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薪年休假制度,是在劳动者工作满一定时间后而给予的使劳动者在正常享受薪金的待遇下进行休假的制度。这项制度从福利政策较为优越的西方国家兴起并逐渐推广。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国家开始对带薪年休假制度进行探索。随着带薪年休假制度在我国的逐步建立,我国对劳动者权利的保障也进入了新阶段,为更好的保护劳动者开启了新的大门。但值得关注的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带薪年休假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如何对带薪年休假制度进行重构将是完善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关键。本文从分析我国带薪年休假制度在目前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着手,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为我国带薪年休假制度的重构尽一份努力。  相似文献   

2.
1月27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作为早先公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配套条例,该实施办法于2013年9月18日正式实施。记者就读者关注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问题,近日特邀(江西)省劳动保障厅劳动工资处副处长李金华进行解读。解读一明确职工跳槽要累计工作时间据了解,早先发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仅规定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单位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其中,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  相似文献   

3.
“带薪休假”这个在国外极为普遍但在中国还相当陌生的名词,实际上,它早已进入中国法律,是劳动者一项重要的权利。《宪法》第43条规定:“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恢复了休假制度,其中规定企业职工休假,由企业根据具体条件和实施情况,参照党政机关办法自行决定。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第45条则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享受带薪年休假。”北京市政  相似文献   

4.
国家实施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简称条例)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简称办法),给职工带薪休年假带来了福音。根据《条例》和《办法》规定,要休好年休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按时放假、随意延长工作时间、克扣工人加班费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因此,为了维护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国务院最近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但是,如何切实保障我国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还需要我们对此做出更大的努力。1休息休假权的内涵休息休假权是一种基本人权。《世界人权宣言》第24条规定:“人人有享受休息和闲暇的权利,包括工作时间有合理限制和定期给薪休假的权利”。《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7条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公正或良好的工作条件,特别要保证:……(丁)休息、闲暇和工作时间的合理限制,定期给薪休假以及公共假日报酬。”休息休假权是指劳动者在享受劳动权的过程中,拥有为了保护自己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根据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有关规定而享有的一系列休息权和休假权的总称。休息休假权的享有主体通常为劳动者,即达到法定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是和劳动者的劳动权密...  相似文献   

6.
梁洪 《华章》2013,(15)
分析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关于职工范围界定及休假天数、休假审批程序、职工休假的考核、争议解决方式等。探索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适用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无锡市一家公司从事销售工作的李炎说,她已经工作5年了,但是从来没有带薪休过假。虽然公司也允许休假,但领导不安排,也没有人敢主动提出休假。再说现在竞争太激烈,如果休假了当月的销售业绩就完成不了,吃亏的还是自己。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到现在已有1年多时间了,  相似文献   

8.
我在某家纺公司已经工作了3年,今年7月5日因故被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单位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标准给了经济补偿,但我认为在没有享受今年带薪年休假的情况下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就应支付未休年假工资报酬.  相似文献   

9.
保护劳动者权益是现代社会劳动立法所共同遵守的基本精神。各项劳动权利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的展开和具体化。劳动权利的实现,首先取决于劳动者对劳动权利的确认。任何一种权利,如果其权利主体不能确认,也就不可能有效地行使它和保证它的实现。我国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是雇佣劳动者,又是国家的主人,他们的劳动权利的保障,要真正体现出国家主人的地位,应当更加彰显社会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10.
强律师:我应聘一家公司工作近两月,而公司根本不提签订劳动合同的事,我想知道是不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不受《劳动法》保护我该怎样办才好李敏李小姐: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公司在聘用劳动者后不签订劳动合同是违反法律的。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我国《劳动法》实施时间不长,建立劳动雇佣关系时应当签订劳动合同的观念尚未广泛在企业中建立;二是由于企业认为只要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就可以不受劳动法律的约束,在辞退劳动者时较…  相似文献   

11.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针对这一广大职工非常关心的问题,本刊将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答记者问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这一话题再次成为了政协委员们的关注焦点,许多委员带来相关提案,把脉会诊"有假难休"现象。数据显示,我国职工带薪年休假平均为10天。金砖五国中,巴西为30天,俄罗斯是28天,南非为21天,印度12天。发达国家中,英国是28天,法国为25天,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都是20天;美国的多数机构和企业,会给予工作5-10年的员工3周的带薪年休假。而香港是14-20天,台湾为14-30天。  相似文献   

13.
劳动法的适用需要首先对劳动者的身份进行识别。在劳动者的身份得到确定前提下,才能根据劳动法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具体实践中,如果用人单位与某个人之间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可以直接根据劳动合同来认定劳动者。在不存在劳动合同,或合同的性质难以确定时,应当首先根据案情显示的情况,采用其他身份识别标准对劳动者的身份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按照适用于当事人的法律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4.
<正>工龄平时看似不起眼,却关系到劳动者的年假时长、经济补偿等切身利益工龄的长短,直接决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带薪年休假、探亲假、退休养老金、出境定居离职费等与劳动者切身相关的权益工龄的计算规则等问题,至今没有全国统一的法定标准为了补回"漏算"的工龄,江西安义县67岁的退休中医龚健夫在省市县多个部门之间前后奔走七年,七个多月前,当地人社局终于同意重新审核他的工龄,并补发了漏算的工龄工  相似文献   

15.
在劳务派遣制度三方的权责分配法律关系中,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形成劳务派遣的民事合同关系。劳动者与派遣单位存在用人的劳动关系,与此同时,劳动者又与用工单位形成另一重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基于此,在构建三方的权责平衡体系中,用工单位应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可直接向其支付工资。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的不同时期分别享有用人单位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并在此基础上对劳动者承担连带责任。另外,在权责平衡中,劳动者不仅应当享有普通劳动者的权利,还应当享有一些特别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实习大学生的身份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具备何种身份,一直以来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界定,这种身份的模糊性给实习生权益保护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从实习、劳动者的概念入手,对当前存在的各种实习模式下的实习生身份进行了分析、定性,认为顶岗实习、就业实习模式下的实习生完全具备劳动者的身份,企业在择优录取的前提下应当与实习生签订劳动合同,赋予其享受劳动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与公司劳动合同约定,如我连续旷工三天以上,公司便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一周前,由于已经与密友相约好外出旅游,我遂向公司提出从次日起休五天年休假,但被公司拒绝。理由是公司刚刚接到一笔大订单,不仅时间仓促,而且人手太紧。我觉得年休假属于国家明文赋予劳动者的法定假期,自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职业》2003,(6):40-40
提问:我应聘一家公司工作已近两月,而公司却根本不提签定劳动合同的事,我想知道是不是没有签定劳动合同就不受《劳动法》保护?我该怎样办才好?回答:类似您这种情况在中、小型企业还是比较多见,《劳动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公司在聘用劳动者后不签定劳动合同是违反法律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劳动法》实施时间尚不长,建立劳动雇佣关系时应当签定劳动合同的观念尚未广泛在企业中建立;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认为只要不与…  相似文献   

19.
<正>老刘2013年2月1日从原单位办理离职并入职上海某生物医药公司,担任药剂师一职,由于单位工作繁忙,入职后一直没有休年休假。2014年5月31日双方劳动合同提前解除,在计算老刘的年休假天数及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时,双方产生争议。老刘认为自己参加工作已二十余年,每年应享有15天年休假,未休年休假应按照正常工作工资的3倍支付工资报酬;单位认为老刘在本单位入职仅一年多,至多享有5天年休假,应休未休年假期间的工资是按正常工资的2倍计算。  相似文献   

20.
《劳动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自由择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等权利。那么这些权力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劳动者又应当如何去维护这些权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