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110届全英公开赛是王懿律/黄东萍第三次携手征战,时晴时雨的伯明翰,再一次为这对性格鲜明的搭档上了一课。四分之一决赛迎战老对手、印尼组合乔丹/梅拉蒂,王懿律/黄东萍在先胜首局、第二局18比10领先的大好局势下突然掉线,葬送了原本触手可及的胜利。这一次失利对于"黄鸭"而言,教训相当深刻。由此也再次证明,如何在场上及时调整负面情绪将是他们成长路上制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羽坛大小事     
《羽毛球》2020,(3):10-10
印尼大师赛郑思维/黄雅琼夺冠1月20日,印尼羽毛球大师赛结束。中国队的郑思维/黄雅琼在决赛中击败队友王懿律/黄东萍夺冠;东道主印尼队收获三个冠军,男单、男双和女双金牌分别归属金廷、苏卡姆约/吉迪恩和波莉/拉哈尤;女单冠军是泰国的拉差诺。  相似文献   

3.
裁判不错     
职赛三年,裁判年年是热点,尤其是上个赛季,“裁判的故事”几乎贯穿始终,成了媒介永不放弃的话题。 本赛季打完四轮,还没有听见哪个俱乐部投诉裁判,哪位主帅在新闻 发布会上批评裁判,哪方媒介替当地球迷“主持公道”,大声喊冤。这算是在平淡的开局之下,中国足球的一个意外收获。 裁判没“招事儿”,说明今年的“黑衣法官”们都有了进步,水平和道德素质都提高了,其中有几位的执法还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像朱六一执哨  相似文献   

4.
团空一顶     
有4月18日意甲“国家德比”中,尤文图斯队内德维德的空中“蹲顶”让国米的对手,甚至裁判都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5.
规则问答     
《网球》2011,(2):111-111
Q谁说了算?在一场有裁判的双打比赛中,我发球之后随球上网。此时站在网前的对手呼报我的发球擦网,在他呼报的同时我的网前截击球下网了。但裁判说没有擦网,让我们重赛了此分。这样做对吗?这一分该如何判罚呢?  相似文献   

6.
犯规潜规则     
“潜规则”一词,现在很是流行。它是一种区别于表面规则的规则,也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则,在操作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潜规则”一词兴起于娱乐圈,反映了影视、电视界的交易黑暗面;在大学,“潜规则”反映了高校的“官场作风”,“扩招”乃是注水猪肉;NBA也有潜规则,想犯规,还不想被吹犯规,那么,除非你是大牌,还得是超级大牌,才有行使这个“潜规则”的权力。NBA总裁斯坦恩曾如此解释过关于超级球星受裁判厚爱和优待的根本原因:“球迷总是觉得超级球星得到裁判的优待。实际上是伟大的球员制造了对手的犯规,作为裁判你不得不吹,因为制造犯规的技巧高超。”然而上赛季,NBA调查球员和教练对裁判判罚的结果显示:98%的犯规在球员和教练眼中都是“狗屎”。  相似文献   

7.
“我已经冲着他们吼了.但他们不理我:他们一看我找他们说。就把身子转过去.用后脑勺对着我.我在那儿叫。好像跟听不见一样。在圣安东尼奥。打完比赛我已经跟记者们说了.你们把我说裁判的话写出去吧。我已经准备好了给联盟交罚款,没什么大不了的.”屡屡遭到裁判黑手之后。姚明终于坐不住了。与其三缄其口,不如骂个痛快。结果裁判非但没有收敛.  相似文献   

