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周洋  熊熙 《新闻知识》2006,(6):16-18
每年两会报道都是各大媒体激烈竞争的场所,在两会期间各媒体围绕两会的宣传可以说是好戏连台。今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两会特别报道坚持既传承又创新,在全国众多媒体中独树一帜,具有十分突出的特色。两会特别节目由《两会接力站》、《面对新闻界》、《春天的约会》三大板块组成,并专门制作了《新农村筹划会》、《科技走进新农村》特别节目。其中,《两会接力站》又由“伟鸿看两会”、“小丫跑两会”、“马斌读两会”和“谁来说两会”四个环节构成。由此而成为非常抢眼的节目。根据传播学的创始人之一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五要素理论,任何传播…  相似文献   

2.
“两会”报道与地方特色——五家地方党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全国“两会”,对地方报纸而言并无一定之规,这就给了各报以较大的发挥空间。但话虽如此,怎样做到既充分传播两会主要内容,又照顾到地方读者的特殊需求;既突出两会报道,又在重要版面给...  相似文献   

3.
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人民日报编委会对“两会”的宣传报道高度重视,除精心组织新闻报道外,还要求在言论上很好地体现和宣传会议的精神,既抓好社论,也抓好小言论。“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共发表“两会漫议”8篇,“记者随感录”11篇。“记者随感录”是今年的新品种。这些四五百字的小言论犹如一朵朵小花为人民日报“两会”  相似文献   

4.
在以往的两会报道中,我们常常把新闻聚焦在两会代表委员和领导身上。怎样使报道既体现发展成就和会议成果,又贴近广大读者的需求?近两年来,我在组织江西省两会报道的采编过程中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人民日报编委会对“两会”的宣传报道高度重视,除精心组织新闻报道外,还要求在言论上很好地体现和宣传会议的精神,既抓好社论,也抓好小言论。“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共发表“两会漫议”8篇,“记者随感录”11篇。“记者随感录”是今年的新品种。这些四五百字的小言论扰如一朵朵小花为人民日报“两会”宣传报道的大树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6.
2008年齐鲁晚报的两会报道,从报道策略上看,既紧扣全国热点,又努力做到着眼本地化。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努力做好“自选动作”,把两会的关注点与本省的具体省情相结合,通过充分的采访,把报道做深做透,做出特色、营造亮点,以吸引本地读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两会”报道常常是每年的第一个重大报道战役,如何既把握好会议的主题和基调,又努力出新出彩,是对各家媒体的一次考验。人民日报今年的“两会”报道,准备工作充分,舆论导向正确,比较好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赢得了中央有关部门、广大读者和代表委员等各方面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两会”报道年年求创新。回顾近两年的“两会”报道,《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等报纸开辟的日记体裁的报道呈现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日记体裁在“两会”报道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董强 《军事记者》2006,(5):25-26
在解放军报今年的“两会”前方报道组进行的总结中,本人有幸获得“最佳点子奖”。客观地讲,连续几年参与“两会”新闻报道,心理上确实有些疲塌,但丝毫不敢有所懈怠。因为“两会”新闻报道政治性很强,不允许有半点差错。同时,“两会”上新闻很多,重复的新闻也不少,的确需要记者用心捕捉,也需要记者用心表达。概而言之,“两会”新闻报道既需要规范又需要创新:规范是必须的,创新则是必要的。怎样才能在规范中创新?内容说起来纵有千条万条,记者的发现力才是最不可忽视的。所谓记者的发现力,是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1997年5月在新华社中青年业务骨干…  相似文献   

10.
报纸立于不败之地,有两点很重要: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吸引读者的可读性。这两点在要闻版体现尤为重要。要闻版是一张报纸的“脸面”,要让“脸面”既“威风”又“动人”——既让党和政府满意、又让广大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11.
三月,开“两会”、听“两会”、看“两会”、读“两会”,堪称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政治文化生活的焦点。而三月,对于参与报道“两会”的记者来说,则是忙碌、兴奋而又有压力。  相似文献   

