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做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做作业能起到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通过批改作业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而及时弥补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足。因而每位教师都要注重抓好作业这一关,精心挑选作业、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然而在数学  相似文献   

2.
学习数学 ,做题是必不可少的 ,但也不必整天泡在题海中 .只要做题时注意总结 ,掌握解题的规律 ,便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先看例题计算 :12 +16+11 2 +12 0 +… +12 0 0 2 × 2 0 0 3 .     分析 根据 1 -12 =12 ,12 -13 =3 -22× 3 =16,13 -14=4-33 × 4=11 2 …故原式 =11 × 2 +12 × 3 +13 × 4+14× 5 +… +12 0 0 2 × 2 0 0 3=1 -12 +12 -13 +13 -14… +12 0 0 2 -12 0 0 3=1 -12 0 0 3=2 0 0 22 0 0 3 .利用这个规律 ,把一个分数拆成两个分数的差 ,而且相邻两个分数正好互相抵消 .用这种解题方法便可解答下面一类题目了 .例 1…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第六册“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单元,包括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两步计算的文字叙述题及用综合算式解答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等内容。为使学生复习好本单元的知识,提出以下复习建议,供教师参考。一、混合运算式题复习内容及方法 1.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在复习中,教师可设计一组数字相同、运算符号不同的式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如180+3+6、180+3×6,180÷3×6、180÷3÷6、180×3×6、180-3+6、180×3-6、(180+3)×6、(180-3)×6、180÷(3+6)、180÷(3×6)……这一组题包括了运算顺序的各种类型。由于题中运算符号不同,运算顺序及其结果也就不同。通过这样的练习,既能使学生加强对运算符号、运算顺序的理解和应用,又能提高学生的审题和计算能力。 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复习式题计算时,如果单纯地进行数字  相似文献   

4.
王佳祺 《山东教育》2004,(28):47-48
在小学教材中,教学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常用的方法有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和积、商变化规律凑整或进行拆因凑整,从而达到使计算简便的目的。那么,这些方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呢?现结合具体实例作一简析。(1)利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凑整。如,125×6×25×8×4=(125×8)×(25×4)×6=600000其方法是把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结合起来先乘,然后再和其他的因数相乘。(2)利用积、商变化的规律凑整。如,75×12=(75×4)×(12÷4)=300×3=90040…  相似文献   

5.
在实数中,“0”是一个唯一的非正非负的中性数,正因为这样,它在解题中有很多特殊功能,下面举例说明. 一、“吸收”自己例1 计算A=(+100)×(-99)×(+98)×(-97)×…×(+2)×(-1)×0. 解:A=0. 任何数与0的积为零,该题勿需顺次对乘数进行复杂的计算,“0”在这里起到了“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6.
拆项是数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它指的是把代数式中的某项有意识地分成两项或多项的和.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竞赛试题,从拆项入手将问题转化,可化难为易、捷足先登.一、计算问题例1(长春市初一数学竞赛试题)计算:9999×9999+19999=.解:原式=(9999×9999+9999)+10000=9999×(9999+1)+10000=10000×(9999+1)=100000000例2(天津市初二数学竞赛试题)计算:13×5+15×7+17×9+…+11997×1999.解:原式=12(5-33×5+7-55×7+9-77×9+…+1999-19971997×1999)=12[(13-15)+(15-17)+(17-19)+…+(11997-11999)]=12(13-11999)=9985997二、分解因式问…  相似文献   

7.
一、巧用运算律例1计算-117×(132-0.125)÷(-1.2)×(-1313).解原式=-117×(132-18)×(-56)×(-1613)=-117×1613×(132-18)×56=-9×(12-2)×56=9×32×56=1114.二、合理分组例2计算1-2+3-4+5-6+7-8+…+4999-5000=(1999年“希望杯”初一数学竞赛试题)解原式=(1-2)+(3-4)+(5-6)+(7-8)+…+(4999-5000)=(-1)+(-1)+(-1)+(-1)+…+(-1)(共有2500个)=-2500.三、反序相加例3计算12+(14+34)+(16+36+56)+…+(198+398+…+9798)=(1998年“五羊杯”初一数学竞赛试题)解设原式=S,将每个括号内的分数反序排列,可得S=12+(34+14)+(56+36+16)+…+(9798+…+39…  相似文献   

8.
一、整体探究性作业的特点数学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数学学科问题,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促进心理能力发展的过程。整体探究性作业就是让学生在数学作业中,通过发现问题、动手操作、调查分析、表达交流、合作展示等等探究活动,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与传统的作业相比,小学数学整体探究性作业具有以下特点:1.作业内容开放性允许学生突破常规,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甚至是跨越式的思维来做作业,让具有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教师在批改中不是过多地干涉,而是让他…  相似文献   

9.
运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果掌握运算技巧,就能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并对计算产生兴趣。下面是两组题:一、20. 23-4. 65-5. 356. 18-(5. 18+0. 24)2700÷(27×5)25÷20×4二、7. 44-4. 83+2. 566. 09+2. 74-1. 098. 1×4÷0. 912. 5÷0. 04×8显然,按“从左向右”或“先算括号”内的顺序来计算,是不简便的。从第一组题的简便算法中可以发现:加括号、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减号(或  相似文献   

10.
使用课本:四省市小学《教学》第四册。数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2.学会解答加除、减除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600-400÷4 12×(58-50)(600-400)÷4 (12+70)×470+30×2 810÷(29-20)(70+30)×2 5×8×7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同时,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相似文献   

