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观念、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再认知、再创造的过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观念、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再认知、再创造的过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观念、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再认知、再创造的过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苏丽 《教师》2012,(16):33-3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推进,教师加强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十分必要。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是指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设计、创新、再认识、再创造的理性思考,是初中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可见强调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对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师成长中的作用之大。  相似文献   

5.
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实践效果的有效手段,有着丰富的哲学源头和心理学源头。教师思考课程实践领域中出现的一切问题,思考解决办法,从而有效地改善教学,推动课程实践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反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通过教师自我评价、同行交流和学生反馈三种方式来反思英语课程实践领域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今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视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教学反思能够提高教师捕捉教学问题的能力,加深分析教学问题的深邃程度,为教师提供审视教学的“慧眼”,  相似文献   

7.
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对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以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之路为线索,通过一则则亲身经历过的实践案例,反思剖析自己的思考与再实践后的体会,充分验证了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给出的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相似文献   

8.
教师反思是教师为了提升教育教学实践合理性而进行的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和自我修正。反思使教师成为自觉的开放的存在,是教师自我成长之道。教师反思由于与教师的自我成长和教育实践的改善密切相连,因而为教育各界所关注。  相似文献   

9.
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具有良好教学习惯的标尺之一。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相似文献   

10.
教师反思研究与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反思是反思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是指教师把自我或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进行审视、深思、探究与评价,进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教师研究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1.
反思,指的是教师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过程。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阶梯,这是不容置疑的。确实,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通过反思找到了他们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并努力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获得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12.
教学反思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察觉水平来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改善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反思是个体在分析自我经验、监控和评价自我行为的基础上.依据某种标准对自己的经验和行为所进行的批判性的思考。本文从幼儿教育的角度.通过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剖析了教师该反思什么、如何进行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内因,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强调教学前的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进行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有利于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自我监控的能力和自我积累提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方扬平 《考试周刊》2010,(42):222-223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本文探讨了教学反思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恩,反思的方法是什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论证的过程,提倡教学反思,是实施新课改背景下,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教学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对教学现象、  相似文献   

16.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正如美国学者波斯纳所言:“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新课程改革以来,也一直强调教师专业化素质的形成,而教学反思正是教师自我成长与专业化素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因此,实行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教师反思是教师为了提升教育教学实践合理性而进行的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和自我修正。反思使教师成为自觉的开放的存在,是教师自我成长之道。职前教师教育应转变培养范式,为反思型教师奠定素质基础:涵养德性,发展反思的动力;提升理性,发展反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郁存军 《新疆教育》2012,(13):156-156
教师写教学反思的过程是不断查找自身的不足,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和提升自己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反思:反思“教师自己”;反思“学生”;反思“别人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侯淑才 《中学教育》2004,(10):31-33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反思是教师内在素质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自我反思是教师个体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研究的自我和教学的自我进行对话,又是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七课一反思”校本教研使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学会了教学,让教师开阔了教育、教学视野,通过“七课一反思”实践反思,调整完善,再实践反思,再修正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目标定位提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