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父母用催促的态度,会让孩子产生反感。此时他不喜欢父母干涉他的生活,凡事喜欢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2)孩子白天在学校的时间较长,.大脑已经疲劳。  相似文献   

2.
住在伯克利的安妮·伯恩斯坦怀孕了,她丈夫与前妻生的孩子布莱恩已7岁了。当布莱恩得知安妮将有她自己的孩子后,他向安妮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是喜欢你自己的孩子呢,还是喜欢我呢?”这个问题难住了安妮。  相似文献   

3.
上学的孩子,性格特征越来越么帮助他对自己的性格建立自尊他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熟悉环境、调明显。他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了心、自信心就是最好的方法,这样整自己的状态。解你的孩子,才能帮助他塑造更加能让他自我肯定、自我接受。如果你有一个外向型的孩子,健康的性格。这里将会给你几个小小的建议,请参考以下的建议:人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外向去帮助孩子塑造更加健康的性格。让孩子大声地把“想”说出来:型性格的人会兴致勃勃地在人际如果你有一个内向型的孩子,外向型性格的人通常会让自己的交往中左右逢源;内向型性格的人请参考以下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里,总有个别孩子性格内向、孤僻,平时不爱说话和表露自己,总 喜欢一个人单独待着。这样的孩子往往不合群,不愿与同伴接触和交往,这种不爱交往的个 性,一经形成,将会阻碍他今后的成长,影响其事业的成功。所以,我们在强调培养孩子的 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尤其要关注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帮助他们积极地与同伴交往,在交 往中健康成长。  首先,针对孩子内向性格形成原因,创造条件支持鼓励他与同伴交往。对孩子的调查 了解发现,孩子内向的性格与婴儿期教育、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 ,孩子…  相似文献   

5.
魏晓青 《成才之路》2011,(14):I0015-I0015
给孩子一个选择。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做事,如果你让孩子学芭蕾舞或练健美操,两者中自由选其一的话,她做自己喜欢的事会更投入。接受现在的他。如果你总爱把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的话,就容易让他产生错觉,如果他不如谁;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相似文献   

6.
(1)父母用催促的态度,会让孩子产生反感。此时他不喜欢父母干涉他的生活,凡事喜欢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2)孩子白天在学校的时间较长,大脑已经疲劳,所以,孩子回家后,不要立刻逼他做功课,让他先玩一会儿,这样可恢复体力,从而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2009,(3):10-11
虽然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去学习,但是父母还是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一些帮助和指导。下面的一些交友技巧,可以帮你的孩子更好地融入小朋友的群体,让他和小朋友的交往更为愉悦!  相似文献   

8.
唐洪 《父母必读》2008,(5):114-116
他气质敏感、谨慎、适应新事物慢,结交新朋友就会比别人更困难一些;他也许喜欢参与一些热闹的游戏,但是热闹的游戏群体他却参与不进去;他对打打闹闹的游戏兴趣不高;他缺少和别人的共同点;他在一个大些的群体里不太适应……孩子的个性及交往的特点不尽相同,没有必要要求他和别的孩子一样。没有很多朋友的孩子会另有一番天地。让孩子学会喜欢自己的处世方式,喜欢自己的个性——这比让他像别人一样更重要。  相似文献   

9.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做孩子的朋友。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呢?在实习中我有如下体会: 首先,要主动接近孩子,关心每一个孩子,了解他的一些微小的需求。当孩子午睡起来,你帮他扣一颗他自己扣不上的钮扣;当她摆弄着纱巾时,你替她系个漂亮的蝴蝶结……热心真诚地为每个幼儿服务,渐渐地孩子就会对你产生亲近的念头,并乐意与你交往。其次,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熟悉他们的情况。幼儿常常喜欢对你说:“我家养了一只小狗。”“我舅舅结婚了。”“我这件衣服是姨妈买的,你看漂亮  相似文献   

10.
面对孩子之间的争吵,多数父母常采用以下几种做法:制止争吵;评判对错;阻止自家孩子的行为;靠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来平息“内战”……孰不知,这些方法一次次剥夺了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机会,不利于他们社会性的发展。孩子之间的争吵是儿童交往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儿童交往的一种方式,孩子正是在争吵中逐渐地学会与人交往的。父母要允许孩子争吵,让孩子在冲突中获得必要的经验,或学会保护自己,或学会收敛自己。如果父母干涉太多,就会影响孩子这个学习过程,使弱者不能学会保护自己,使强者变得肆无忌惮。。C理学家皮亚杰主张…  相似文献   

