前就感受深刻的。一本深刻又有趣的杂志应做到的是后者,这样大家对科学的理解才不会表面肤浅,才会有长久的热情去探究、钻研,为更多人才的崛起提供合适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一日.炉子大哥吃惊地问被放进来的几块煤:“我怎么不认识你们。我的那:些秸秆兄弟姐妹们呢?”煤们神秘地一笑然后说:“炉子大哥。我们就是秸秆啊。:是一个叫秸秆煤成型机的家伙把我们变成了这样。主人还给我们起了一个新名字,叫秸秆煤,你想不想知道我们是如何变成这样的?”“想知道,想知道。”  相似文献   

13.
无论多少日子黯淡在时光里,这一天永远不会黯淡:2010年6月14日。我们《科学中国人》记者应邀赴一场科学的盛宴——“中国-欧盟科技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机走进了千家万户,可是由于日常生活中乱丢乱放或者家中小孩玩耍,以至当我们打开电视机开关准备欣赏节目时,却因找不到遥控器而大为恼火,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因此,我想为电视机设计出一种寻找遥控器的功能,即当我们找不到遥控器时,在电视机呼叫功能键上一按,遥控器就像BP机一样发出呼叫(或音乐)声,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声音(或音乐)快速找到遥控器。我的设计思路如下: 在电视机内加装一套电磁信号发射装置,即加一组呼叫功能键,并在遥控器内加装一套接收装置。当我们找不到遥控器时,就按一下电视机上的发射信号功能键(呼叫功能键),当这个信号被遥控器接收装置所接收时,就将信号转换成声能。这样我们就能根据声音来找到遥控器了。  相似文献   

15.
一次,跟上幼儿园的小外甥玩,孩子提出来让我给做一个“骑马玩具”。当我答应了之后,却犯了难:目前市场上的“骑马玩具”并不多见,参照什么做呢?如果不给孩子做,又有失承诺和尊严。我左考虑,右考虑,想起了“骑马式健身器”,可是,目前的“骑马式健身器”,虽然是“马”,却都是固定不走的,而且是专为成年人进行操作而设计的,不能拿来当玩具。看来,这“骑马玩具”必须自己设计才行。在阅读《发明与创新》杂志的时候,一些介绍创造技法的文章让人很受启发,特别是人们常用的联想法、组合法等等,给我的印象很深。在酝酿思考的日子里,我把“骑马式健身…  相似文献   

16.
6月1日是我们少年儿童的节日,这一天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它同时还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正式实施的日子。为了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我们铜山中心小学环境研究小组对10位同学家里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做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17.
桂林 ,市郊别墅 ,电脑制作室。“电脑人”苏洁躺在轮椅上 ,苏明手里拿着微型电铬铁 ,在“电脑人”苏洁那打开的腹腔里操作着。苏明对何兰点点头 ,何兰拿起遥控器一按 ,“电脑人”苏洁的腹腔关闭 ,“电脑人”苏洁睁开眼睛 ,微微一笑 ,坐了起来 ,奇怪地问道 :“哥 ,何兰姐 ,我怎么会在这里 ?”何兰 :“苏洁 ,你回到桂林了 ,你感到身体怎么样 ?”“电脑人”苏洁笑道 :“还好 ,怎么 ?刚才我病了 ?咦 ,我不是和哥哥去南洋岛的吗 ?怎么又回到了桂林 ?”苏明哭笑不得 ,拿起网机拨打。何祥出现在电脑屏幕上。苏明 :“何祥 ,我们上当了 !”6 6南洋岛…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23,(11):72-72
“在没有芯片危机时,每一天都是‘风轻云淡的日子’,我从未动过写作《芯片简史》的念头。然而当2020年春天美国第二轮制裁华为的大棒毫无征兆地挥舞下来时,我和每个人一样都感到痛彻心扉。”时至今日,芯片已成为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核心控制单元,影响范围涉及国家安全、商业、政治、文化等方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9.
我对《情报杂志》很喜欢,每期均细细地拜读,并深为其中的内容所吸引,尤其是“情报改革”和“情报理论”使我深受启发,也加深了我对《情报杂志》的感情。因为,是《情报杂志》将我逐步引向情报事业的壮丽殿堂,激起了我对情报事业的兴趣。可以用两个第一来概说。我的第一篇情报方面的学术论文“试论耗散结构的情报系统”,是在《情报杂志》1988年第2期上发表的。当时我还是一位从事情报工作的新兵,可以这么说,《情报杂志》的用稿通知,坚定了我从事情报工作的信心。另一个第一是我在《情报杂志》  相似文献   

20.
1997年12月3日对于平遥和中国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和纪念的日子,平遥以一座完整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我国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古城类型方面的空白。大多数的古代城池已经永远地消失了,硕果仅存的平遥不能再遭受到同样的命运,平遥已不仅是山西的平遥,而且是中国的平遥,世界的平遥。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这座千年古城的难得的机遇,而面对这种机遇,我们不得不把眼光投向“世界遗产”和“世界遗产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