8.
裁判启示录     
一场篮球比赛有三个参与者最不受大家欢迎,但他们却是依规定行事;球员和教练对于他们的命令虽然极不同意却必须乖乖服从。他们就是裁判。不论是学校的或是社会的、业余的或是职业的、男子的或是女子的、FIBA的或NBA的比赛,裁判所扮演的永远是那种一号表情的角色。最和他过不去的一定是输球或落后的球队: “奇怪的裁判毫不掩饰地偏袒对手,这场球我们输给三个瞎了眼的裁判”赢或领先的一方也不满意:“照正常我们在半场就应该领先20分,而胜券在握了,但三个瞎了眼的裁判却恶搞,害我们只领先两分;要不是大家拼下半场才保住两分战果,这场球肯定被三名大头裁判给整输了。”其实,在场的观众对这三个人也不感冒:“本来是一场精彩的龙争虎斗,却被三个抢哨子的裁判分割得打打停停,真扫兴!” NBA呢?号称在世界水准最高的NBA对于如何使比赛的节奏非常顺畅,结局使大家更信服, 的确是煞费苦心的,下面我将综合各种资料和自己的认识谈一谈NBA的裁判们。  相似文献   

9.
看了电视直播中国队客场比赛的人可能在为国家队愤愤不平的时候,总要在口中用“TMD”或其他国骂骂一骂那些执法的马来西亚裁判。的确,我们的球员在国外比赛的时候,总要挨某些“刺头判官”们的整,不是判你一个点球,就是吹你一个越位,有时候还真气死人。不过,不知道细心的人注意到没有,其实在五里河体育场那名泰国裁判还是挺照顾咱们的。其实,这只是我们常说的主场优势之一,在国际足坛主队利用主场优势得到裁判的关照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事实上,构成主场优势的因素很多,像观众人数、气候(包括气温、降雨、湿度、风向)、海拔高度、球场质量、客队的旅途情况、客场的训练设施、客地的饮食、客队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赛的重要性、对手的身体条件、对手的精神状态、对手的战术打法以及裁判的表现等这些因素都会左右比赛的胜负。据国际足  相似文献   

10.
规则问答     
《网球》2013,(2):105-105
一场青少年比赛中,在我儿子刚要发二发的时候,旁边球场刚打完比赛的一个小孩从儿子对手身前横穿过球场。我儿子只好等这个选手离开球场之后再进行二发。我觉得这个小孩的行为影响到了我儿子二发的状态,应该重新开始打这一分,从一发开始。请问这种情况下我儿子可以要求重赛此分吗?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12,(9):40-41
赢下第五局后,老萨的眼神越发犀利凶狠,颠覆了以往他留给人们的“绅士”印象。刘国梁拍着张继科的肩膀,说:“这球你就当已经输了,放开去打吧!”今日的男子赛场,除了萨姆索诺夫和高宁输给中国选手之外,朱世赫、波尔、水谷隼、吴尚垠,这些中国男乒的“老对手”先后消失。女线看上去波澜不凉,但8场球中没有一场是以“4比0”的比分结束的。福原爱和王越古都是在1比3落后的情况下实现逆转,而冯天薇和李佼,都是在跟对手战成2平之后,才艰难地连下两城,涉险晋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羽毛球队混双组合王懿律黄东萍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组合在2020东京奥运会前三拍技战术运用特征,为该组合后续训练计划提供更多依据,为该领域后续研究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该组合在东京奥运会的共计6场比赛进行分析。结果:该组合发球区域以1区、5区为主,分别占比63%、15%,且发后场数量大幅度提高、发后场直接得分率高;接发球阶段处理以扑压、搓放以及抽杀球为主,分别占比46.10%、20.09%、15.98%;第三拍阶段处理以挡网、推挑球为主;前三拍阶段整体保持着强烈的下压意识。建议在前三拍保持下压姿态的同时,丰富前三拍出球技战术,为己方创造更多机会。  相似文献   

13.
行百里者半九十 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今日才知所言不虚。甲B联赛已经打完19轮,只剩3轮了,应该说,走过了“九十里”,但是犬齿交错的积分,你迫我赶的局面,却是始料所未及的。中盘战罢不分胜负,只好比“官子”的功夫了,这“收官”,就是最后这三轮比赛。  相似文献   