12.
“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也是事物显示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新闻报道中的“动”,既体现记者的思维是否活跃、敏捷,也反映记者观察分析事物的视角是否独特、是否具有穿透力,同时也反映新闻媒体是否能够牵动读者、链接杜会、影响受众,以及新闻报道、媒体版面是否群活、可读、吸引人、因此,各大新闻媒体在每年报道“两会”的激战中,追求“互动’理念,采用‘互动’、“联动”的方法,充分、全面地报道代表、委员和普通百姓对“两会”的意见和建议,生动、形象地展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精神风貌。而今年“两会”报道中的“互动”,体…  相似文献   

13.
一年一度的地方“两会”的报道,是地市报人既兴奋又苦恼的事情。兴奋之处,可见证事关共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计的盛况,从中挖掘出具有新闻点的线索;苦恼的缘故,则是“两会”报道往往套路多,亮点少,报道形式死板、教条,难有创新,难以在读者中引起轰动效应。为此,对搞好“两会”报道进行有益探索,力求出新出彩,把最鲜活、最生动和人们最关注的较深层次的东西呈现给广大读者,真正把群众的目光吸引到“两会”上来,搭起一座群众与“两会”之间的理解之桥、沟通之桥、互动之桥,便成了我苦苦思索、不断谋划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如果不是《军事记》编辑部约稿.我真的不敢在这里谈什么初上“两会”的体会。记得“两会”前记部通知我上会时.心里的感觉是既兴奋,又担心。对于我这位记队伍的新手来说,能参加“两会”报道,不仅是领导的信任,更是一次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可我担心的是.自己常年从事基层部队采访,平时对时政报道了解甚少,第一次上会,写不出东西“砸了锅”咋办?  相似文献   

15.
寿川 《新闻战线》2015,(7):36-37
今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亮点之一,是设立“中央厨房统筹组”,负责两会期间全媒体平台机制的试运行,实现新闻稿件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实践证明,“中央厨房”不仅创新了策采编发的新闻报道工作机制,体现出两会报道进一步“融起来”的探索与努力,而且在内容创新、表达创新上“试水”成功,以《书话两会》为代表的“新闻美味”展示了“中央厨房”的精彩厨艺,为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注入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16.
年年“两会”,今又“两会”。每到这个时候,全国上下各大媒体都十分重视对“两会”的报道。但会议报道总不免有些枯燥和雷同,除了长篇转载工作报告,就是一些应景颂扬之辞,真正做到把老百姓吸引过来关心“两会”、了解“两会”代表的报道不够。而今年央视《东方时空》的“时空连线”栏目,在“两会”期间所做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两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代表委员更多地讲真话、讲实话了,空话、套话较少。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的:代表们的发言讲真话、说实情、谈问题、提建议,既体现了当家作主的精神和责任,又体现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期待。  相似文献   

18.
年年“两会”,今又“两会”。羊城晚报作为全国率先派记者赴京报道“两会”的地方新闻媒体,已连续十多年在“两会”报道的大舞台上留下十分活跃的身影。今年刚刚进入一月份,编辑部又开始琢磨了,这次该派什么样的记者去北京?羊城晚报的“两会”报道还能搞出什么新花样? 从当年仅派出一名大学毕业才两年的年轻记者单骑独“闯”人民大会堂,到去年由四名女记者组成的“全女班”在庞大的“广东兵团”中尽显风采,羊城晚报的“两会”报道组,始终保持着一支精悍的队伍,一个良好的作战状态和一个策划能力强、有创意、指挥得力的后方编辑指挥系统。今年,经过研究,编辑部决定再派四名记者去北京参加“两会”报道,并  相似文献   

19.
把握大局选题目精心采编出思想———谈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江畅两会报道今年“两会”,是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两会”胜利闭幕,各新闻媒体在报道“两会”上各显身手。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由于导向正确,报道充分,把握适度,采编精心,...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08,(6):12-12
今年的两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代表委员更多地讲真话、讲实话了.空话、套话较少。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的:代表们的发言讲真话、说实情、谈问题、提建议,既体现了当家作主的精神和责任,又体现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