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中学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为根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终身体育”为方向的新的指导思想。要求在尊重中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本文从差异性教学的内涵出发,对差异性教学在初中体育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说起“个体差异”多数人都会想到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教学中是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少有人关注体育课堂.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常常看到的是全班学生在同一个场地,一起使用同样的体育器材,做着同样的体育动作,而教师只是关注与整个班级的学生,而忽视了学生在体育方面也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导致在教学中体育能力较强的孩子处于“吃不饱”的状态,而能力欠弱的孩子则处于“吃不进”的状态,无法跟上班级水平,渐渐地孩子心理上产生了“我总是比别人差”的想法,久而久之不少体能差一点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3.
许凤英 《文教资料》2006,(5):145-146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念。本文通过在体育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分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4.
杨进 《教师》2013,(9):108-108
新《初中体育课程标准》中强调体育教学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乐学、善学。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再一次席卷而来,面向新课标,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更加明确我们的教学宗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关注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认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等。积极改善教学方法,以应对新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关注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分层教学正是一种能满足新课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分层递进教学,使每个学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分层教学正是一种能满足新课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分层递进教学,使每个学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体育新课程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通过运用学生分类、目标异步、教学异步、评价异步等策略进行异步教学,结果表明:异步教学能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解决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尖子生“吃不饱”与后进学生“吃不了”问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9.
朱峰 《成才之路》2010,(23):36-37
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提升,作为一位体育教师应结合体育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等新的基本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新体育课程的理念可以概括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体育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倡导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意识。那么,针对当前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优等生“吃不饱”与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我认为开展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正亚 《文教资料》2005,(23):88-89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念。本文通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分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倡导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意识。那么,针对当前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优等生“吃不饱”与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我认为开展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体育教学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之一就是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发展。体育学科是一门以技能学习为主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标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关注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这是每位体育教师的职责,也是体育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儿童、少年,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非常明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一个班级的学生素质肯定存在差异,“体育后进生”是体育教学中必然存在的现象,也是教学过程中比较难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在体育教学中,相信每位教师都会遇到过体育后进生。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提高后进生的素质、体质、技能水平,一直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体育教师,做好体育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也是新课程“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理念要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特别是体育后进生的主体发展,应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杨峰  李丹 《教育艺术》2008,(7):59-61
面对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模式,本文就针对新课标下体育素质薄弱生转化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它包括体育素质薄弱生产生的原因、如何做好体育素质薄弱生转化的措施与策略等问题,希望这种探索,能促使我们的体育教学更加有利于面对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的教学理念的实施,最终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许国峰 《考试周刊》2009,(31):152-152
新课程对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扮演、工作方式、教学设计、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  相似文献   

20.
郑江 《天津教育》2023,(30):7-9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体育新课标)的颁布实施突出了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其中课程理念指出“注重教学方式改革;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课程目标中明确“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为体育核心素养内涵,这就需要教师重新审视当前的体育教学。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飞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被运用于教学中,智慧课堂也被赋予了新的概念,那么在数字时代下如何更高效地实施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课题。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