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讯情报     
《中国传媒科技》2014,(22):45-45
<正>移动手机将预装央视客户端据消息人士透露,2015年,央视将与中国移动合作,未来三年内,中国移动将在合作机型预装央视新闻、央视影音App,每部手机预装费用2元,央视计划投入4亿资金。据测算,2017年,央视新闻、央视影音App装机量将超过5亿。"央视影音"移动客户端是"口袋里的电视",可实现海量视频随时随地观看。"央视新闻"是央视新闻中心的官方客户端,是用户第一时间获悉权威新闻、突发事件的利  相似文献   

2.
谢霈 《新闻世界》2012,(8):38-39
伴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微博等平台的不断衍生,发表新闻评论不再是媒体的独权,越来越多的网友通过网络这一平台针对新闻事件、社会热点发表自己的观点,而网络也很好的利用这一发展趋势,不断扩大自己在新闻评论中所占的份额,这对于传统的电视媒体来说,是极大的冲击。电视媒体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其评论的时效性、个性、权威性、互动性,获得更多的收视关注,成为了其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3.
沈阳  罗婷 《新闻战线》2013,(8):28-30
人民日报将法人微博作为"增量",除了在微博上推广人民日报等母媒的新闻外,还发布突发新闻和评论。@人民日报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传统媒体在微博舆论场中的运营标杆。2013年7月,新浪微博风云榜媒体影响力榜上,位列前五位的传统媒体微博分别是@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闻晨报、@南方都市报和@广州日报。通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梅洛维茨的情境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对"康辉VLOG"中的"后台"可视化策略进行梳理,以及对央视新闻官方微博下的相关评论进行内容分析,探究新媒介情境中传受关系的演变,并总结时政新闻短视频传播中的"后台"可视化策略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王蓁 《东南传播》2015,(8):166-168
随着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发展,人和人之间信息的交换变得频繁,微博由于其操作的低门槛、便捷性,以及裂变式传播特点,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自由的意见表达和分享平台,促进了公众话语权的实现,使得新闻评论的发布平台、评论主体、文本样式和话语表达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微评论娱乐化、段子化;评论中情绪化现象严重,缺乏理性;网络谣言传播使得新闻评论的真实性受到考验;篇幅的局限削弱了新闻评论的说理性等新问题,本文将以围绕微博展开对新闻评论新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党报作为党的耳目喉舌在我国媒体中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党报评论更是发挥着解读政策、引导舆论的重要功能。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及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方式的广泛应用,我国已经进入微传播时代,这对党报评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党报新闻评论有必要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化和拓展,在媒介观点竞争时代树立党报评论的话语权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你好,明天"和"微评论"的349个样本为基础,对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的选题内容、呈现方式、发布时机、评论视角、评论意图、高频词等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在选题上突出"执政意识"和"民生意识",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在时机选择上具备敏锐的新闻意识,"病毒式"传播使评论产生裂变效应是其显性特征;而始终关注中国现代性转型,坚持公民视角发表观点和意见,注重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功能,与粉丝结成弱交互关系等则是其隐含逻辑。  相似文献   

8.
搞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是主流媒体树立权威、提升公信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过去"抢新闻"的理念,由争抢核心信息源转化为争抢信息传播渠道.最大程度地运用多种渠道,实现全媒体传播,吸引最大限度的关注度,已经比第一时间报道更能掌握舆论话语权.主流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比以往更加重视传播渠道和技术手段.以央视新闻中心报道芦山7.0级地震为例,电视屏幕、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传播平台同步呈现,卫星传输、网络传输、3G传输技术同时运用.  相似文献   