12.
活动年级六年级活动目标1.巩固深化有关利息的知识。2.通过收集生活中的有关数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实践能力和爱国精神。活动准备1.学生4人一组,到银行或储蓄所调查存款利率和国债利率。2.教师准备投影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计算器。活动过程一、实地调查,发现问题师:(回顾)什么叫利息?怎样计算利息?月利率与年利率有何异同?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师:上节课老师曾布置大家分组到附近的银行或储蓄所实地调查有关利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数学中,有些形式复杂的数字运算,如果按运算顺序,或者直接运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十分复杂,假如灵活选用平方差公式,就很容易解决。比如:例1计算20043-2003×2004×2005.分析:此题如果直接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很复杂,通过观察,2003可以写成(2004-1),2005可以写成(2004+1),这样就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解:20043-2003×2004×2005=20043-(2004-1)×2004×(2004+1)=20043-(2004-1)(2004+1)×2004=20043-(20042-1)×2004=20043-20043+2004=2004.例2求3×5×17×……×(2~(2n-1)+1)的值。分析:通过观察可以在式子中乘以(2-1),这…  相似文献   

14.
问题:计算(1+12)×(1-12)×(1+13)×(1-13)×…×(1+199)×(1-199)=?(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赛题)这是一道分数加减乘混合运算的巧算题。解题关键是应用乘法交换律,找出题中和、差相乘的规律。试算(1+12)×(1-13)=32×23=1,(1+13)×(1-14)=43×34=1,(1+198)×(1+199)=9998×9899=1。发现规律:(1+1n)×(1-1n+1)=1解题方法:先交换和、差因数顺序,再用规律巧算。解题:先交换和、差因数顺序,并把符合规律的两个因数写成一组。原式=(1-12)×(1+12)×(1-13)×(1+13)×…×(1+198)×(1-199)×(1+199)=(1-12)×(1+12)×(1-13 )×(1+13)×(1-14 )×…(1+…  相似文献   

15.
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 ,并使其转化成解题技能与技巧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的。因此 ,如何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谈谈几点做法 ,供大家商讨。一、针对重点知识设计层次练习对于数学中的重点知识 ,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拾级而上的练习。例如教学“商不变性质”时 ,当概括出“在除法里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商不变”的性质后 ,让学生完成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 1)基本题 :5 7÷ 3 =( 5 7× 5 )÷ ( 3×□ ) ,5 40 0÷ 3 0 0 =5 40÷□ =5 40 0 0÷□ ;( 2 )发展题 :根据 1690 0 0÷…  相似文献   

16.
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举例说明 .一、用于计算例 1 计算 ( 1) (江苏赛题 ) 1.34 5× 0 .34 5× 2 .6 9 - 1.34 53 - 1.34 5× 0 .34 52 =.( 2 ) 2 0 0 33 - 3× 2 0 0 32 - 2 0 0 02 0 0 33 + 2 0 0 32 - 2 0 0 4解 :( 1)原式 =- 1.34 5( 1.34 52 - 0 .34 5× 2 .6 9+0 .34 52 )=- 1.34 5( 1.34 52 - 2× 1.34 5× 0 .34 5+ 0 .34 52 )=- 1.34 5( 1.34 5- 0 .34 5) 2 =- 1.34 5.( 2 )原式 =2 0 0 32 ( 2 0 0 3- 3) - 2 0 0 02 0 0 32 ( 2 0 0 3+ 1) - 2 0 0 4=2 0 0 32× 2 0 0 0 - 2 0 0…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并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检测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及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解数学题,所以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解题教学.通过解题教学,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解题教学的成败直接决定学生学习数学的成败.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运算中 ,利用因式分解的方法 ,往往使运算由繁化简 ,化难为易 :一、解决计算问题例 1 计算 32 0 0 2 - 5× 32 0 0 1+ 6× 32 0 0 0 + 2 0 0 2 .分析 :前三项含公式 32 0 0 0 ,因此先提公因式后 ,变为简单的计算。解 :原式 =32 0 0 0 ( 32 - 5× 3+ 6) + 2 0 0 0 =32 0 0 0 × 0 + 2 0 0 2 =2 0 0 2 .二、解决求值问题例 2 已知 (a +b) =15 ,a·b =2 ,求代数式a2 b + 2a2 b2 +ab2 的值 .分析 :本题关键是通过因式分解把代数式变形为只含 (a +b)、a·b的代数式 ,从而求出代数式的值。解 :a2 b + 2a2 b2 +ab2 =a…  相似文献   

19.
命题是教师经常性的工作 ,编拟一些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促使学生多思多疑 ,启迪学生智慧 ,是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教育的有效途径。一、一题多解 ,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数学题目的答案可以是惟一的 ,而解题途径却不是唯一的 ,不同的条件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解题方法。例如 :三年级有 4个班 ,每班采集树种 2 0千克 ,四年级有 3个班 ,每班采集 2 5千克。三、四年级共采集多少千克 ?可以列式为 :(1 ) 2 0× 4 2 5× 3;(2 ) (2 0 2 5 )× 4-2 5 ;(3) (2 0 2 5 )× 3 2 0 ;(4 ) 2 0× (3 4) (2 5 -2 0 )× 3;(5 ) 2 5× (3 4) -(2 5 -2 0 )…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计算乘除法时,有的题目往往感到很复杂,如:(1/2)×(2/3)×(3/4)×(4/5)×(5/6)×(6/7)×……×(2000/2001)+(2000/2001),我们只要稍作思考,通过约分,结果就显而易见了。因此掌握一些灵活、简便的算法对于提高我们的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