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工业机器人投资数量增长迅猛,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劳动力结构转变之间关系值得关注。本文的模型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的技术进步会加大对工业机器人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替代,但同时会提升对中、高技能劳动力的互补性需求,进而能够促进一国的劳动力结构转型。通过对1990-2015年间22个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数据分析表明,不断增长的工业机器人投入正在缓慢地促进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结构转型,其高技能劳动力比例在逐年上升,韩国等新兴经济体的表现尤为突出。本文给出了推进工业机器人应用、促进中国劳动力结构转型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缺口以及"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已引发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和地区对可持续性发展的高度关注。工业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应用于制造业的具体体现之一,其大规模使用对劳动力所产生的替代效应、所替代的劳动力规模和类型以及能否缩小乃至填补由老龄化加剧所引发的劳动力缺口成为主要关注问题。通过回归方法分析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与劳动力技能比之间的关系,基于德国、美国和韩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情境计算各情境下工业机器人对我国劳动力的影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与劳动力缺口进行比较,从而研究得出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技能比与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工业机器人年销量高增速情境能更好地收窄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劳动力缺口,在2035年时有望填补缺口。建议从工业机器人发展对劳动力的积极作用角度出发,鼓励产业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源价值,并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水平和高端化水平,创造更多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1991—2017年国际机器人联盟和世界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具有显著的创造效应,即增加国家层面的就业量;分经济发展阶段看,工业机器人对国别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对低收入国家的就业创造效应最大;分产业结构看,工业机器人对工业就业的促进作用小于对服务业的溢出效应;分性别结构看,工业机器人对女性劳动力的创造效应大于男性,且在工业内这种促进作用较服务业更为显著。因此,工业机器人不会替代劳动力,不会加剧失业,反而会通过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际,分析了RobotStudio虚拟仿真软件在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了RobotStudio软件在教学中的几种应用形式,总结梳理了该软件对于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的促进作用以及在课程思政中起到的积极意义,旨在为培养适应工业机器人岗位需求、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打造新形态课程教学体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机器人作为数智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如何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并促进企业创新成为重大命题。本文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以人力资本为视角,选取2011-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数据与上市公司创新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了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了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创新具有提升效应,这种提升效应在进行多种检验后保持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水平提升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业机器人从增加高质量劳动力和提升现有员工技能水平两个维度提升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本文丰富了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创新的研究,对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和推动数智技术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1)
本文以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为例,在企业人才需求、课程特点以及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机器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革新研究,将"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课程,建立以ABB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应用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路,为培养工业机器人技能应用型人才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工业机器人作为“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中制造业转型的突破口,今后几年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需要大量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技能的高技术人才。本文以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岗位需求为基础,分析了本专业领域所需人才的特点,构建了“工业机器人原理和应用”课程教学的总体构架以及围绕课程开展的教学改革、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总结了课程建设的创新点,通过课程建设从课程考核、学科竞赛、教师教学三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日后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迎合工业行业发展需求,高校教育需要培养具备机器人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优化学生创新实践思维,才能强化学生的就业技能,占据人才市场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基于混合学习模式,落实线上线下的综合教学内容,丰富工业机器人应用实践教学模式,全面促进应用实践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16)
工业机器人目前在国内外都是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各个高校也在积极的开展工业机器人这门实践类的课程。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的应用工业机器人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并切实能够解决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就工业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方法做出探究,分析现阶段工业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现状,并提出若干工业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方法,以望能够提升工业机器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工业产业的集群化不断加深,也拉动了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如同当下刚崛起的人工智能技术,他们的本质都是计算机的集成系统。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低端劳动力从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不仅保障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笔者通过对当前工业机器人专业的现状分析,结合院校和企业的专家意见,提出拙见。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推广,在本文当中笔者首先对现阶段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集成化工业机器人、多机互动工业机器人以及标准化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工业机器人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智能工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于抓取应用相融合,用于工业机器人。此次课题研究是针对当前智能工程抓取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而确立的,它的总体设计思路符合目前的社会需求,做成了一系列成本低、性价比高、实用性高的工业机器人,并对其智能工程抓取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5)
由于社会工业的发展,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变化,机器人在未来将会大量的走入百姓的生活,本文通过对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简单介绍,教会学生掌握相应的机器人的拆装、维修等基础性的工作,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开设智能机器人技术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不可缺少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工业机器人应用量多、专业人才缺口大的现状。通过对工业机器人生产、应用、销售企业和自动线设计单位的调研,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并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点,采用贴近企业实际、益于学生学习且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考核办法,对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课程进行教学应用。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CDIO模式的案例导入项目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工贸学院)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小组,对广州市34家机器人制造企业的进行了走访调查,并重点对已经投入机器人应用的20家企业进行了详细调研。通过本次调研,基本了解了广州市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同时明确了工贸学院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最后,依据应用型人才和岗位实践特征,提出了"校企结合,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对工贸学院更好的开展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机器人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和完成复杂任务的需要,对机器人的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机器人标定可以在不改变机械本体结构和设计的前提下,以最低的成本提高机器人的精度。本文分析了工业机器人与传感器的关系,从测量模块和信息源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原理,最后介绍了传感器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15)
本文针对工业机器人的实际教学,将ABB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软件Robotstudio应用在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教学中进行研究。该软件在教学中实现工业机器人的认知、工作站的构建、建模功能的使用、离线轨迹编程、Smart动态组件的应用、Screen Maker示教器用户的自定义界面等。同时梳理了Robotstudio虚拟仿真软件在课程设计中的意义,目的为培养高素质工业机器人技能型人才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工业生产领域内的各个方面,它的应用将劳动者从简单繁重或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工作中解放了出来,目前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领域工业机器人均已经被大量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某些高危岗位对劳动者的潜在伤害。但是,目前工业机器人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当机器人处于高速运动时力学效应显著,这就对机器人的控制精度提出了要求,下面,本文就将针对工业机器人智能运动控制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希望会对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普及应用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机器人技术在中国发展极为迅速,关于机器人对中国就业市场的影响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职业层面出发,运用LASSO回归和随机森林的方法测算出了O*NET上435个职业(对应中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千余个细分职业)的被替代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有大约33%的劳动力处于高风险等级,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和工资都与被替代可能性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最后,本文探究了机器人对未来中国就业的影响。在产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背景下,若中国未来三十年GDP平均增长率达到5.5%左右,机器人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并不会对总体就业水平产生很大的冲击。在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的情况下,机器人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将给中国就业带来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0.
工业机器人运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业机器人运用技术是指在现有工业机器人的基础上所研发的应用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工业机器人的感知适应能力、降低用户使用难度、缩短示教与编程时间、提高工业机器人的运动精度以及拓宽其应用范围。然而,工业机器人运用技术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制造与应用需求脱节,不仅限制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普及,也制约了工业机器人产业自身的大规模发展。文章针对现有工业机器人在制造自动化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归纳和分析了工业机器人运用技术的重点研发方向,主要包括:提高易用性的直觉示教与快捷编程、提高绝对定位精度的运动标定与误差补偿以及拓宽应用范围的力-运动混合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部署和实施相关技术的研发对于提高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运用水平、加快制造业向智能化升级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