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新闻背景对更完整、更全面、更充分地认识电视新闻事实的本质,突出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可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选择新闻背景,既要与主体有关,又要便于表达主题,应在服从新闻主题的基础上,不拘一格、灵活机动地选择、布置背景材料。电视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除了要像广播解说、报纸文字那样交代背景外,还要更注意发挥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尽可能用电视媒介所提供的各种手段交代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2.
学会写新闻     
×××同学问:你能不能以《刘胡兰慷慨就义》为例,给我们说说怎样写新闻? 答:下面以《刘胡兰慷慨就义》为例,从三个方面说说怎样写新闻。 (一)新闻要用事实说话。新闻跟文学作品不同,文学作品可以虚构,而新闻不能虚构,必须写真人真事。本文围绕刘胡兰英勇就义这个真实事件,写了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全是事实。 (二)新闻的篇幅要短小。本文仅用了300字,就交代了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等新闻要素,而且把刘胡兰的英雄气概表现得非常充分,概括力很强。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的写作,除了真实、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之外,一般还须简明扼要地交代新闻背景,以对新闻事件作些必要的解释、说明,揭示其深层含义,帮助受众(读者、听众)理解新闻的思想内容.所谓背景,是指新闻事件得以发生的历史条件、现实环境及其与它事物的相互联系.重视新闻背景的功能与运用,这是我国新闻理论界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共同主张,也是西方新闻学者反复强调的一个基本原则.美国著名的新闻学者麦尔文·罗切尔说:“不使用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4.
练习六课题报道学校或班上的一件新事或某项活动。(练习写新闻) 要求新闻事实要真实可靠,不允许有任何的虚构和夸张。标题力求准确、鲜明、简洁。时间、地点、事件要交代清楚。指导参考 1、学了课文《新闻两篇》后,可组织学生在校内采访,开展做“小记者”的活动,练习写新闻,培养他们观察事物、反映现实的兴趣和能力。 2、新闻也叫消息,它是通过事实来表现主题  相似文献   

5.
普林斯在他的叙述学中讲到叙事时说,一段叙事至少要包含两句有关联的话,表达一个情况变化。这就是常说的新闻五要素中的“什么(what)和“怎样”(how)两个要素。道理很明显:必须有事物和过程才能成为事件。但对叙述者来说,只说出这两者仍然不够,还必须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有所表述,才能给叙述的接受者以实在的印象。在事实报道中固然要有五要素,在小说叙事中也少不了时间地点的表述.叙事要动人感人除了事件本身之外,时地背景的交代是至关重要的写作艺术手段。交代得好,给叙述的事件生色,交代不当,使生动的事实暗淡无光。作好时地表述是个涉及多方面的语言运用问题,本文所论虚实远近只是叙事技巧运用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软新闻”通常又可称为非事件新闻 ,是以生产、经营、科研和其它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就、经验、习惯性做法等为内容的报道。它本身不是最新发生的 ,也没有完备的主体内容和时限 ,而是已经存在一段时期 ,侧重事件发展变化中的阶段性、概貌性和倾向性的内容 ,是一种关于“面”的报道、“宏观报道”或称“组织性、观点性新闻”。“软新闻”因其“新闻质”是隐性的 ,往往主观色彩较浓 ,真实性难以把握。“软新闻”报道在主题的提炼过程中 ,允许素材和新闻之间存在差异 ;但如果真实性“尺度”把握不好 ,则可能丢失信息 ,曲解事实 ;同时 ,媒介生态…  相似文献   

7.
<正>张老师:本单元的主题是“让真情自然流露”。这次作文,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呢?阿呆:我觉得要表达的情感不需要遮遮掩掩,要交代得明明白白。文君:情感不会无缘无故地流露出来,它总是伴随着事件的发生而产生,并随着事件的变化而变化。我觉得写好本次习作的前提是要选好事件,并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从事件中感受真情。  相似文献   

8.
深度报道是一种用客观的形式提供新闻事实和阐明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环境及其发展过程趋势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从实践的层面很好地回答了如何将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相统一的问题,使报刊在应对众多媒体的竞争中找到了比较优势。深度报道是充分挖掘利用新闻资源的最佳途径,它提升了新闻的价值和功用。  相似文献   

9.
好的新闻背景,能烘托和深化主题,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容,说明原因,显示意义,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在消息中运用新闻背景应该做到:将背景与新闻事实区分开来,并注意寻求二者之间的联系;将相关的背景材料嵌入新闻事实的各相关环节;巧借他人之口,阐发新闻事件发生的起因和意义;善于化旧为新;巧用数字背景。  相似文献   

10.
时段与时点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对于事件或人物活动的发生、发展的时间上的交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使是一篇内容很好的文章,也会因为时间交代上出了问题,而影响表达效果。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时空观念不强,因而在记叙文的写作中,时间交代得不准或不清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加强对这方面的指导。准确、清楚地交代时间,就是要求学生在行文中能够把必须交代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生、发展的时段或时点,明了无误地表达出来。所谓“时段”,顾名  相似文献   

