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 第一棵树开始时就决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 取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支树干,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 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它并没有结果实,这让农夫很恼火。相反, 另一棵树虽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却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了 这一点。这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灌溉它。 时光飞转,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体强壮,养分充足,终于结 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时便承担 起了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2.
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开始就决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枝树枝,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它并没有结果实,这让农夫很恼火。相反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了这一点。这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浇灌它。时光飞转,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终于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时,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所以结出的果实苦涩难吃,并不讨人喜…  相似文献   

3.
两棵树     
益人 《初中生》2007,(10):11-11
一个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 第一棵树从一开始就决心长成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树身,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它并没有结果实,这让农夫很恼火。[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两棵树     
农夫在地里同时种下了两棵一样大的果树苗。第一棵树拼命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个枝干,积蓄力量,默默地盘算着怎样完善自身,向上生长。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凝聚起来,开始盘算着开花结果。 第二年春,第一棵树便吐出了嫩芽,憋着劲向上长。另一棵刚吐出嫩叶,便迫不及待地挤出花蕾。 第一棵树目标明确,忍耐力强,很快就长得身材茁壮。另一棵树每年都要开花结果。刚开始,着实让农夫吃了一惊,非常欣赏它。但由于这棵树还未成熟,便承担开花结果的责任,累得弯了腰,结的果实也酸涩难吃,还时常招来一群孩子的石头袭击。更…  相似文献   

5.
两棵树     
一个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 第一棵树从一开始就决心长成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树身,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6.
<正>急于求成的结果只会导致最终的失败,所以我们不妨放远眼光,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开始就决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枝树干,盘算着怎样向上生  相似文献   

7.
小小说《两棵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农夫在地里同时种了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第一棵拼命地吸收养料,储存起来,不断积蓄力量,默默盘算着怎样完善自身向上生长。  相似文献   

8.
山顶上有一棵树。有人说:这是一棵松树,它自己从石缝里长出来的,有几十年了;这棵树无论寒暑,都长得很茂盛;它长大后有很多用途。同是这棵树,有另一种说法:这是一棵迎客松,是云的形状,有鹰的雄健,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站在这里,它都以风的姿势站在你的面前。两种不同的说法,前者是实用的,树终究是树;后者是审美的,在树的身上融入了人的智慧和情感。  相似文献   

9.
如果把精彩的生成比做一棵粗壮的树.那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则足这棵树的种子.没有种子就没有树苗;教师深钻文本则是这棵树生长的水分.只有不断地深钻文本.不断地给精彩的生成这棵树浇水.树才会生根、发芽:教师的深层反思是这棵树生长所需的养料,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给这棵树施肥.它才会越长越壮:课堂的深度民主是这棵树生长的土壤.离开了民主这土壤.精彩的生成这棵树便无法生长。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刻     
《家长》1998,(3)
1.请在下列两个数字链的等号左端各填入两个相同的运算符号,使之成为两道得数为1995的等式。 一农夫有两棵果树,一棵在山南,一棵在山北。一天,农夫把两个儿子找来吩咐道:“你们去看看苹果长多大了。老大去山南,老二去山北。”两个儿子去了。回来后,老大说:“山南那棵树上的苹果有半个拳头大。”老二说:“山北那棵树上的苹果有一个拳头大。” 十天后,农夫亲自去看,只见两棵树上的苹果一般大。都有一个拳头大。 农夫气冲冲地回来了,说有个儿子欺骗了他。你知道是哪个儿子?为什么说欺骗了他? (赵新领) 从前,一位秀才到李庄访友,当他走到一个三…  相似文献   

11.
当它还是一颗种子的时候,偶然地被抛掷在这莽原上。春风唤醒了它成长的欲望,春雨的滋润让它破壳而出,它像一个贪吃的孩子,拼命地吮吸着大地之母的乳汁,以获得向上生长的养分和能量。因为它知道自己不是一棵草,不必在乎草的妒意和嫉恨,它要像一棵树一样仰望天空和俯视大地,它要像一棵树一样展示自己生命的风采和伟岸,它要像一棵树一样成就自己的未来和辉煌……很快,冬天降临了,风雪压向大地,湮没了枯草,唯有那棵扛着疏枝的野苹果树,依然顽强不屈地挺立在  相似文献   

