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一年来,在千百万听众面前,树立起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而又亲切动听的广播形象。这种形象是听众通过对一个个主持人的了解、认识而树立的,主持人的个人形象是广播总体形象的基础。笔者根据自己主持节目的实践,对主持人的形象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栏目的门面人物,是电视节目能否赢得观众的重要因素。他们直接与观众见面,进行交流,传递信息.观众是如何看待主持人的?主持人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如何?从观众对主持人的褒贬,可见一斑.1.主持人应以平常心出现在观众面前.节目主持人的定位,现在理论界众说纷法,但不管争论如何激烈,主持人是新闻工作者,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小到代表着他所主持的节目,大到代表着电视台,甚至是党或政府.所以主持人是一个公众形象,因此,必须很好地注意主持节目时的形象定位.可是,有的主持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自传“…  相似文献   

3.
孙超 《河北广播》2007,(1):68-68,77
做为一名广播电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不能像电视那样,受众能看到画面形象。我们所传递的信息,大都是通过有声语言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听众中树起自己的声音形象。要做到这一点,在话筒前保持良好的状态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李翀 《视听界》2010,(5):105-106
主持人的听众缘看似无法定性定量地分析,其实是有共性的。 一,对节目充满热情 热爱工作,看似套话,其实不然。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工作仅仅当作饭碗,他就只有打工意识,不少做,但绝不会多做。以这样的态度坐在话筒前,听众和主持人怎能走到一起去。很多听众喜爱的主持人都是把主持人这个工作当作自己的理想,坐在话筒前和听众交流是他们的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镜头前屏幕上,每个主持人最关注的莫过于自己的形象了,因为当我们的形象通过电视屏幕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所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代表着一个栏目的形象,一个媒体的形象。而当观众在收视我们的电视节目时除了关心与自己有关的节目内容之外,主持人是否能让他(她  相似文献   

6.
葛晶  高原 《视听界》2000,(3):47-47,54
随着广播直播节目的增加,节目主持人在广播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一大批主持人以其鲜明的个性形象给节目注入了活力,因而被听众所喜爱。从某种意义来说,主持人之所以受到喜欢,是和他(她)的个性形象分不开的。而形成主持人个性形象的主要原因,是主持人的语言形象。  相似文献   

7.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讲,节目魅力和主持人的魅力,就是整体节目和主持人的风格、气质、个性能够最大限度地靠近听众的审美情趣,使节目主持人具有深刻而久远的感染力、吸引力。主持人节目的魅力和主持人的魅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听众谈论起某位主持人,往往离不开他主持的节目,主持人的魅力和节目的魅力在听众或观众的心理上互相印证并共同拥有一个位置。离开节目的魅力,就等于是无源求水,无本逐木。  相似文献   

8.
一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处于中心位置,是该节目的灵魂和核心。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形象代表,谈话节目强调主持人的明星作用,以明星品牌连接嘉宾、现场观众与电视机前的观众。谈话节目名称和标识设计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突出主持人作为栏目符号的地位。因此,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广播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播的户外直播节目已渐渐为老百姓所熟悉。过去“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广播名主持人,现在要以“本来面目”出现在听众面前,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因为,在主持人走出直播室之前,他们根据自己的节目定位需要,通过自己优美的声音、娴熟的主持技巧来表达节目内容,在听众中塑造着与节目内容相吻合的形象,让无数听众带着美好的想象走进广播。听众通过节目的热线交流等与主持人亲切交谈,因此有许多听众与主持人之间成了没见面的老朋友。  相似文献   

