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大学生痤疮患病情况及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痤疮患病情况及患者心理状况,为痤疮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448名大学生,对调查对象进痤疮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及采用Cardiff痤疮心理评估量表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患有痤疮人数172例,痤疮总患病率为38.39%,其中男生患病率为45.16%,女生患病率为32.03%,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大学生痤疮患者中,以轻度和中度痤疮为主。调查发现痤疮患者的心理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度心理障碍占45.34%,中度心理障碍占44.19%,重度心理障碍占10.47%。结论:痤疮对于大学生患者的心理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及时正确的治疗、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行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护理专业性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提高高职高专实习护生的自我价值感。方法:将自我价值感偏差的护生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辅导和帮助,实验组采用护理专业性团体干预手段。结果:护生的自我价值感得以提高。结论:两组干预效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校就读的80名中职内科护生,通过随机抽签法采用不同教学法分为实验组(40名,采用PBL教学法)和对照组(40名,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价两组学生学习兴趣,对比两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感兴趣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P<0.05。实验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不仅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在中职护理教育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我校于2019年9月开始在中职护理教育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组),与2019年9月前开展的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各自选择中职护生35名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两组护生的教育效果。结果 :研究组教育后的护生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实践操作考核评分、护理综合素质评分及教学有效性均优于对照组护生(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中职护理教育过程中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的教育效果较为显著,能够促进护生综合护理水平的提高,为护理事业的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目的: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护生核心能力培养效果。方法:选取2016级护理专业"衢化班"和"开化班"41名学生为干预组,与衢化医院、开化县卫计局签订"双栖双岗双导师"培养协议,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进行培养。另外选取41名同学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培养。结果:干预前两组护生的核心能力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护生在科研与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教育咨询能力维度得分明显高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实习护生自我效能感和职业认同感的影响,为今后采用新型的管理教育方法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认同感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4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2014级护理本科生10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实验组每周日晚通过微信群进行聚焦解决模式干预,为期8周,对照组在此期间接受常规心理辅导。在干预前后使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及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分别对两组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和职业认同感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 0.05);干预后实验组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5.86±1.37)分,职业认同感总分为(61.78±3.40)分,对照组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1.58±1.57)分,职业认同感总分为(51.16±2.35)分,干预组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和职业认同感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 :基于微信群对实习护生进行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及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7.
调查目前护理实习生在生产实习期间的焦虑现状,并进行针对性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在护生实习的初期、中期、末期,实施综合减压带教方法,采用焦虑自评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护生焦虑状况进行测评。综合减压带教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实习生的焦虑水平(p<0.05),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37):182-183
为了调查、对比新疆地区民汉中职护生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现状,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调查工具,对新疆博州、昌吉地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的睡眠质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焦虑、抑郁情绪具有显著性差异,即少数民族学生焦虑、抑郁情绪比汉族学生严重。焦虑、抑郁情绪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应注意对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中职护生,特别是少数民族中职护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焦虑、抑郁情绪,促进中职护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入校护生护理专业承诺水平,分析与护理专业承诺水平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提升护生专业承诺水平起着积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方法:采用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和基本情况调查表对519名新入校护生进行调查后用SPSS17.0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入校护生专业承诺总均分为103.42±16.22;是否独生子女、入学层次、就读意愿等因素对专业承诺水平的影响显著(均P<0.05)。结论:新入校护生专业承诺水平较高,新入校护生的个人特点、家庭情况对专业承诺水平均有影响,对新护生的专业承诺水平提高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应用协同模式对其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模式干预,研究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情绪、生活质量等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均提升,且研究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自护能力均较干预前改善,且研究组干预后自护能力总分及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癌因性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与对照组的80.00%比较明显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探索本科护生专业自我概念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整群抽样我校2015级、2016级、2017级本科护生610人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专业自我概念呈较积极水平;性别、年级对专业自我概念总均分及灵活性、技能、沟通交流维度有影响(P<0.05);志愿选择、对护理专业的喜欢程度对满意度有影响(P<0.05)。