12.
如果把精彩的生成比做一棵粗壮的树,那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则是这棵树的种子,没有种子就没有树苗;教师深钻文本则是这棵树生长的水分,只有不断地深钻文本,不断地给精彩的生成这棵树浇水,树才会生根、发芽;教师的深层反思是这棵树生长所需的养料,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给这棵树施肥,它才会越长越壮;课堂的深度民主是这棵树生长的土壤,离开了民主这土壤,精彩的生成这棵树便无法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一个富家子弟从小娇生惯养,父亲为了启迪儿子,在荒山上种了两棵树。一棵树每天要浇上一桶水,还经常施肥、除草,爱护倍加;而另一棵树,自栽上成活之后便再也没去管它,任由它独立生长……几年过去了。一天,一阵狂风暴雨,让儿子惊讶的是,那棵经常为它浇水、施肥、爱护“倍加的树被狂风连根拔起了;而那棵无人管护、独立生长的树却仍屹立在山上。儿子问父亲缘由。父亲说:“那棵经常有人为它浇水、施肥的树,由于一直能很轻松地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料,所以它的根须不再费劲地往深处扎,只是浅浅地浮在表层土壤上,结果大风一来,它理所当然地倒了下去;而…  相似文献   

14.
人们总形象的比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为“园丁和花苗”。浇水、除草、施肥……要做的,教师都给做了,这样成长起来的花苗究竟有多大的生命力? 在我的想法里,学生应该是石缝中的一棵草,最好是悬崖石缝中的一棵草。尽管他们也需要阳光、水分和养料,但他是靠自己主动地拼命吸取而得到的。句号和问号  相似文献   

15.
一位富人的私家花园里并排生长着两棵柠檬树。其中一棵柠檬树长得颀长,另一棵却很矮小。花园的主人比较看好长得高大的那棵树,天天精心照料它,它自然长得也更好。每次浇完水,主人会大大赞美那棵大树一番。身材矮小的那棵树被冷落在公园的一角。  相似文献   

16.
一位富人的私家花园里并排生长着两棵柠檬树。其中一棵柠檬树长得颀长,另一棵却很矮小。花园的主人比较看好长得高大的那棵树,天天精心照料它,它自然长得也更好。每次浇完水,主人会大大赞美那棵大树一番。身材矮小的那棵树被冷落在花园的一角。  相似文献   

17.
花园里并排生长着两棵柠檬树。其中一棵长得颀长,另一棵却很矮小。花园的主人比较看好长得高大的那棵树,天天精,心照料它,它自然长得更好。每次浇完水,主人都会大大赞美那棵大树一番,身材矮小的那棵树则被冷落在花园的一角。  相似文献   

18.
一位富人的私家花园里并排生长着两棵柠檬树.其中一棵柠檬树长得高大,另一棵却很矮小.花园的主人比较看好长得高大的那棵树,天天精心照料它,它自然长得也更好.每次浇完水,主人会大大赞美那棵大树一番.身材矮小的那棵树则被冷落在花园的一角.  相似文献   

19.
为爱出发     
小学教育是什么?是播种,是把各种美好的种子——爱的种子、创造的种子、智慧的种子……播种在童年。只是播种,而不急着在小学就让孩子成名成家。《木偶的森林》是一本十分有趣的童话书。一个木匠不顾一棵会说话的橡树的恳求,执意砍下这棵叫罗里的橡树,并把它做成了一个和真人很像的木偶。但是,橡树罗里非常不情愿,它说:我不想成为人,我只是一棵树。是啊,它只是一棵树,它愿意是一棵树,它是一棵非常幸福的树,可它却不幸地成了木匠满足自己成就感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20.
一颗石榴树     
叶美娟 《陕西教育》2005,(12):54-54
小时候我在院子里种了棵树,一棵蕃石榴树.野生的.我将它挖了回来。母亲得知后很是生气.狠狠地训了我。这是母亲第一次对我发脾气.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只是种了棵树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