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从陕西省游泳中心健身中心38名进行水中有氧健身操锻炼的中年女性中选出20名肥胖中年女性(平均年龄39岁)对其进行实验研究,跟踪测试。1.2研究方法1.2.1实验内容对被试对象进行为期3个月(每周3次,每次60分钟)水中有氧健身操的锻炼,由准备活动部分、水中基本部分、水中结束放松部分三部分组成。准备活动部  相似文献   

2.
对武术课结束部分的放松活动进行了探讨.传统的武术课不重视心理放松活动在结束部分的运用.现提出了一套身心复合放松法,即在按摩等身体放松之后采用音乐引导融合多种心理调节方法.这种方法能使学生身心达到高度放松,使大脑兴奋得到有效的抑制,从而起到消除身心疲劳、快速恢复体力与脑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看了一些公开课,深感中小学体育课的质量正在迅速恢复,有的课可以说上出了新水平,看后受益非浅。但也发现有些教师对课的结束部分不够重视,整理活动的时间过短。据我所测的十三项课的情况看: 而且整理活动的内容单调,多数只是注意到肌肉的放松,走走步、甩甩臂、槌槌腿等,而对学生其他生理、心理机能的恢复很不重视,因此我们所看的课有一半以上在下课三分钟后测定学生的脉搏还在130次/分钟。有一节课,基本部分作了四十米迎面接力练习,(每人跑八次,最高心率达240次/分,)跑完后只作了28″的放松练习就下课了,  相似文献   

4.
二传手情绪和反应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暗示套语是心理训练的一种方法,普遍应用于放松训练中,本人根据自我暗示套语的积极作用和特殊功能,设想以一种其他方式应用于体育运动训练。由此,设计一套自我暗示套语应用于篮球投篮的训练当中,通过对篮球投篮命中率影响的初步探讨和研究,了解其效能。同时,也可为其他运动项目的训练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及方法:对 10名学生随机抽样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 5名。测取实验前,两组投篮命中率平均指标:每次实验进行 20分钟的准备活动,然后两组在各自篮下三分投篮区按设计要求练习 10分钟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实验组…  相似文献   

5.
运动按摩对脉搏、血压及爆发性肌肉用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踏功率自行车负荷运动,使其达到或接近极度疲劳。实验组结束即刻行20分钟下肢局部按摩,后静卧10分钟恢复;对照组行30分钟静卧休息。在运动结束30分钟时相,实验组脉搏平均值已恢复并低于安静时值的7.61%,对照组则高于安静时的4.39%;实验组血压更快地恢复到安静时水平。运动前行经络按摩刺激,提高男性爆发性肌肉力量5.16%,女性提高4.87%。运动前10分钟按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女大学生有氧运动过程中脑电的变化规律,为寻找女大学生合适的耐力锻炼方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女生各10名进行脑电测试.分别采集安静时,3min台阶测试结束即刻1min和3min三种状态下的专注度值和放松度值.通过比较分析,中等强度负荷下,对照组的专注度值的变化情况是先升后降,而实验组是持续小幅上升.对照组的放松度值变化情况是大幅不断上升,实验组的放松度值是先升后降.研究结果表明:中等强度下,与实验组对比,对照组学生疲劳恢复相对较快,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较高.因此,耐力练习中参考对照组的中等强度负荷后的专注度值和放松度值的变化规律,控制练习强度及每两次练习的间歇时间,可提高耐力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焦虑且超重预备役军官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54名超重且无放松训练习惯的预备役军官,随机分为实验组(静力、动力、PNF)和对照组(无干预)。预备役军官早操或晚操后,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并记录拉伸的时间、强度和动作,累计进行4周的放松训练,每周3次,每次20min;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训练结束后直接解散。实验前后,测试实验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生理测试指标为: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安静心率、体脂率、座位提前屈等共计8项指标以及计算2项衍生指标。心理指标为:SCL-90量表、RPE量表以及SAS量表。结果放松训练可以降低超重且焦虑预备役军官体重的趋势,有显著性降低体脂,改善血压、心率和加强肌肉柔韧性。放松训练可以增强预备役军官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改善主要体现在焦虑、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等方面,同时可以进一步减轻主观疲劳感和焦虑感。结论放松训练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能有效降低预备役军官体重和体脂,同时增强预备役军官的心理健康,尤以焦虑、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等方面,降低主观疲劳感和焦虑感。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传统心理技能训练的效果和"决定测验"对心理技能训练持续性的影响,分别选取16-20岁左右的南拳运动员和太极运动员各10人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进行传统心理技能训练,但实验组在传统心理技能训练结束后继续使用"决定测验"进行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表明:以讲课为主要模式的传统心理技能训练对中国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对照组在传统心理技能训练后心理技能的使用情况产生衰减,实验组使用"决定测验"进行干预后有效地促进了心理技能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虽然大多数运动员都能认真对待准备活动,但在比赛或训练之后很多人便忙于退场洗澡休息,很少有人进行“放松”活动。教练员对此也重视不够。原因在于他们都没有充分认识到放松活动的重要性。其实,放松活动对于提高成绩和保持健康十分重要。 放松活动一般5~10分钟就可以了,其目的在于剧烈运动后逐渐降低活动强度。其活动形式与准备活动相同。运动员应逐渐从高强度的运动转入小强度的活动,进而过渡到轻微活动,用几分钟时间进行慢跑或做些轻松练习,然后慢走,直到心率接近安静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强 《体育师友》2010,33(3):16-17
体育课是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组成,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现实常态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往往忽视结束部分的放松整理活动,有的课结束基本没有整队,老师先离场由学生自己收好器材回教室;  相似文献   

