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们是善良的,因此我们有理由为《九号房》痛苦,为九爷以及小如等《九号房》中所有的人痛苦,他们的悲剧不仅仅只是他们的,也是全人类的,他们的堕落同样是人类的堕落,他们需要的拯救也同样为人类所需要。  相似文献   

2.
尽管越南战争已经结束25年,但越南仍无法摆脱战争带来的痛苦。而这场战争,也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  相似文献   

3.
2006年度第49届“荷赛”奖业已揭晓.获奖的图片沿袭了西方新闻摄影严肃、沉重、震撼的一贯风格,大部分的新闻图片都是“黑镜头”。所谓“黑镜头”,是指新闻摄影作品中这样一类照片,它们“形象逼真,细节充分,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理震撼力。看过照片的人会产生敏感、脆弱、压抑、忧郁、恐惧、恶心等消极心理情绪。具有负面心理属性,引发受众消极情绪情感体验,是这类照片的主体特征”。  相似文献   

4.
冯莉 《新闻知识》2002,(12):11-12
“暗访”在中外新闻史上可以算得上是一把威力无比的“尚方宝剑”,闪烁着扬善除恶的“正义之光”。而在我国,在行使“舆论监督”权利的名义下,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鳞次栉比的批评报道中,通过暗访镜头曝光了社会的阴暗面,也的确让我们大叫痛快,酣畅淋漓。但是,近期的“黑镜头”有被滥用的现象,“曝光”所涉及的范围也开始无限扩大,逐渐从有关公众重大利益的“大事”转移到一些个别人身边的“小事”。这种现象,在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据和职业道德约束的情况下,的确会引发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逄金一 《青年记者》2004,(10):56-57
《纽约时报》的记因为剽窃“丑闻”而被迫辞职,其执行主编和总编辑也被迫辞职。这则不久前的新闻很快便淹没到新闻的海洋中去了。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各类新闻的时代,一份《纽约时报》的信息量等于17世纪一个人一生所能得到信息的总和。  相似文献   

6.
黄兰 《新闻天地》2007,(11):13-14
他们是湖南卫视晚间栏目《洞穴之光》活动的历史见证者,他们担负着挽救他人的沉重使命。即使采访对象不理解他们,甚至辱骂、怀疑,可他们依然坚持,坚持通过体验将他们改造。 《洞穴之光》系列从2006年11月播出至今已经推出了8期节目,观众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太多感动的画面。其实,还有很多感动无法用镜头表现,因为这些感动在这群记录者——制作《洞穴之光》系列节目的《晚间》记者和编导的心里……  相似文献   

7.
自《家报》创办至今7年来,编辑记者就一直在试图了解读者,为读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新闻和服务。因为我们深知,现代报纸从事产业化经营后,对读者的了解更是一个关系到报纸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一张报纸如果没有读者,也就意味着没有广告,没有广告也就意味着无法生  相似文献   

8.
他们本是陌生人,因为《新报》走到了一起。他们同台竞争,他们也曾互相握手鼓励。他们同为失意者,他们又同是乐观一族,在2007年9月3日夜晚,在《新报》创刊三周年的幕布下,他们的快乐并没有因为失意而打折。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这句朴实的话语,高挂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会议室的墙壁上,也镌刻在出版社每个员工的心上。他们为这句话而自豪,为这句话而流汗;他们为这句话贡献出了美好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的精力。他们热爱人文社,因为这里是一流编辑,一流学者、专家、翻译家荟萃之地;因为人文社建社五十多年来,编辑出版了大量优秀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同时还因为,解放后的第一套《鲁迅全集》,就是在这里编辑出版的。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每一个喜欢文学的读者,从而喜欢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每一个热爱鲁迅的读者,也热爱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文版图书,在读者中间长期保持着良好的信誉。《鲁迅全集》则代表了人文社的品牌。《鲁迅全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镇社之宝。  相似文献   

10.
朋友的故事     
最难忘的瞬间由生至死,生命的历程是美丽的,也是残酷的。生命的矛盾构成了千百年来永恒的哲学话题。由文史出版社推出的《黑镜头》(丛书)汇入了摄影术发明以来100多年时间里,致力于探究生命及自然的摄影家们的杰出作品。其中许多作品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获奖之作...  相似文献   

