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颜宏京 《四川教育》2005,(10):39-39
片断(一) 1.理解诗歌含义. 师:(学生读完诗歌)诗歌第一句是写风——  生:风能吹落秋天的树叶.  相似文献   

2.
【案例】特级教师于永正《狐假虎威》教学片段 师:大家看看“管理”这个词在哪句话里。 生:(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 师:咱们班张明是千什么的,知道吗? 生:张明同学是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是管理图书的。 师:你们的家长干什么工作?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秋游》第三自然段): “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师:秋天的田野有些什么? 生1:秋天的田野里有稻子、棉花。  相似文献   

4.
教学案例:布一次校级公开课上,一位教师执教《春笋》一课。下面是这位教师的课常导入部分:师:小朋友们,令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想认识它吗?生(齐声响亮地同答):想!(师出示春笋宴物,让学生观察,学生删察较多的足春笋的外形)师:春笋是什么样子的?生1:春笋是褐色的,身上穿了一层又一层衣服。  相似文献   

5.
张晨 《湖南教育》2010,(2):35-36
案例 师: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像这样的射线吗?生1:手电筒射出的光是射线.师(肯定地):手电筒射出的光可以看做射线.生2:汽车的车灯射出的光是射线.生3:太阳射出的光是射线.生4:喷水枪射出的水也是射线.师(犹豫地):喷水枪射出的水也是射线吗?生:是的.  相似文献   

6.
[案例]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相遇问题”片段 师:上课前,老师想请一个同学先到讲台前来溜达溜达,有人愿意吗? 生:我愿意。 师:是个大胆的孩子!(生在讲台前来回走了两圈)  相似文献   

7.
【案例】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你能运用手里的工具画出一组平行线吗?(学生画)师:你是怎样画的?生1:我是用作业本上的格子线来画的.(演示)  相似文献   

8.
一、审美感知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篇美文。(投影《湖心亭看雪》原文)因为是文言文,请大家先跟着我一句一句地朗读。(生跟老师朗读)师:下面我读两遍翻译,你们读两遍原文。师:整体有什么感觉?(众生沉默)师:直接感受,说得不准确也不要紧的。生1:画面很美。师:给你感觉最强烈的视觉冲击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管延华 《山东教育》2010,(12):28-28
案例一《恐龙》一文对三角龙的描写:师: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这两句话,你觉得三角龙怎样?生1:太可怕了!生2:是恐怖的怪物!生3:是凶猛的怪兽!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学生读这两句话)生,读得让人听后毛骨悚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掌:生:读得确实令人畏惧,同学们依然自发鼓掌。生,语气轻松自然.带有几分喜爱。个别学生发出了笑声。  相似文献   

10.
一、自读课题,感受“爱国情” 1.讲述: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让我们深情地读一读课题。(生读课题) 2.从题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师板书生谈的感受,指出“爱国”。(生再一次读课题)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如何有效整合呢?下面用两个案例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案例一(观察物体):师:从正方体的正面,你观察到什么?生。:我看到的是一个面,是正方形。生1:我看到了两个面。生2:我看到了三个面。师:我们站在正方体的正面,能看到几个面呢?师:拿出数码相机.请刚才的三位同学分别对着正方体拍一张照片。  相似文献   

12.
鲁敏 《四川教育》2008,(2):65-65
[案例]“认识人民币” 片段1: (依次出示课件:1元的硬币和纸币) 师:这是多少?你怎么知道? 生:上面写着“一圆”啦。 师:这个呢?两个1元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3.
《平均数》教学案例片断;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①师:秋天来了,学校准备给同学们做秋天的校服(男生是裤子与长袖衬衫,女生是连衣秋裙),学校需要知道做校服要用多少布料叫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们学校有上千人,一个同学一个同学的量工作量又太大。  相似文献   

14.
(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号? 生:4月14日。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春季。 师:那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外面有什么变化呢? 生:冰雪融化了。 生:燕子飞回来了。 生:我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 …… 师:对,春天来了,我们要注意更换衣服,学会照顾自己。记得上学期你们在语文课上学了一首有关“四季风”的儿歌,谁还记得? 生:春天里,东风多,吹来燕子做新窝。夏天里,南风多,吹得太阳像盆火。秋天里,西风多,吹熟庄稼吹熟果。冬天里,北风多,吹得雪花纷纷落。(其他同学提示或做动作。)  相似文献   

15.
【案例】人教版第九册第10课《秋天的怀念》师:母亲如此关心"我",照顾"我","我"却因为双腿瘫痪而暴怒狂躁,可那一天母亲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课件出示:母亲被送进医院时的语句,播放《二泉映月》)(生轻声地读)师: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秋天的田野可美了,你们想不想去秋游?(想)让我们一起去秋游吧。  相似文献   

17.
片段一:认识新朋友师: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和斜面,它们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出示去掉把手的螺丝刀)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工具是干什么的吗?生:是螺丝刀。师: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演示一下它的使用方法?生:就是这样把螺丝转进木板里的(空手比划动作)。师:演示得很好。老师来选一位“大力士”来试试将螺丝拧进木板里。  相似文献   

18.
察之精方能拟之似——庞光辉《春风吹》第一课时教学纪实与评析○于志强师:同学们,老师先提一个问题: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现在是春季。师:你们喜欢春季吗?生(齐):喜欢。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花红柳绿美丽景色的诗歌《春风吹》。(板书课题,生齐...  相似文献   

19.
刘洪霞 《考试周刊》2009,(14):70-71
【案例】(苏教版小语第十二册《广玉兰》)片断: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广玉兰》这一课。(板书课题.师生齐读) 师:看到课题,你们肯定有问题要问啦! (学生纷纷举手)生1:我国的名花多得很,作者为什么要写广玉兰呢? 生2:广玉兰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20.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先读一下。(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生:可能写春天下雨的情景。 师:课前我们带大家到大自然中去看了春雨,你觉得春雨有趣吗? 生:我认为春雨很有趣,那细细的雨丝,一根一根的,是那么长。 生:我觉得春雨很有趣,那声音沙沙地响,真有意思。 生:我也觉得春雨有趣,下雨后,整个大地像洒了油一样。 师:不错。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生:春雨以后,大地上的一切都变得精神了。 生:春雨以后,小树长出了嫩嫩的叶子,麦子一下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