11.
心理默念放松方法对高校女生体育课后心率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心理默念放松方法对高校女生800米跑后心率恢复效果的对照试验发现,高校女生800米跑后进行2分钟的心理放松默念对心率的恢复有较好的作用,进行5分钟的心理放松默念可使心率的恢复得到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放松活动就是在训练和比赛结束时,采用一些缓慢形式的动作,使运动员的肌体和心理从激烈的活动状态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大家在平时的训练结束后,一般是习惯于采用慢跑和肌肉放松的形式,对拉长肌肉和意念的放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每次训练课结束后的放松活动的程序应该包括慢跑、拉长肌肉、放松(包括肌肉放松和意念放松)等几个过程。只有经过这样几个过程,才会使运动员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下面我们就将放松活动的这几个过程给大家介绍一下。一、慢跑训练结束后要立即开始慢跑,一般应跑…  相似文献   

13.
心理渐进放松法是为了缓解精神紧张与焦虑而设计的精神放松方法。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心理训练对缓解肌肉延迟性酸痛的效果,进而为心理训练的生理学效应研究提供一点参考。1.研究对象某高校二年级男生12名,全部被试均未参加过系统的运动训练,且平时均不喜欢运动。此12名被试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名,对照组6名。2.研究设计(1)研究阶段第一阶段:实验组被试学习掌握渐进心理放松方法。第二阶段:力量训练及心理放松实验。(2)测试仪器血乳酸测试采用美国生产的YSI型微量血乳酸分析仪。手指温度测试则采用普通的手指温测计。(3)肌肉酸痛程度…  相似文献   

14.
结束部份是体育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放松活动又是结束部份的一项重要内容。放松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课中上升了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轻松愉快地结束体育课。但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忽视,其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教师不理解放松活动的科学道理;其二,责任心不强,课堂组织不严密,放松时间被基本部分教学内容占用;其三,由于《教材》中没有规定其内容、本人又缺乏教学经验,组织放松活动的办法不多。如何组织好体育课的放松活动,我认为以下四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15.
1.“(5+10)m in”模拟训练法实验(1)“(5+10)m in”模拟训练法训练时间为每次课的准备部分5m in,每次课的结束部分10m in。两次训练内容相同,在开始部分,学生根据训练要求,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动作模拟。在结束部分,学生要参考课堂上教师的指导及演示,来进行动作技术的调整纠正。(2)教学实验在同一年级同一课次内,实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每组12~15人。由两名体委辅助、同一教师任教。实验组采用“(5+10)m in”模拟训练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每次课后进行一场比赛,各队多余人员进行裁判与比赛各项数据的记录及替换练习。…  相似文献   

16.
不论是上体育课还是进行运动训练,在结束时进行整理活动和放松是很重要的。一种好的放松方法不仅能使练习者身体很快恢复疲劳,而且心理上也得到自然放松。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探讨心理放松练习法对赛前躯体性焦虑心理调节的作用,结果表明:实验组队员实验后400m自由泳成绩较实验前有较大的提高,其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说明心理放松练习对缓解或改变运动员的赛前躯体性焦虑心理,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正念训练对射击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影响,旨在为射击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调整及提高运动表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名具有心理疲劳的青年男性射击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7周的正念训练干预,对照组在同时间里聆听自己喜欢的舒缓放松的音乐,对两组运动员干预前后的心理疲劳状态、正念水平和接受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实验组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正念水平和接受水平组间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运动员干预前后比较,心理疲劳程度、正念水平和接受水平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运动员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心理疲劳程度的三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正念水平的五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接受水平得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实验组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程度得分和接受水平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正念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训练能够有效缓解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运动水平的发展,一次训练课结束后的放松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运动后作一些放松肌肉的活动,能加速疲劳的消除,为此,人们相继采用了各种放松手段:有手法的,有利用偏心原理制成的搓动式的、水力式的按摩机,还有利用针刺穴位及用心理训练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20.
文摘     
分钟体育活动苏联列宁格勒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教授维得林前不久在我国讲学时,介绍了正在苏联学校兴起的一种课间分钟体育活动。所谓分钟体育活动就是在每堂课进行到20分钟左右时,老师突然叫口令让学生坐正,把手平放在桌上,然后进行放松、抖腿、起立、深呼吸、向右转等动作,左、最后坐下。整个过程大约用1~2分钟,加上动作结束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