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精彩的教学对话,使师生、生生共享彼此的见解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观念.这样的课堂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正如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最能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的精神,使他们的社会品性获得积极、健康的发展.大量事实证明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同时也需要群体合作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肖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苹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肖伯纳的话对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课堂对话”,尤其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无声对话,实际上是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流,文本中有许多“留白”,这些“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思索的空间,学生于“留白”处与文本展开对话是情感的一种升华。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之间的对话互动中,情感对话是很关键的一环。因为对学生来说,情感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它直接影响着学习动机、兴趣和效果。因此,阅读教学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情感熏陶”与“语言发展”的统一,必须重视情感对话。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握情感教学的每一个阶段,演奏好这首情感对话进行曲呢?  相似文献   

6.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当然包括学习)是在人的社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育与教学的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是对话。由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与教学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的社会性的认识。萧伯纳曾风趣地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各自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可见,主动汲取、相互补充的合作学习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在我们实际操作的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又是如何进行的呢?课例一: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7.
肖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苹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肖伯纳的话对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课堂交流”有很大的启发。教师要关注课堂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倾听、启发、分享、赞赏……1.平等对话——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话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此,有人不禁要问:文本是客观事物,人能够和它对话吗?其实,由一篇篇具体的课文组成的文本,不仅仅是客观事物,更是像对话中的一个人,就像一个“你”一样在自身说话。这是因为,一篇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某些情感、思想和人生体验,我们阅读这些文章实际上就是来解读作者的情感、思想和人生体验,也就是和作者进行的一种间接对话,或者说是和作者进行的一种心灵对话。作者求之以知音,读者求之以会意,双方同时臻于一种新的境界,于是我们便读懂了文章,也就是和作者达成了心灵沟通,取得了情感共鸣。因此,文本是我们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对话伙伴。阅读的本质,其实就是读者通过文本与古今中外的作者进行对话,通过文本与同时代的其他人乃至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进行对话,通过文本与历史和未来对话。  相似文献   

9.
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而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得到的却是更加丰富的思想.新课标所提倡的合作学习正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处于思维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0.
孙建锋 《云南教育》2002,(28):16-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既是一种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又是一种阅读教学实践的新形态。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关系有多种,笔者试从“教学对话的内涵”、“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三个维度阐释学习体会。一、教学对话的内涵何谓对话?奥地利著名哲学家马丁·布贝尔认为,“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对话关系,一种“我—你”的关系。对话的过程就是主体之间相互造就的过程,对话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的相遇。何谓教学对话…  相似文献   

11.
苹果与思想     
宋阳 《学子》2004,(4):44-44
我常想起这样一段富含哲理的文字: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拥有一个苹果: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人拥有了两种思想。  相似文献   

12.
肖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苹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肖伯纳的话,对我们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重视“课堂对话”,尤其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肖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苹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肖伯纳的话,对我们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重视“课堂对话”,尤其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有两种对话:一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一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前者是学生以“文本”为凭借与作者进行的跨越时空的契合,后者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心灵对话”,张扬个性,发生灵性,让对话过程中每一个场景都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在彼此交往过程中就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悟,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共生,相互促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张俊 《青年教师》2005,(8):31-33
肖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苹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肖伯纳的话对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课堂交流”,尤其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季冬梅 《学苑教育》2012,(19):19-19
“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是说,阅读教学应变“教师独白、学生独听”为“生本对话”形成情感与情感的融合、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辑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对话者之一”,“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由此可见,新课标明确要求和倡导多元对话式阅读教学新策略。那么,什么是多元对话式阅读教学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肖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苹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肖伯纳的话对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课堂交流,尤其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很大的启发。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9.
钱强 《考试周刊》2009,(12):56-5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有两种对话:一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一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前者是学生以“文本”为凭借与作者进行的跨越时空的契合:后者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心灵对话”,昭示民主、平等,从“情”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与教师一样.  相似文献   

20.
周玉梅 《学语文》2009,(6):49-49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主张:“教育是一个对话不断展开的过程。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志,对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课程标准阐明:。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谈到的对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谈话聊天,而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教学对话。包括信息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沟通。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应该包含着以下四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