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四川省遂宁市第七中学七年级(2班)余胜勇同学问:周敦颐的《爱莲说》写道:“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他们处世态度有什么差异吗?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周敦颐的《爱莲说》进行分析,发现文中不仅充分展现了“莲文化”的魅力,而且还含有佛学意蕴。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周敦颐的<爱莲说>进行分析,发现文中不仅充分展现了"莲文化"的魅力,而且还含有佛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爱莲说》一文不仅抒发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对于莲的深深爱恋之情,而且在褒奖莲的“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以及“不可亵玩焉”的同时,也间接表达了他对菊或是牡丹的“不爱”.周敦颐之所以不爱“菊”,是因为菊的孤傲、不问世事,以明哲保身为由不敢与世事抗衡;而之所以不爱“牡丹”,或是因为它的谄媚、攀富、趋势.“菊花”和“牡丹”正是欠缺了儒家所推崇的君子品德要素、佛家的纯净以及道家的本真,因此,造成了周敦颐爱莲,却不爱菊花和牡丹最主要的内在因素,换言之,周敦颐的儒释道三者合一的思想是他“爱”与“不爱”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5.
我最爱莲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读着周敦颐的《爱莲说》,我对莲花的敬仰之情不禁又深了一层。  相似文献   

6.
偶说莲藕     
陈华艺 《语文新圃》2009,(11):11-11
周敦颐有一篇收入初中语文书的短文叫《爱莲说》,说莲“出淤泥而不染”。从而使莲与寒梅、翠竹一般,成了高风亮节的象征,为万世所唱。其实i他老先生所颂扬的当仅仅只是莲花,对于莲藕则另当别论。  相似文献   

7.
莲,是中国文人骚客笔下的心爱之物,原因何在?这其中与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不无关系。该义以区区119字,描绘了莲之高清、脱俗、洁身自好的志趣和美好情操,寄予的却是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折射出对贪图富贵、追名逐利世态的鄙弃。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文章,一起看莲那卓尔不群的窈窕风姿。  相似文献   

8.
清风 《中国德育》2005,(9):80-80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相似文献   

9.
爱菊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莲的执著,也是周敦颐的执著。于他,是爱莲的,于我,我虽喜莲,但竟不至爱,因为我的心,已是一座芳香的山谷,镌满秋菊。  相似文献   

10.
宋代文学家周敦颐咏莲之旬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公此言可谓将莲之高洁、清雅等品质道尽。我认为用莲来形容教师更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物欲横流社会中.能保持洁身自好、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中意象的解读有助于学习文本。一篇《爱莲说》,引出千百年来人们对道德模范的追求。文中"莲""菊""牡丹"三个意象表明了作者的价值取向,周敦颐爱君子之莲,因为"莲"清且通,直且香;他理解但不赞同"菊",因为"菊"虽清而不通,虽香而不直;他鄙夷"牡丹",因为"牡丹"不清不净,唯有一团庸俗的香气。  相似文献   

12.
莲叶之启迪     
①周敦颐《爱莲说》赞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骚人墨客争相吟咏。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众口相传,金主完颜亮闻之,顿生“立马吴山第一峰”之念,可见其魅力非同小可。②诗歌和绘画中以莲为题材的,不胜枚举。③莲浑身是宝:花可赏,叶有多用,子及藕可  相似文献   

13.
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一文中有言:“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于其下释曰:“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又从映衬中表白自己不慕富贵、洁身自好  相似文献   

14.
来理学开山祖周敦颐的《爱莲说》,仅119个字,却是烤炙人口的名篇。九百余年来人们对其主题的理解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归纳起来,通常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它是周敦颐为了批判陶渊明的归隐和世人的趋炎附势,宣传“莲”积极入世、不同流合污的思想而写作的一篇追求儒家君子人格美的千古绝唱;另一种认为是周敦颐为了宣传佛家“爱莲”的净集思想而写作的一篇佛理颂歌。能否正确理解《爱莲说》,关系到能否正确评价“未理学之宗祖’调敦颐思想的问题,因此对《爱莲说》的主题很有研究的必要。笔者通过全面考察周敦颐思想的发展情况,发现通…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廉文化,源远流长。以古代廉洁文化奠基人——周敦颐思想为首,他主张:重德治、立人极、倡正气、主廉洁、讲官德。廉,终将视为一种政治评判标准。而将"廉"与"洁"结合,形成独立廉洁文化,发挥其教化功能,周敦颐无疑是第一人!在其千古名篇《爱莲说》中,以莲喻"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以莲喻为官之德、为人之德!发扬廉洁文化,为官从政需代代传承,特别在校园育人重地——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甚为重!  相似文献   

16.
我爱蜡梅     
地球上花儿繁多,喜爱花的人也有很多,尤其是文人墨客,他们似乎天生便和花儿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记得书上说过:晋朝陶渊明独爱菊;李唐以来,人们最喜欢牡丹;而宋朝的周敦颐酷爱莲。我呢?  相似文献   

17.
周敦颐的《爱莲说》是八年级语义上册精选的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课文。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高洁的节操和品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想象探讨作者的写作情怀时.  相似文献   

18.
周敦颐的《爱连说》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精选的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课文.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高洁的节操和品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想象探讨作者的写作情怀时。  相似文献   

19.
一花一世界     
华章溢彩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采,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相似文献   

20.
成熟的诗人都有自己钟爱的意象.陶渊明爱“菊”,林和靖爱“梅”,周敦颐爱“莲”,而李白独爱“月”。“月”激发了他的灵感,他也以各种方式亲近“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