10.
电台少儿节目主持人需要进行正确的定位,以此来构建出自己合适的形象,这样将更加有利于少儿节目主持人被更多的少儿听众所喜爱和接受。笔者主要就少儿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任汪澎 《新闻爱好者》2011,(12):116-116
广播主持人节目是指在广播工作中,主持人参与采编等节目生产过程,并以个人身份,代表节目向听众传达节目信息,与听众直接或间接交流的开放性、综合性节目。主持人节目形式体现了大众传播交流、协商、互动的优势,密切了广播媒体与听众的联系,深受听众欢迎并广泛运用于广播节目当中。成为广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广播主持人节目是指在广播工作中,主持人参与采编等节目生产过程,并以个人身份,代表节目向听众传达节目信息,与听众直接或间接交流的开放性、综合性节目。主持人节目形式体现了大众传播交流、协商、互动的优势,密切了广播媒体与听众的联系,深受听众欢迎并广泛运用于广播节目当中,成为广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起初感到新奇,而后开始挑剔,促使其完善。节目主持人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在中华大地上历经十几载而不衰且日渐兴盛、逐渐成熟,也是按照这一规律发展的。作为一个节目主持人,面对无数挑剔的眼睛,如何树立自己美好的形象,是当前节目主持人发展问题中的核心问题。什么是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如何正确理解主持人的形象?对此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人认为谁主持节目就是谁的形象,即主持人自身的形象。这种认识明显混淆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之间的区别。作为大众传播中的主持人形象…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载体”是“声音”。声音是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工具。作为广播节目主持人应注意发挥广播的声音优势,展示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来加强和完善自己的形象,同时,使主持人的形象在听众心中鲜明起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一、声音,体现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声音,对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具,同时“声音”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个性。节目主持人应该很好地把握和认识自己的声音,使之真正变成“自己”的。如何去认识好自己的声音呢?一是变熟悉为陌生。就是把我们认为熟悉的“自己的声音”当成一个“对象”,当成一个“陌生”…  相似文献   

15.
节目主持人区别于播音员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个人的身份,以第一人称的语言和听众进行交流。由于是以个人身份出现,就有一个树立声音形象的问题。俗话说:“闻其声如见其人”。听众通过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可以感受到这个主持人的政治素养、文化水准、性格爱好,以及音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的角色定位,简单的说就是主持人在节目中位置的确定,主持人在英文的释法是HOST、HOST,有主人的意思,对于一档节目来说节目的主人是谁?是制片人?还是主持人?一档节目离不开制片人的协调、离不开编辑的深化,当然也离不开后期制作等多环节的配合,所以这个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主持人。节目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的代表者,主持人与节目是一个统一体,是一个节目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热线谈话节目是指主持人与听众通过电话进行“一对一”的交谈而运行的广播节目。热线谈话节目不仅重在某些具体问题的解答,而更重视心与心的交流。听众个人的情感世界、人生道路上的曲折、生活旅途中的风雨、对某些社会问题的探讨等,都可以在热线谈话中倾诉。这种节目大多安排在晚上或深夜进行。它对社会的稳定,道德观念的引导渗透,起着重要的作用。热线谈话节目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话题的节目,也就是由主持人定话题,主持人自己主持或邀请嘉宾一起主持,并引发听众就这一话题表达自己  相似文献   

18.
做了主持人,没有不想让自己的形象在听众心中高大完美靓丽光彩的。这种想法完全符合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对主持人的要求,也符合现代受众对媒体的期待。因此,主持人节目必须有一个清晰的个人形象塑造。但是,我们常从广播里听到太多这样的内容:主持人亲切可人地描绘着自己今天穿了一件怎样图形的T恤衫;今天因为什么而一连喝了几大缸子的水;用中英文间杂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听不明白的话语向听众介绍着节目……善良的听众凭着对电台的信赖和对主持人的崇拜,接受着这一切,甚至夸赞着这一切,认为主持人自然、贴近,有人情味,有文化……  相似文献   

19.
正传统的广播电台正在发生着一个细微的变化:原来广播电台的所有部门,包括采编播、技术,工作的目标就是——听众,反馈渠道主要是听众来信,大部分时间电台并不知道他的听众在做什么,喜欢什么,播音间的主持人更像是在对着自己,对着空气或者假想的听众说话。他知道我们是谁,在说什么,但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他想听到什么。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情况发生了变化,听众在听到喜爱的广播节目时,会通过微博或短信平台与主持人互动,或者将节目分享给朋友。这样的受众,已经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听众,而是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用户。一、听众与用户听众是电台节目信息的接收者。"用户"这个词在企业中用得比较多,是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使用者、  相似文献   

20.
节目主持人作为党的宣传员,也是语言工作者,工作中要求很好地处理语言。语言的“载体”是“声音”。作为主持人来说,是前提和条件,声音是主持人的工具。作为节目主持人应注意发挥广播的声音优势,展示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来加强和完善自己的形象,同时,使主持人的形象在听众心中鲜明起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