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挫折教育是从根本上教育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语文教学是挫折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为进行挫折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将挫折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时时刻刻在生活中教育学生。挫折是一道调味剂,遇到挫折时要有勇气面对,要有战胜挫折的信心,不畏惧、不妥协。  相似文献   

2.
栾海莹 《中国德育》2013,(15):75-79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困难和挫折。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方法。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勇敢、坚毅的优良品质。【教学对象】小学三—六年级学生【教学准备】收集名人战胜挫折的案例、资料、名人名言,制作课件,编辑音乐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雍新 《教育艺术》2008,(10):32-33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确挫折能够磨练意志。在挫折中能增长智慧,掌握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问题为什么我精心准备的教学不能打动学生?这是我在两年前教学"挫折面前也从容"一课后遇到的尴尬情景,也是很多思想品德教师上完课后的心理状态。这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面对挫折时采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努力从挫折中领悟战胜挫折的方法,探索人生智慧;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当初,根据课标要求我精心准备,借助教参提供的丰富材料,同时还从网上下载感人的事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在学业、情感、交往及成就上容易产生挫折。如何提高其挫折承受力,便是保证高职院校学生能否顺利、高质量完成学业的关键。正确对待挫折;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努力帮助高职生战胜挫折及自我调适,是战胜挫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善于挖掘和利用语文资源,创设挫折情景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健康人格,进而培养学生的坚强、自信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7.
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使其能够战胜困难、战胜挫折,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爱家爱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探讨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同时提出一些实施途径和方法,来增强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信心与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因为一时的挫折而自甘堕落,葬送了大好的前程。对此,学校和教师都引起了极大的重视,诸多教师都极力研究如何帮助学生战胜挫折。所幸,在众多教师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研究出一种专门针对学生挫折的教学模式 — —挫折教育。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挫折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展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探讨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同时提出一些实施途径和方法,来增强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信心与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彭小平 《广东教育》2003,(12):32-33
上初一《思想政治》“战胜挫折”一节,根据初一学生挫折感不强的特点,我设计了课题:“在挫折中成长”。教学过程由五个环节组成。①实话实说,即“请谈谈你曾遇到的挫折”。让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挫折的过程,进入初步的感受和体验状态。②出谋划策,即“请你想象……假如你碰到这样的挫折”。其中穿插学生自演的一个情境剧,一波三折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凭身临其境的感觉来思考怎样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常碰到的矛盾或问题。③推崇榜样,即“请你说说凡人战胜挫折的故事”。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榜样,说一说身边人的故事。有学生动情地谈到…  相似文献   

12.
张炯 《快乐阅读》2013,(12):57-57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力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水平,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用一种坚定的意志力战胜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取得优异的体育成绩。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克服胆怯、懦弱的心理反应、培养学生挫折面前拥有坚定意志的能力以及创设体育活动情境,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青年学生的全面教育不能缺少挫折教育,应在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承受挫折的勇气、战胜挫折的信念、克服挫折的行动、挑战挫折的实力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4.
赵延武 《新疆教育》2013,(15):251-251
中考是一道分水岭。被重点高中、普通高中拒之门外的学生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中职,成为一名中职生。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是学习怕苦、干活怕累、意志薄弱、不思进取。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要么无所适从,要么不战而败,缺乏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挫折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能力、提高战胜挫折的能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步入高校以后,由于不同原因的挫折,诱发出许多的不良行为反应,大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提出高校育教师应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强调体育教学在这方面独特的教育作用,并对体育教学如何帮助学生战胜挫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挫折教育:适时渗透,培养学生认识挫折的能力;组织活动,锻炼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心理疏导,提高学生走出挫折的能力;传授方法,培养学生处理挫折的能力;树立榜样,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结合考试讲评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增强其抗挫折的信心和能力,教会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每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既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担负着对学生的教育功能,体育教学亦不例外。特别是新课程推行以后,不但要增强学生体格健壮,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更要关注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以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抵御挫折;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协作、团结、拼搏的良好素质。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要坚持不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资源,潜移默化的渗透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经受挫折,战胜困难的能力,培养道德高尚的新一代。  相似文献   

20.
<正>困难和挫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而体育课能对学生进行抗挫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体育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功能因为体育运动就是有意识地、人为地设置"困难",让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克服心理和身体上的困难,锻炼自我,在一次一次成功的过程中取得战胜挫折的愉悦。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一、挫折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1.攻击现象。攻击他人是遇到挫折的一种直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