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齐政权与淮阴关系密切,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南齐政权的建立,始于萧道成在淮阴的政治军事活动,萧道成正是在这里积累起篡宋所依恃的武力,其武力则是南迁淮阴、郁洲的青齐豪族;二是南齐建立后,青齐豪族又成为稳固政权,特别是缘淮抗御北魏的主要武装力量。当然,萧道成能够把淮阴建成篡宋的根据地,与淮阴的战略地位在宋末已大幅度提升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北楷南行     
4世纪末叶至6世纪末叶,宋、齐(南齐)、梁、陈先后在我国南方建立政权,叫南朝(420~589);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  相似文献   

3.
南朝宋齐皇帝为巩固皇权,预设一些重要异姓武将存在谋反等重罪,而迅速捕杀之.屠杀之后,方开出谋反证据,以证明其惩治的合理性.是为南朝宋齐皇帝的“预制重罪”政策.“预制重罪”政策的首创者为南朝刘宋文帝,其重要表现是诛杀名将檀道济父子及道济手下勇将薜彤、高进之等人.刘宋以后继立的皇帝继承了这项政策.南齐建立后,齐武帝延续了刘宋皇帝惩治武将的“预制重罪”政策,其重要表现是处死名将垣崇祖、张敬儿,南齐此后的皇帝继续执行这种政策.南朝宋齐皇帝以“预制重罪”的政策屠杀拥有实力的武将,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君弱臣强的态势,但“预制重罪”一方面削弱了刘宋、南齐对抗北魏的实力,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破坏了统治集团的凝聚力,加速了本朝的灭亡.梁武帝开国之后,放弃了这一错误政策,从而在与北魏作战中获得两次前所未有的大胜.  相似文献   

4.
唐代苏承院的墓志铭,涉及唐代军职、安史之乱、仆固逆变、唐代云中城与北魏平城等内容,是重要的历史资料。尤其重要的是佐证了唐代云中城就是北魏平城,位置清晰,信息正确。  相似文献   

5.
北魏时期存在着一个南朝流亡士人群体,主要由四部分人组成,即东晋南朝宗室亡命人物;南朝世族流亡人物;叛逃入魏的南朝军将及其僚佐;南北战争中被俘的南朝人士。北魏对南朝亡人虽多加提携和利用,但暗中却加以歧视和提防。从其客观作用看,南朝亡人在转输江左文化、典制诸方面贡献颇大,促进了北魏的汉化。  相似文献   

6.
宗室出镇是北魏为巩固地方统治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它不仅是对魏晋旧制的遵循,也是拓跋氏族传统的延续。与汉族王朝相比,北魏宗室担任方镇长官的比例偏高,接近全国总数的三成,但由此引发的宗室变乱却屈指可数,载于史册的仅拓跋道符、元愉、元熙和元法僧四次而已,且叛乱时间短、规模小、威胁有限,与两晋南朝宗室内战频发形成巨大反差。这个局面的出现应归结为北魏行之有效的方镇监控体制,具体包括压缩方镇辖区、缩短长官任期、委派军副分权、利用军佐制衡、设置行台布控、差遣使者督责及扣留人质防范七个方面。诸种举措虽非专门针对宗室,但对其确实产生了强力效用,在保证宗室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维护了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固原,北朝时期称原州。据《魏书·地形志》载:太延二年(公元436年),北魏于此置高平镇,正光五年(公元534年),改为原州,治高平(今固原城),是北方著名的军镇之一。北魏先后六次派使者出使中亚,并与中亚、西亚的36国取得联系,原州成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  相似文献   

8.
北朝魏、齐、周宗室女性的通婚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朝魏、齐、周各代宗室女性的通婚均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北魏太武以前,宗室女性与北方其他少数族政权或部落通婚频繁。太武以后,北魏宗室女性与南北士族的通婚逐渐频繁。东、西魏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采取了和亲政策,同时将相子弟亦是东、西魏公主重要的通婚对象。北齐、北周宗室女性的婚姻主要是与北镇军功集团、武川系军功集团之间进行的,与汉姓高门通婚的很少  相似文献   

9.
西汉以后,玉门县依托玉门关的地理优势逐渐发展起来。北魏至隋唐时期,玉门经历由县→郡→县→军→县的多次变更,呈现出波澜起伏的发展状态。其改变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当时的政治形势、社会发展需要和军事形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北魏末社会矛盾尖锐激化,军镇制度安排下形成的六镇乡里地域纷纷卷入于政治纷争的漩涡中,军镇良家子或称豪杰成为各乡里武力团体的领袖,武川镇乡里军民随贺拔岳进入关中之后,成为贺拔岳军政集团的核心部分。贺拔岳后为侯莫陈悦所杀,集团内军将们通过推举选择了宇文泰,由此形成了以宇文泰为领导的军政集团。此后,该集团不断吸纳其他力量,在集团内产生出多个武力团体,存在亲疏不同的权力关系,他们的共同标识则为武川集团。  相似文献   