11.
《图书情报知识》编辑部约我组织一个研究专题,题目任由我来选,当然稿件也得由我来组织。这两年在系里讲授“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使用的教材是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程焕文教授领衔主编的《信息资源共享》一书。书中第二章给出了四个基本定理,其中之一是“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每次讲授这部分内容,我都无法以讲授的方式来处理它,因为我能清楚地感受到来自相当部分学生的怀疑甚至抵触,我不得不通过组织课堂讨论来完成我的课堂教学。在学生们热烈的讨论中,我能感觉到他们的意见在赞同与怀疑的对立中是很难达成共识的,赞同者倾向于这是一种有益的理念,而好的理念有助于事业的发展,既然有助于事业,发展为什么不能接受并推行呢?怀疑者认为该理念不能等同于定理,定理必须严谨、严格。理念是职业精神层面的,而定理是科学层面的,不应该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2.
看完《红色恋人》,我不禁想起80年代初期的影片《刑场上的婚礼》。一对革命的青年男女,为了地下工作的需要而假扮夫妻并逐渐相恋,因为叛徒的出卖不仅过早地结束了他们热爱的革命事业,更毁了他们美好的红色恋情。此情此景何其相似!然而正如某些评论所说,《红》片中的共产党人“靳”是“一个全新的地下工作者形象”,他的言行“不是按照过去中国电影的思维演绎的”,我一点也找不到当年观看《刑》片后的激动,甚至有些怀疑是否由于时代的隔阂,不仅无法体会更无法理解红色恋情的真谛所在。也许《刑场上的婚礼》设计的爱情过于简单:在…  相似文献   

13.
如果人们因为怀念《世界新闻报》而去买《星期日太阳报》,那么一定会失望,因为后者并不是前者的延续。默多克的新报纸既没有了往日的八卦风格,尖刻和犀利也都被掩埋2月26日星期日,慵懒的英国人像往常一样喝茶看报打发时光,但他们当中很多人手里拿的报纸却和往常有些不同。在往常,他们手里拿的可能是《星期日泰晤士报》或者《星期日邮报》,而在这  相似文献   

14.
颐彬 《新闻三昧》2006,(1):82-8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创办人和主持人尼葛洛庞帝早在1995年就在其巨《数字化生存》中预言未来,在线新闻将使读能够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和信息来源。“个人日报”的理念使传统媒体的管理焦虑,因为自觉地允许读窄化其阅读范围,将可能动摇“传统媒体的哲学根基”。  相似文献   

15.
有一条规则最近几年正在中国电视界悄悄流行,这就是电视栏目的“末位淘汰制”。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去年下半年《电视你我他》栏目被通知取消,就是因为收视率低。央视2005年第三季度节目收视率报告也显示,《华夏文明》和《地球上的故事》因连续两季度处于最低排名而遭淘汰,《军事天地》、《让世界了解你》、《电视诗歌散文》、《文化访谈录》、《小崔说事》等栏目,因收视率降低被“黄牌”警告。嗬几年《读书时间》、《朋友》等栏目停播,也是收视率惹的祸。据说这种“末位淘汰制”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因此,全国各地电视台竞相效仿,制片人如坐针毡,难以安宁。这种简单的处理栏目的方式,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2002年。同学的一本书《黑镜头》让我深深地迷上了摄影。从那时起我也挎起相机,希望自己也能拍出一些感人的作品。今年2月。我在图书馆看到贵刊。刊中有个“来图求解”栏目,并有专家指点。我非常想得到您们的帮助,现寄去我拍的一张照片《大妈你悠着点》,这是我在2004年7月24日乘坐汽车时拍的。当时汽车速度较慢,我把光圈放到最大,尽量提高速度。挤到车窗前按下了快门。  相似文献   

17.
《人民摄影》曾这样评价华商报社的谢海涛:“《黑镜头》中有这么一段话:‘新闻摄影以毫不掩饰的画面语言,诉说着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真实,在一部分充斥着暴力、仇杀、苦难、贪婪和倒错的人性中,有些摄影记者不断经历着彻底的震撼。也许,正是有了强大震撼力的新闻照片,才有了被震撼的人们,也才有了为消除罪恶而进行的行动。新闻摄影正是这样书写着历史,同时又改变着历史。’谢海涛就是这方面积极的实践者、探索者。在某种意义上,他将摄影这种表现手法发挥到了极限。用摄影图片给人们展示了在常人看来只有在小说、影视剧里才能看到的场…  相似文献   

18.
2006年4月17日,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在哥伦比亚大学揭晓。荣获第90届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突发新闻照片”奖的作品.《迭拉斯晨报》摄影记者迈克尔·安斯沃思拍摄的这幅作品因为“描述了(飓风中的)混昆乱和痛苦”而获奖。《新奥尔良时代花絮报》和《比洛克西太阳先驱报》分享了普利策奖中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两者均因在“卡特里娜”飓风中的出色报道获奖。2005年9月1日,新奥尔良州洛杉矶市居民在公寓的楼顶上等待救援,他们正发出紧急呼救声。照片由斯米里·N·普尔拍摄多家媒体因报告去年肆虐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卡特里娜”飓风而获得…  相似文献   

19.
《圣经》故事中提到一座“通天塔”,叫“巴比塔”。那时候,天下人都使用一种语言。人们向东迁移中发现了一片平原,就住下来。他们计划在那儿修一座高塔,塔顶要高耸入云.直达天庭,以显示人们的力量和团结。这惊动了耶和华。他见塔越建越高,心中十分嫉妒。他暗自思忖:现在的人们的语言相同,他们团结一致.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那神还怎么去统治人类?于是他便乱了人们的口音,使人们语言不同,无法沟通,高塔也无法继续建造下去。  相似文献   

20.
一、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 《经济日报》前总编辑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写到:"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