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走出教科书的框框,也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语)阅读教学如果只读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很难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不要说学好语文了。课文只是指导学生阅读的一个范例,是学生进行阅读的一点星火、一个源头,要由此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形成燎原之势,形成奔腾之水。这势必要从语文课本出发,由课内的阅读迁移到课外阅读,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2.
陈其杰 《快乐阅读》2011,(26):143-143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语文教学应将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材实例通过课外阅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由于中、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数不胜数的各种考试以及来自网络、电视、快餐文化的种种诱惑,相当一部分教师和中学生忽略课外阅读,只注重课堂练习,或者“看报看题、读书读皮”。视课外阅读为畏途,认为费时耗力,以为只要课本知识掌握了,心无旁骛,考试就稳操胜券。然而在语文的众多考试中,绝大部分的阅读题涉及的都是课外内容,许多考生感到茫然无措,后悔莫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4.
丁元丽 《成才之路》2011,(15):29-29
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谈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由此可见,有效的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激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5.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那些除了语文书之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他们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他还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差,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我想:他所说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课本阅读,同时也包括课外阅读。有没有兴趣进行课外阅读将决定一个人获取智慧的能力,有没有课外阅读兴趣对阅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课外阅读的兴趣应该从小培养,从低年级抓起。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延展阅读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加强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面,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发  相似文献   

7.
朱永新教授在其《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曾提到:“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耍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广泛读书,只读几本薄薄的语文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学生读什么?怎么读?何时读?读的效果又如何?这些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时不得不正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送给学生一把阅读的金钥匙,让他们打开阅读之门,尽情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才能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则认为:一个学生如果能把课内学习与课外自由阅读同时并举,他的智力必将展翅高飞——其发展必然会走上跃进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亚 《海南教育》2014,(22):23-23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如何落实这一新课程理念,给一线语文教师提出了挑战。我们首先要保证学生扎实有效地学好教科书,可是只教一本语文书,既提不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无法真正提高语文素养,与课改的精神也是相违背的。那么如何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10.
课外阅读,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这块重要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必然会乘虚而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历来就重视青少年学生的课外阅读,经常给以亲切的教诲,具体的指导.一九二七年七月,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鲁迅不顾生命危险,来到广州知用中学,作了《读书杂谈》的著名讲演.他号召青少年学生“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他鼓励青少年学生“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①鲁迅先生对青少年的课外阅读表现了多么深切的关注!在青少年的课外阅读问题上,刘少奇、林彪一类骗子鼓吹什么“文化娱乐论”,把课外阅读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闲遣兴,妄图无声无息地解除人们的思想武装.与此相反,早在五十年前,鲁迅就认为,课外阅读应该有着严肃的政治目的.当时有人把“小说”当作“闲书”,一直引起他的“深恶”.他早  相似文献   

11.
必读≠读了     
重视读书,尤其是重视课外阅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传统。孔子论学诗说:“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近现代语文教育专家认为学习语文“课内一半,课外一半。”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近几年语文教学大纲也对课外阅读提出了要求,并规定了必读篇目,为什么不少学校书架上的书仍积满灰尘,课外阅读的任务还未真正落实呢?这说明有了号召读、  相似文献   

12.
我们都知道,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如果学生仅靠语文教材上每学期的二十几篇课文,虽然也能学到一些语文知识和阅读写作方法,但由于阅读量的不足,训练时间的不足,语文水平提高得就比较缓慢。因此,我们不应该只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而忽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有两段论述很值得我们思考。他说:“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如果教师只考虑怎样迫使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坐在那里抠教科书,怎样把他们的注意力从别的一切活动中都吸引过来,那么负担过重的现象就是不可避…  相似文献   

13.
学习语文,首要的是在课内学习教科书,“取法于课内”。但课时有限,课文数量不可能太多,只凭一套教科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显然是难以奏效的。从事实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语文水平较高的往往是那些课外阅读量较大的学生。因此,为提高语文水平,还必须“得之于课外”,必须加强课外学习,扩大视野,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阅读空间。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教师们总是把语文课本知识的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中心和重心,而课外阅读则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阅读技巧缺乏,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差,认知水平低,所以低段学生课外阅读的障碍相对较多,导致他们的课外阅读少之又少,而且常常更不被老师所重视。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是非观念模糊,生活阅历较浅,如果让学生只局限于语文课本学习,那是封闭的,是脱离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因而也不可能是高效的,这与21世纪科技大发展的现状及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不相符的,也与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是相违背的。读书使人益智、明理,如果让学生在低年级时就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那对他将来一生都是受益无穷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大纲的贯彻实施,课外阅读越来越被广大有识之士注意,提到语文教学的议事日程中来了。谈论课外阅读指导的文章屡见不鲜,真是见仁见智,各有千秋。我认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要从三方面入手。一、目的指导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鲁迅先生则提出“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这说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不仅靠课堂教学,课外阅读也十分重要,因而要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指导,让他们了解:课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一项基…  相似文献   

16.
古人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渎百遍,其义自见。”都说明了“阅读”的重要,可见,所谓“读”就是从一定的“量”中,读出“质”来,悟出规律来。当下,据不完全统计:半数不到一点的家长以不影响孩子学习为前提才支持孩子课外阅读,少数家长甚至放任不管,赞成学生应当阅读部分优秀课外书的教师也仅仅只占到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更有少数教师认为课外阅读于学生无多大益处。其实,课外阅读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加强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语文教育的弊端是学生只做练习,只看教科书,只看教辅,而很少读自己的书,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近乎空白的。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与陶冶情操的过程,底蕴的积淀绝非在课堂上听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教科书就能达到的。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让学生广泛阅读经典名著和时文精品,使他们在优秀文化氛围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在把握教科书的基础上,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体系。根据我的教学实践与经验,语文教学是“用教科书教”,使语文教科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链接,一般可归结为延伸联读与比较联读两种方式。一、延伸联读语文学习在实施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抓住教科书中的某些有价…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量的积累,而仅凭小学语文课本中三百篇左右文章,三四十万字的阅读量根本无法满足其能力形成的需求。为此,语文课标中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使之在有效积累“量”的同时,能有“质”的突破?笔者认为,应做到“四多”,即课外阅读内容多面、课外阅读方式多元、课外阅读方法多样、课外阅读评价多层。一、课外阅读内容多面1.阅读多方面的作品。专看文学书,是不好的,这是鲁迅先生的告诫。然而,“专攻文学书”恰恰是一些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这是继习题集、作文选一度…  相似文献   

20.
课外阅渎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语文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看课外书。”他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问题》中又一次强渊了课外阅读的意义,他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足可有可无的。”由此可见,课外阅渎对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有着极大的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应积极鼓励。指导学生参加课外阅渎。发展学生的个性,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此来巩周和加强课内阅读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