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但对物价形势不必过于悲观.从通货膨胀的压力来看;一是投资扩张的冲动依然存在,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加之地方预算外的投资规模较大并难以控制等,仍将对今年的市场物价产生较大压力.二是今年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以及由此拉动的企业工资上升,将促使居民收入水平较大幅度提高,如果这些新增收入投放市场,将拉动物价上涨.三是去年的价格改革出台措施会继续对今年的物价产生翘尾影响,加上今年将陆续出台一些新的调价项目.也将对今年的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四是目前85%以上的生产资料和95%以上的消费资料价格已经放开,对这部分价格的监管难度加大,在供求矛盾突出时,易出现价格上涨.五是从居民消费心理看,涨价的预期心理较强,当供求矛盾突出时,消费心理的较大波动会加剧物价的上涨.  相似文献   

2.
一、导致物价上涨的几种因素分析根据我国近几年来的经济建设实践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实践的经验来看,导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不外是由于以下两种情况造成。 (一)价格结构性调整以及放开部分商品价格而导致物价的上涨  相似文献   

3.
背景材料及问题设计:2007年9月4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就猪肉价格等热点问题举行了新闻发布会。8月31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价格每斤13.06元,比4月底上涨50.8%,比去年同期上涨70.3%。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副食品,其价格上涨对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并推动了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4.
物价关系经济全局,关系群众生活,关系社会稳定。去年农产品价格回升,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但物价总水平上涨不应超过社会的承受力。本文对影响物价涨幅因素做了概要分析,由此可见宏观调控物价涨幅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综合对高校政治理论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关于理论战线的斗争和理论队伍的建设问题王茂根(1。1)何东昌(3.1)何东昌(5.1)·在理论讲坛上·‘1了‘,J、,叮‘111匕,工5一匀注︸一匀亡d谷青杰式张梁魏 H︸”闲︸︸︸︸﹃运︸︸命︸︸史︸︸历︸︸的︸︸义︸︸主︸,..本︸︸资︸的变...通改︸不有?走没吗是化了国变早我展搞在发义路的主道界会化世社有方的私西中么后践什战实为—谈私有化不能作为我国所有制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价格改革是否必然导致物价总水平较大幅度上涨·,·········…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物价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常识》指出:“价格改革是发展市场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应当根据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加快改革步伐,积极理顺价格关系,必须要求让价格成为真实、准确反映供求关...  相似文献   

7.
稳定物价,实质上是对市场消费品价格总水平的控制问题。价格总水平能不能稳定?怎样才能做到基本稳定?调整物价是不是稳定物价的要求?对于这些问题,我国学术界颇有争论。这里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关于价格总水平能不能稳定的问题,有些同志持怀疑态度。他们的理由是:在我国的价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这一论断,指出了价格体系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紧迫性。不改革现行的价格体系,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便无法进行。我国目前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是在改革旧中国极不合理的价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历史上,它对于保证我国计划经济制度的建立、稳定市场物价,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长期忽视价值规律和其他历史原因,致使不少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价  相似文献   

9.
1994年我国商品零售物价上涨高达21.7%,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十分突出的问题.有学生认为,我国出现的物价上涨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是不是一回事?我们应如何认识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呢?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而物价上涨是指价格的上升运动.一般说来,通货膨胀必然会引起物价普遍上涨,物价上涨成为是否发生通货膨胀的主要标志,两者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经济蓝皮书》指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进一步明显,预计全年GDP(国内生产总值1增长速度将超过上年水平,达11.6%。蓝皮书指出,今年以猪肉价格为导火索,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了始料未及的较大幅度上涨。由于各种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今年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上升幅度都将明显比前几年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生活物资计划供应的旧模式不复存在,尤其是粮油、肉蛋、蔬菜等食品价格已全面放开,面对这种形势,高等学校膳食工作随之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困难和问题。 1.各类伙食物资价格急剧增长:尤其是近几个月,兰州地区的食油、大米和肉类涨势幅度较大,1994年10月与1993年同期相比主食类平均上涨指数为98.3%,而蔬菜类平均上涨指数为84.1%,肉蛋类平均上涨94.1%,综合上涨指数为90%以上,而学生食堂饭菜价格仅  相似文献   

12.
新闻背景8月初,国家统计局发布月度数据: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3%。结合5月份的7.7%、6月份的7.1%来看,我国CPI已连续3个月回落,控制物价持续上涨的措施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价格作为利益分配的工具,牵连着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本文试图从价格改革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以及怎样确保价格改革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方面谈几点看法。一、我国物价变动的趋势自价格改革以来,我国市场物价变动有激有缓是呈螺旋式上升的。价格改革经历了两个阶段,1979—1984年为第一阶段,价格体系的改革是以调为主、以放为辅,这一阶段市场零售物价总水平逐年上升的情况是:  相似文献   

14.
1988年,国家推行价格闯关,放开商品价格,全国范围内物价出现大幅上涨。以1985年的物价指数为基点,1988年的物价指数上涨34.8‰与此同时,货币连年超经济发行,到1988年第四季度,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为21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46.7%,引发了物价的猛烈上涨,货币贬值。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价格改革是沿着理顺价格关系,逐步放开价格的方向前进的。在这个过程中把放开物价与理顺物价简单地等同起来,是对价格改革的一种误解。 一、价格改革的尝试与困境 我国价格关系不合理,最突出的是农产品价格和工业初级产品价格偏低。经过十年改革,这方面的状况已有大的改善。如1987年比1978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提高了99%,其中粮食价格提高1.4倍,棉花和油料价格提高62%,烟叶、糖料价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三年,我国市场物价总水平平均每年以7.3%的速度上升,举国上下引起了强烈的反映。最近,邓小平同志指出,物价问题非解决不可,不走这一步,中国就不可能在下个世纪中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央下决心解决物价问题,把价格改革列为近期经济改革的重点,争取在几年内把价格理顺,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新秩序创造良好条件。中央这一决策,对于正在翘首以待,密切注视和关心这场改革的命运的十亿人民,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同时,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形成,我国各地区先后都在取消生活物资的计划供应,价格全部放开,随行就市,给我们高校伙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解决好伙食物资供应的困难和问题,将是高校伙食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一、高校伙食物资供应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第一,各类伙食物资随着价格放开持续上涨,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常用物资上涨幅度较大。从全国来看,物价都在不同程度向上波动,就武汉地区来讲,物价涨势趋猛,涨幅较大。例如:(1)大米,92年3月为0.26元/斤,92年10月为0.38元/斤,93年10月底为0.54元/斤。93年11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可能注意到,很长时间以来,虽然商场里不少商品价格一降再降,仍引不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有一些大商场甚至倒闭。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去年10月以来,商品零售价格已连续下降了11个月,下降幅度由0.4%升为今年9月的3.3%,出现了通货紧缩。所谓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首先,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主因。我国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其中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在多数领域已经基本消除了“短缺”现象.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的格局。供大于求,必然物价下降。二是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  相似文献   

19.
物价问题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尖锐问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的决定指出:“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这就充分说明了全面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若干关键性范畴进行辨析.首先,讨论了价格总水平上涨与纸币膨胀两个范畴的关系,说明“通货膨胀”一词是过时了近百年的词汇,阻碍着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研究和治理.其次,区分了主动性纸币膨胀和被动性纸币膨胀这两个范畴,说明治理主动性纸币膨胀导致的价格总水平上涨,货币政策是有效的,而治理与被动性货币膨胀相对应的价格总水平上涨,货币政策则是失效的.现代经济所面临的多是与被动性货币膨胀相对应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因此,货币政策往往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