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小学作文“变型训练”,重点在变“型”,通过变“型”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实现作文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探索一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生的“探”、学生的“写”融为一体的教、练结合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李元静 《小学生》2011,(6):52-52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依然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呢?基于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小学作文“变型训练” ,重点在变“型” ,通过变“型”训练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实现作文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探索一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生的“探”、学生的“写”融为一体的教、练结合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写作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教”学生“学”写作。“教”这一行为就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这一行为就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源自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所以,个性化的“教”是个性化的“学”之前提,个性化的“学”是个性化的“教”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小学语言教学中的难点,如何上好作文课,怎样备好作文课,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想看、想说、想写的兴趣是关键。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①平时教学中,允许学生记流水帐,积累材料。②鼓励学生观察和实践。③用“下水”作文引导学生的作文兴趣。④让学生的思维任意驰骋。⑤讲评中注重激励评价。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好文,首先应学做人。”将“作文”与“做人”并列起来,教学生作文,就是教学生做人,学生学作文,就是学做人。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写作知识的传授、选材立意、写作技能的训练,还要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的思想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那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渗透德育呢?  相似文献   

7.
谢生容 《小学生》2011,(5):15-15
由于林林种种的原因,当今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老师难教,学生难学,老师怕教,学生怕学的怪现象。学生作文时觉得无话可说,不知从何下笔,时间久了,甚至开始害怕写作文。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使学生想写、乐写、会写,甚至“期待”作文,就成了许多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8.
提起写作文,往往是学生“头大”,老师“头痛”。学生买了大量的作文书,老师声情并茂地传授技巧等似乎都不能让学生对作文提起浓厚的兴趣,学生“无病呻吟”式、“流水账”式的作文司空见惯。与此同时,尽管教育界已经提出“一切为了孩子”等教育理念,关于如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著作颇多,但是停留在作文教学的研究层面主要还是在教师的“教”、学生课下如何“补”等,“无痕教育”还是比较新鲜的词汇,而它更很少运用到小学作文课堂中,所以本论文的提出和研究就显得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作文写得如何,往往是衡量语文“教”与“学”双方的尺度。语文教师都很重视作文教学,但说到写作文,大多数学生的反应是谈“虎”色变,这不仅是由于他们在平时生活中没有做好积累、归纳与思考的必要准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学生的创造性表达没有被激发、调动起来。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创建兴趣,既给学生创建“写”的兴趣,又给教师自己创建“教”的兴趣,让兴趣激发教师去“教”,让兴趣引导学生去“写”呢?  相似文献   

11.
不可否认,当前作文教学正处于一个“无序”的混乱状态。姑且不说“学生作文烦、提高效率慢”等老大难问题未能得以改善,就是现在教师作文课上“教什么(内容)”都成了问题。此话绝非危言耸听,据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的教师对任教内的作文教学缺乏一个系统有效的教学序列,不少教师“东一榔头西一棒”,今天想哪就让学生写哪,反正都是“话题”,更有甚者高一就开始了“话题作文”训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怕写作文的多,喜欢写作文的少,其根源在于大部分学生写不出好的作文,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写出佳作.“五段三论”不失为解决高中作文难教、难写问题的一个可行且有效的办法.本文从什么是“五段三论”式作文、怎样写好“五段三论”式作文、“五段三论”式作文的意义三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历来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作文难、难作文”是众多师生的共同感受。形成这种状况有其诸多原因,可以任人评说,但是有一条必须正视,那就是有的语文教师有“唱功”而无“做功”,只讲不做,教不得法,学生无“真”师可从,暗中摸索,畏惧作文,写作情绪低落,作文水平低下,已是无可讳言的事实。“善教者使之继其志,善歌者使人继其声。”教师“下水”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和指导能力,还有利于融洽师生感情,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和“教”与“学”之间的隔膜。“欲当先生,先当学生”,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先做…  相似文献   

14.
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历时九年.经过深入的改革,小学作文教学在落实新课程理念方面的情况怎样?参与实验的教师对作文教学现状的看法如何?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探求,笔者制作了《小学作文“教”的现状调查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三所小学的104名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小学作文“教”的现状,分析教学背后隐藏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探究会有哪些答案、合作会有哪些感悟、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大中小‘学学生的作文水平,一些教师认为,作文指导教师应该写“下水作文。”教师究竟是否能写出“下水作文?”教师能否写好“下水作文?”教师应该写怎样的作文?本文对这一系列问题做了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活动作文”是以活动为题材的作文,它是小学阶段常用的作文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须从内容入手,要让学生在与自然、社会、生活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材料和真切的体验。而“活动作文”正是促使学生获取丰富材料和真切情感的有效途径。一、随心而为,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在作文教学中,品德提升、个性张扬等目标的实现,是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为重要前提的。而活动类作文中,不少教…  相似文献   

18.
作文.尤其在小学阶段.对师生而青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讲.一提作文就头疼.大喊“难写”.苦于“无米下锅”:而对于教师来说也是苦于“难教”.这两难境地似乎已成为小学习作教学的困境.也正是这种困境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化“难”为“易”.让学生高高兴兴学习.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呢?  相似文献   

19.
“学会学习”是21世纪发展的主题,是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条件。作为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该怎样“教”?学生该怎样“学”?是至关重要的。“教”与“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它应该是多种动态因素之间的统一体。可是目前,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课堂上教师依然是以讲授为主,导致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参与意识薄弱,  相似文献   

20.
孙正美 《考试周刊》2010,(56):60-60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依然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呢?基于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