9.
陈丽珠 《新闻世界》2014,(4):111-112
微博评论占据网络评论的重要部分,借助于微博平台和移动设备随时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在时效性方面有极大优势,但微博新闻评论也有其缺陷,如评论言辞情绪化、易起谣言等。本文对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弊端以及如何兼顾微博新闻评论的速度和深度等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马兵 《中国传媒科技》2013,(10):139-140
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作为"平民媒体"的微博,因其使用的快捷性、信息渠道的广泛性、信息传播裂变性等特性,顺应了全媒体时代受众群体"快餐式"信息获取的需求,正逐步侵蚀改变着传统新闻传播形态,使微博时代新闻传播面临着巨大变革。本文着重探讨一下,微博时代新闻传播的变革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高涵 《新闻爱好者》2012,(17):53-54
作为新媒体中的佼佼者,微博独特的传播特点革新了信息传播方式,它优于现有传统媒体的特点,使其逐渐成为新闻采集与发布的一个新的重要的平台,其专业性虽无法与专业新闻机构相媲美,但在突发事件及直播事件、娱乐事件等新闻中微博的速度与力量不容忽视,而且,微博这一新媒体发现新闻、创造新闻及制造舆论的能力愈发增强。本文将在论述微博的媒体特点和传播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微博对传统媒体产生的巨大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2011,(2):74
<正>1月18日,中央电视台对外宣布,将开启面向全球的新闻视频发稿业务,这是中央电视台在日常新闻节目播出之外,开辟的又一国际化新闻传播渠道。中央电视台建立"国际视频发稿平台",向全球推送中央电视台采集的中国和国际新闻素材,扩大央视的新闻传播能力和媒体影响力,帮助国际社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增进  相似文献   

13.
第1站:中央电视台4月8日下午,英国媒体总监一行下飞机3个多小时后,即来到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他们参观了央视新闻中心统筹系统、新闻编辑室及播出控制台。并在梅地亚中心与央视新闻中心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互动。4位专家对央视统筹系统和官方微博运作平台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讨论热烈时,双方甚至撇开翻译直接对话。  相似文献   

14.
"央视新闻"微博作为国家级媒体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和权威性的特征,在发布国内外重大新闻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增多,网络直播逐渐成为新媒体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央视新闻"微博在运用直播方面也有了不少实践.与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相比,网络直播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和通俗化的特点,能够给受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在新闻报道中利用直播技术,提高了报道的时效性,丰富了报道内容,拉近了观众与事实真相、新闻人物的距离,满足了新媒体时代受众对信息的最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5.
王昱力 《新闻世界》2014,(4):145-146
微博的迅速发展,带来一种新兴的新闻评论方式——微博新闻评论。本文主要围绕着微博新闻评论简短有力,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草根化的特点,以及其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力、逐渐成为了一种良好的舆论监督方式,也成为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一种优质的新闻资源等重要意义展开,继而对微博新闻评论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做出反思。  相似文献   

16.
李琳 《新闻记者》2012,(9):37-40
前不久央视新闻主播赵普、杨锐在其个人微博中分别发布关于食品安全和中外政策的两则言论,一时成为全国舆论焦点。网友对二人的微博既有叫好,也有批评指责。本文试从新闻职业道德的角度对这两起微博事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微博新闻评论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改变了人们获取大量新闻的方式。微博新闻评论打破传统新闻评论的局限性,将各种信息资源重新整合,构建出新的网络舆论场并能完善舆论监督。本文先后对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重要意义作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微博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康迪 《新闻世界》2013,(3):65-66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公民新闻在我国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新闻事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传播渠道、传播视角都产生较大的改变。本文以微博为例,分析公民新闻与传统专业新闻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3,(6):6
《央视新闻》赶搭"移动快车"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十周年之际,《央视新闻》正式人驻拥有过亿用户的搜狐新闻客户端。这是《央视新闻》继微博、微信之后在移动新媒体浪潮中的又一次"大动作",意味着《央视新闻》品牌已延伸到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三大新媒体领域。作为首个使用搜狐新闻客户端"流媒体"模板的电视媒体账号,《央视新闻》可以实时更新内容,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新闻,并充分利用"视频""图文""组图"直播"等多媒体形式对新闻进行  相似文献   

20.
回眸2011年,在社会发展和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微博这一新的传播形式对电视新闻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众多新闻事件通过微博迅速引起传统主流媒体关注。与此同时,电视新闻也借力微博,跟进、关注、还原、解析新闻事件,进而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在过去的一年里,电视新闻在传播形式、业务流程、技术应用、新闻评论等方面都有不少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