11.
听不进去话     
正孩子越来越皮,喜欢我行我素,妈妈不厌其烦地反复说教,孩子却一点儿也听不进去。到底是孩子听不进去这些道理呢?还是我们说教的方式有问题?对自己长大的肯定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很敏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这个时候听不进去大人的话很正常。这是他对自己长大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心理鼓励。认知能力的觉醒如果宝宝在自己穿衣服,妈妈见他慢吞吞的,就会说:"我来帮你。"这时候宝宝多半会  相似文献   

12.
合肥张女士来信问:我的孩子成绩不好,我有时候打他,有时候骂他,久而久之,这孩子就越来越怕我,但他还是不喜欢学习,请问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学习呢? 答:首先,你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得当,不是打就是骂,自然他会怕你;其次,是孩子自身的原因。你不妨参考下面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碰到一些让自己感到"头痛"的孩子.然而,作为教师,不要轻易地为这些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可以试着给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你会发现,在你的帮助下.这些孩子会慢慢地变得"可爱"起来. 可能有人会说,孩子错了就是错了,帮他改正错误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帮他找一个犯错的理由呢?其实,给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并不是为孩子的错误开脱,更不是有意寻找老师或家长的所谓"不是".因为,只有帮孩子找到了犯错的理由,才能帮助他真正认识犯错的根源,进而使之逐步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14.
—“你自己来做决定吧。”—“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请多对你的孩子说这样的话吧,让他们从你的只字片语中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关心和爱。其实,就算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你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什么样的词语都将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你所使用的语句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们感到挫败和失去信心。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哪些语句既能帮助妈妈们解决问题,又给孩子带来快乐。1“.你自己来做决定吧。”“你是要半杯牛奶,还是一杯牛奶?”“你是要半只鸡蛋,…  相似文献   

15.
篮子:你好!我儿子自从进入初中后交了不少新朋友。有一天,他带了一个朋友回家,可我觉得这个孩子缺乏头脑,没有教养,怕自己的孩子被他带坏。但我也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很难对付,处理不好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更糟。所以,我希望你能给我出出注意,我该怎么办才好呢?家长杨红杨红家长:您好!应该说您是个不错的家长,了解青春期的孩子的某些心理特点,知道简单粗暴的干涉是行不通的。的确,对孩子来说,挑选朋友和游戏伙伴被看作是不容父母干涉的个人决定。而父母却往往喜欢给孩子寻找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目标、具有相同社会背景的朋友,并忍…  相似文献   

16.
你了解孩子吗?你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你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吗?你知道孩子不喜欢什么吗?你了解孩子想要什么吗?你了解孩子的感受吗?你会和孩子谈论不开心的事情吗?孩子会在你面前表达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吗?  相似文献   

17.
孩子两岁多,变得越来越能干了,但令人烦恼的事也接踵而来。他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常说:“我自己来”;他常常为了一点点小事莫名其妙地放声大哭;他经常不听劝阻在家里“大闹天宫”。其实,孩子的这些表现是其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说明孩子已进入“第一反抗期”。在这一阶段,家长若尽可能满足孩子“自己来”的愿望,并给予必要的鼓励与支持,孩子将会终身受益。 A.通情达理。不过分干涉。不要怕孩子把  相似文献   

18.
《父母必读》2014,(7):108-109
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从独自玩耍到越来越喜欢和喜欢的玩伴在一起,在大人的帮助下,他将慢慢学会结交新朋友。友情萌生,这是孩子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当你看见自己的孩子能走出家庭圈子和别的小朋友尽情地玩,而别的小朋友也喜欢和他一起玩时,你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正如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需要培养和鼓励一  相似文献   

19.
王松梅 《山东教育》2002,(27):61-61
孩子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是他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在幼儿园里,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摩擦、矛盾,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对此,家长要理智地对待,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矛盾。事实上,许多孩子能够自行解决他们之间出现的矛盾。如,你的孩子玩的一种汽车玩具,别的孩子也想玩,他不给,这时,那个小朋友可能会因得不到玩具而难过得哭,嘴里还会不停地说:“你不给我玩,我要走了,不跟你玩了。”这时,你的孩子会慢慢地说:“你不要走,我给你玩还不行吗?”这样,矛盾也就很顺利地解决了。然而,在孩子的交际世界里,孩…  相似文献   

20.
王晓泓  林晨 《家庭教育》2005,(9B):32-33
经常听到有些妈妈抱怨自己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交往”,担心这样下去,孩子长大了在社会上“吃不开”。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无论内向还是外向,他们一开都是天生的“人际大师”,就看你怎么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