14.
专家信箱     
比赛中,拍线断了问:请问在比赛进行中,对手一发没进区,但是我在接发时球拍的线突然断了,这时我能够先去更换新球拍吗?另外,对于比赛中不同的断线情况都会做怎样的判罚昵?(长春万明慧)答:如果发球一发失误,但是接发球方的球拍线断了,这时有两个选择:换球拍,发球方重新发第一次发球(因为发球节奏被打乱了);不换球拍,发球方继续发第二发球。通常比赛中球拍线断了,可以把这一分打完。在职业比赛中,运动员不允许使用断线球拍开始新的一分,但是在青少年比赛和业余比赛中允许使用断线球拍继续比赛。除非比赛组织者事先声明不采用此规则。《国际铜牌裁判陈述)  相似文献   

15.
最美的人     
崔伟 《网球天地》2012,(12):86-87
开闭幕式上整齐的列队、尊重裁判和对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以及将奖项让给对手的谦让精神,是参加中央国家机关2012“九九重阳”老年网球赛的离退休选手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10月22日,重阳节的前一天,72位离退休老同志在网球场上以比赛的方式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相似文献   

16.
三人行     
《篮球》2007,(4)
王治郅但愿别再拉肚子"辽宁队其实打得挺好,虽然没有外员,但是落后20多分还能追回来。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教训,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对手,下场比赛还是要谨慎。只有我们正常发挥才有可能谈3比0。"王治郅在季后赛半决赛第二轮比赛结束后称赞了对手辽宁队。当辽宁队将分差缩小至1分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3年来,这个1972年出生如今已经30岁的男人至少三次跟我说起他的婚期:2000年7月,“打完奥运会吧”;2001年1月,“打完联赛吧”2001年7月,“打完亚锦赛吧”。哪一次他都会再加上一句“回太原办”。婚礼一拖再拖,原因只有一个:太忙!每一次打完CBA联赛就要准备到国家队集训比赛,而五六个月国家队生活结束后又要准备联赛,如果想简简单单办一下婚事,这中间十天左右的假期倒是够了。但对于张劲松——他家在太原,妻子家在山东,两人都在北京工作,三个地方都要办一下,十天八天的假显然不够。  相似文献   

18.
《网球》2006,(1)
突然改用大球,行吗?Q:那是前不久的一场比赛,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下了关键的一分。谁知对手却愤怒的表示,此球无效,要求重赛。理由是我二发用的球明显比一发大……到现在为止,我仍然没弄明白这一分到底该怎样判?如果对方是在与你打完回合球,直到失分才提出重赛的要求,那么这分将有效,不予重赛。因为按照规则,对方接了你的发球并随之与你展开争夺,就意味着对方默许了这一球。但是,假设对方是接发失误之后,立即对球的大小提出疑议,要求重赛,而情况也属实。那么这种情况重赛是被允许的。  相似文献   

19.
犯规潜规则     
烙印 《当代体育》2007,(7):54-57
“潜规则”一词,现在很是流行。它是一种区别于表面规则的规则,也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则,在操作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潜规则”一词兴起于娱乐圈,反映了影视、电视界的交易黑暗面;在大学,“潜规则”反映了高校的“官场作风”。“扩招”乃是注水猪肉;NBA也有潜规则,想犯规,还不想被吹犯规,那么,除非你是大牌,还得是超级大牌,才有行使这个“潜规则”的权力。NBA总裁斯坦恩曾如此解释过关于超级球星受裁判厚爱和优待的根本原因:“球迷总是觉得超级球星得到裁判的优待。实际上是伟大的球员制造了对手的犯规,作为裁判你不得不吹,因为制造犯规的技巧高超。”然而上赛季,NBA调查球员和教练对裁判判罚的结果显示:98%的犯规在球员和教练眼中都是“狗屎”。[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韩国队一见中国队就如狼似虎,金择洙更是“遇到中国选手就浑身是劲儿”,此话一点不假。 男团比赛,韩国队举步维艰地闯入半决赛,都是由金择洙一手导演的“悬念”。1/8决赛,韩国队3比2险胜捷克,场上大比分打成2比1领先时,金择洙1比2负于科贝尔,把韩国队教练吓出一身冷汗,幸亏吴尚垠手没软,决胜盘2比1赢了对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