11.
《晖福寺碑》,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刻.碑石原在陕西澄城县,当地人禁拓,故传本很少.楷书,24行,行44字,额篆书“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藏西安碑林.此碑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北魏早期(迁都以前)作品,笔画拙重,章法、结字都不甚严格.直斜俯仰皆似随意,故呈现一种自然、质朴的美.和同期而早一年的南齐《刘岱墓志》的秀美、精巧相比,表现出一种豪放、朴拙的北方民族的气质.康有为曾誉其为“丰厚茂密之宗”,认为“宽博若贤达之德”,又说“丰厚之《定国寺》岂若《晖福寺》”,并认为它是《谷朗碑》和钟元常一派的“法嗣”.  相似文献   

12.
南齐初期,琅琊人王俭位极人臣。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王俭力倡经学,以此初步解决了士族与皇权之间的矛盾问题,并利用儒家礼教维护世家大族的利益,极大地推动了南齐初期的经学发展。使南齐在南北文化的正统之争中居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3.
刘宋、南齐二朝财政收入以农业税收为大宗,田租、户调大体沿袭东晋,唯户调货币征收比重增加;商业税收项目大体沿袭前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受政局变动和社会稳定程度影响颇深。由于刘宋、南齐二朝财政状况总体不佳,官员俸禄一般无法正常发放,地方官通过送故钱弥补朝廷俸禄的不足。刘宋、南齐二朝经济状况的走势也反映在货币政策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14.
免官是中国古代对犯罪官吏的刑事处罚,自古有之。《九朝律考》中有明文记载“免官比三岁刑”南齐王朝沿用晋朝律法,而又从免官的原因、执行过程到免官的变通处理都有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南齐免官制度在严明封建法纪督促官员遵纪守法、勤于政事、维护王朝统治的稳固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南齐免官制度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丘迟(466-508),是齐梁间的著名文人,自幼聪明好学,富有文才,在梁朝做过永嘉太守及随军记室(相当于秘书),有诗文传世。陈伯之原是齐的安东将军和江州刺史,萧衍(梁武帝)起兵时招降了他。公元502年,陈伯之因受胡作非为的部下邓缮的教唆,起兵反梁,战败后投奔北魏,做了北魏的“平南将军”。公元505年冬,梁武帝命他的胞弟临川王萧宏做统帅,大举北伐。当时陈伯之领北魏军抵抗梁军。作为率军征讨,拥有优势的萧宏,本可以马不停蹄,直捣敌营,擒拿叛逆,征服北魏的,但攻城总会付出相当的代价,因此萧宏并不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16.
咏物诗自《诗》《骚》已见,至东汉不绝如缕,而初盛期则出现在南齐永明年间,但向来很少为人留意,间或涉及者,则以无寄托而全面否定,详细考察南齐代表诗人之作,所得结论,则甚为相反.  相似文献   

17.
在一九六九年《南齐刘岱墓志》石出土之前,《吕超静墓志》石是存世的惟一南齐墓志石;而鲁迅一九一八年六月所撰《南齐吕超墓志跋》(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六年版《鲁迅全集》第七卷)则是考证《吕超静墓志》的一篇权威性论著。这篇跋文以史志互证的方法,由墓志所载郡名、岁名,考定其绝对年代为南齐永明十一年。这一论断与另一金石家范寿铭所撰跋文不谋而合,纠正了此前张拯亢以墓志时代为隋朝的误断,从而确定了该志的珍贵价值。鲁迅的跋文又根据墓志所载干支,推算出墓主的卒、  相似文献   

18.
在对智慧城市、数字化传承体系等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进行讨论,特别对北魏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现状及意义进行分析,进而基于智慧城市的视角构建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体系,包括北魏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分类体系、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策略体系、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方式体系、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技术体系四个部分,设计了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共享平台,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承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代北地区是北魏政治发展的基石,而以代北地区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社会组织阶层——代北世族更是北魏发展的坚强后盾。北魏政权的盛衰演变与代北世族的历史演进轨迹一致,因此,文中亦以北魏代北世族范围为出发点,分析其早期形成过程中的因素,进一步窥探北魏政权早期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20.
北魏前期的新民,是指在北魏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被北魏征服后迁往京师平城及其附近地区的人民.前期的新民是指新迁之民,到后来,新民的含义扩大为新附之民.绝大部分的新民从事农业生产.北魏在新民中实行计口授田制度,加速了北魏国家封建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