11.
编辑与独家新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家新闻的特点表现在内涵属性为具有独特的新闻价值,而表现在外在特征上则为“独家发现“、“独家占有“、“率先刊播“.在当今世界同源信息的状况下,独家新闻的内涵新闻价值更需挖掘与张扬,它更注意对新闻事实的独家视角、独家思考、独家的主题立意和独特的报道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独家新闻的直接创作者,即编辑“编“出独家新闻.为此,它需要编辑作到:独具慧眼,发现记者未发现的独家信息;深入开发新闻事实,配发评论,形成独特立意;精于联系,善于比较,整合独家新闻资源;大胆采用独树一帜的编发形式,张扬新闻的内在价值.综上所述,它特别要求编辑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对记者而言,新闻作品的完成过程,是新闻提炼的过程,而新闻事实的提炼,是这一过程的核心。记者在对新闻事实掌握的基础上,寻找新闻的亮点,进行精心策划;选择新的角度和主题;运用新闻背景,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等,都能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形成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3.
转述     
案例是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它描述的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是具体的、特殊的、需要进行探索和解决的两难境地和紧张状态”。它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学行为片断,这些片断蕴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论。一个案例可包括教学背景、基本教学过程、建议讨论的问题、教学注释、分析与研究等5个部分。一个好案例必须反映现实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而普遍的问题,它不是“有效教学行为”的罗列式陈述,而是要主题描述鲜明,背景交代清晰,人物心理冲突揭示充分,语言生动。一个完整的案例写作过程包括了案例背景、观察并实录事件发生过程、事…  相似文献   

14.
孙彦杰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5):91-93,86
从现实发生的事实中选择可以报道的新闻题材,依据和标准是题材的新闻价值;报道题材有无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的大小,决定于事实所具有的能引起社会关注的程度;而正确鉴定和判断题材的新闻价值,记者既需要新闻敏感,更需要具有哲学的眼光.只有用哲学的观点思考和分析报道题材,才能在更深层次上准确把握事实的新闻价值,从而使新闻报道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之所以会有生命短暂的垃圾新闻,正是因为记者对题材缺少一种哲学的思考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一) 很多读者更乐意读现场新闻,因为此类新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真实性和时效性。同时,现场新闻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亲耳听,亲眼见,采访第一手材料写成的纪实性报道,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而现场新闻又离不开新闻背景,它是指报道的新闻事实的历史,环境条件以及其它有关新闻事实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新闻背景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新闻事实的原因、性质和意义;提高新闻的含金量,增强新闻的说服力;突出事物的特点,充实新闻的血肉;增强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 由于现场新闻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采访报道的,所以现场感是现场新闻独到的特色。有些新闻工作者以为背景材料大都是远离现场的陈旧事,不宜用到现场新闻里。于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背景材料视为现场新闻的忌讳。 然而任何新闻事实,尽管有一些是突发性的,但都不是偶然的现象,其中也包含着必然性。现场新闻虽然力图以现场表现的手法记录历史的瞬间、新闻的火花,但是也有把新闻事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发展过程最简洁地告诉读者的必要,这样,现场新闻才更容易使读者在强烈的现场感中深入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新闻定义已不适应新闻事业的需要,陆定一的定义同时存在定义过宽、定义过窄两个看起来有些矛盾的问题,说它过宽,是因为新近发生的事实不一定都是新闻;说它过窄,是因为不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同样也可以成为新闻,这就是人们一直争论、修订它的根本原因所在,什么是新闻呢?新闻应该是法定传播媒介以一定方式及时向大众公开传播的有一定意义或影响的事实或现象。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它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一种以广大老百姓为传播对象,以与老百姓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新闻体裁,不能仅仅以故事情节吸引受众.更应该以其独特的节目语言作为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8.
阅读新闻要与阅读其它文章有所区别。不能象读散文那样细细品味它的意境,挖掘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也不能象读名家名篇那样“咬文嚼字”,体会其中奥妙。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语)它及时地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新闻的重点在于“新”,反映及时,报道迅速。那么,要求读者也应及时、迅速的了解所发生的事实。我国每天出版成百上千张报刊,为在  相似文献   

19.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信息传播",而新闻这种体裁是传播信息最好的途径。本单元选取了《三个太阳》和《"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两篇通讯。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的生动报道。与消息相比,它不仅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并且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相关的细节和环境氛围等。接下来,我们就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展开消息与通讯的比较学习。  相似文献   

20.
消息通常称为新闻,它是新闻媒介最常用的新闻体裁。消息以简炼的文字,短小的篇幅,过概括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来进行某种舆论引导,用事实来表达记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个侧面或某一问题的意见和看法。它是新闻媒介最常用的新闻体裁,被称为“报纸的重炮兵”。根据不同的内容特点,消息可分为简讯、动态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消息和评述性消息。下面介绍的是动态消息、综合消息和经验消息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