结论:高校应重视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根据护生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专业自我概念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专科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现状,研究积极心理资本与专科护生职业认同度之间的相关性,为专科护理教育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安徽省铜陵市某高职类院校护理专业三个年级共826人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专科护生的职业认同总体得分为54.16±9.42,职业认同各维度与心理资本各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自我效能、韧性和希望三个维度对职业认同均可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结论:科护生职业认同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专业的教育者因针对各因素制定合理的方案,并在教学中引入对学生积极心理建设的方法,促进专科护生职业认同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研究采用问卷对714名涉外护生和724名普通护生在校期间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分为(2.44±0.48)分,高于高职医学生(P<0.01),低于护理本科生(P<0.05),与普通护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护患沟通岗前强化训练对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方法,对2011级护理本科附院实习的61名护生进行护患沟通岗前强化训练前后的沟通能力评价;采用调查表的形式,调查护患沟通岗前强化训练后护生及护生的带教老师对其沟通能力的评价。结果:护患沟通岗前强化训练前后的护生沟通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个维度中基本语言沟通能力和协同网络沟通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力没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护患沟通岗前强化训练后,护生及其带教老师对于护生的沟通能力方面的达标情况具有一致性。结论:通过护患沟通岗前强化训练这一措施,可以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提高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提供依据和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职护生的心理韧性现状,探讨影响其心理韧性的因素。方法:根据随机原则,选择30名高职护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ER89量表、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调查护生的心理韧性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总结高职护生的心理韧性,并探讨影响其心理韧性的因素。结果:30名护生心理韧性总体分数低于常模,p<0.05;而情绪管理能力总体分数与常模比较p>0.05。性别、年龄、是否为学生干部因子差异对比,p>0.05;而是否跨省、是否为独生子女、学历情况、情绪管理能力因子差异对比,p<0.05。结论:高职护生的总体心理韧性较差,应加强心理干预,帮助其尽快适应环境,提高心理韧性,更好地投入学习和工作。  相似文献   

16.
《学周刊C版》2017,(18):137-138
目的:探讨人本位整体护理在助产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2012级助产班65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5),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实习方法,试验组采用人本位整体护理的教学实习方法,结束后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试验组护生关怀能力自评量表总分为(204.63±6.42)分、护生关怀行为自评量表总分为(107.42±8.57)分、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总分为(81.38±10.2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86.43±12.47)、(101.78±10.58)、(76.48±7.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本位整体护理教学应用于助产护理教学中,可以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理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学院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的现状以及调查引起职业损伤的原因,并分析和探讨发生职业损伤后所采取的措施,从而提高护理学生预防及应对职业防护的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名高职实习护生职业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发生的频次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实习护生心理性危害发生率最高(46.0%),其次为机械性危害(30.0%)、物理性危害(19.0%)和生化性危害(5.0%)。原因可能是实习护生初入临床,职业防护意识薄弱,缺乏工作经验以及与病人、家属沟通交流的经验,从而造成一定程度心理上的负担。本次调查中80.3%的高职实习护生接受过职业防护培训,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习护生的机械性危害。结论: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意识相对薄弱,应着重加强他们的自身防护意识,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知识竞赛,从而从根本上降低职业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仙桃职业学院护理系男护生的职业规划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仙桃职业学院护理系学习并参加毕业实习的100名男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同期100名女护生为参照,采用自行制定的《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男、女护生的职业规划问卷评分,对男护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男护生职业规划的独立因素。结果⑴女护生的职业规划状况明显好过男护生(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⑵护理报考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是否受过职业指导和期望薪酬3项因素在男、女护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护理报考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是否受过职业指导和期望薪酬均为男护生职业规划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职业兴趣、职业期望与职业待遇3项因素影响着男护生的个人职业规划。学院应从男护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体系,协助其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9.
徐卉  毛本娣 《学子》2015,(5):75
目的:探讨"擂台式"带教在90后临床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6月实习的53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实习的54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擂台式"带教方式。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护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擂台式"教学法能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职卫校与三甲医院联合促进外科护理教学模式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级护理专业145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年级护理专业141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院校合作模式进行护理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调查观察组学生对教学评价,比较两组学生理论知识评分、实践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对教学评价、理论知识评分、实践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职卫校与三甲医院联合促进外科护理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中职外科护理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可于教学实践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