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建一流大学的对策与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化”意味着通过积极的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面向世界办学,使自己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在世界上形成一定影响,并争取跻身国际一流大学的行列。在推进大学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要把“国际化”和“民族特色”结合起来,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起来,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目标稳步前行。  相似文献   

2.
《金秋科苑》2013,(10):75-75
2013年5月9日,哈尔滨工业大学老科协举办第七次老教授论坛,与会老教授围绕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问题进行了研讨。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洪涛出席论坛。老教授们在会上就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国际化进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老教授们纷纷表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步伐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对哈工大的殷切期望,是时代赋予哈工大的光荣使命,是全体哈工大人的梦,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日益成为社会的中心,是否拥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已成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国一些重点大学纷纷提出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就成为这些学校的长远目标。针对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众多差距,本文仅从体制方面分析差距原因,从而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1996—2017年SciVal数据库收录的论文计量信息,选取中国42所"双一流"建设大学及其中9所顶尖高校组成的C9大学作为国内大学样本群,以美国常春藤盟校和英国罗素大学集团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参照样本群,分别从科研产出的数量、质量、影响力、学科发展态势和科研合作方式五个维度对比国内外顶尖大学的科研生产力状况。结果表明:中国大学在科研产出数量方面已经实现对英美大学群的赶超,尽管中国"双一流"建设大学和C9大学的科研产出质量和影响力整体呈现提升趋势,但与英美大学群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通过对细分学科领域的科研产出影响力分析发现,中国"双一流"建设大学和C9大学的学科领域可区分为优势学科、中间学科和非优势学科,实行分类管理。通过对科研合作方式和科研产出质量的考察发现,国际合作方式对应的科研论文质量和影响力更高,而中国论文产出目前以机构内部合作为主,未能充分享受国际化科研合作带来的知识红利,应更加注重国际科研合作。  相似文献   

5.
仇笳熙  毛雪鸥 《科研管理》2019,40(7):285-288
加强科研国际合作是“双一流”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要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出发,加大国际合作的力度,把握科研领域的国际前沿。将高校建成为一流的培养基地。努力培养出国际学术大师和治国英才,建设高校成为国家人才智库和科技高地。本文拟以T大学的C院系为例,回顾近年来该系开展科研国际交流取得的成效,寻找问题及不足。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高校科研国际合作的推进提出思考,不断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密切合作与交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推动中国科研成果向世界一流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和造就人才。而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一个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渠道。研究生是知识经济时代进行创新和创业的生力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也因此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科学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标志。同时,研究生教育质量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是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中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通过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地位。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进程中,大学的创新力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以“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之路”的研究结果为基础,研究了研究型大学的概念、基本内涵、基本特征与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战略目标与指导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化、丰富对研究型大学概念的探索与认识,分析了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创新力的差距,新世纪的中国大学任重道远,只有加强大学创新能力建设,逐步消除与世界一流大学创新力差距,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大学的创新力。根据研究型大学发展趋势与发展特点,提出了可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刘多 《科教文汇》2023,(1):49-51
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和基于高质量全英文构建的全英文学位项目是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构筑留学品牌、助力学校国际声誉提升的重要基石。全英文课程建设是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十余年间,浙江大学围绕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分三个阶段实施了一系列有效举措,成体系地建成了优质的全英文课程资源和全英文学位项目,持续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向名校集聚一直被认为是全球科技精英人才机构迁移的主要特征。通过对2430名高被引科学家的简历进行分析,以及对其中308名高被引科学家迁移原因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科技精英人才向名校集聚实质上是指向ARWU排名1~100名的大学集聚。且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科技精英人才总会向一流大学迁移与集聚,即使这一过程有反复,但最终还是会在一流大学形成集聚,世界一流大学是集聚科技精英人才的主要平台。而要想吸引人才,就需要进一步加快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增加中国以及中国大学的吸引力,使之成为顶尖人才的向往之地。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长的地位和基本素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或知名大学,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和行动。校长在大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自明的,那么我们在建设世界一流或知名大学的过程中,如何定位校长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认识校长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行为特点?如何给校长创造良好地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氛围?如何选拔合适人才到校长的岗位?都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改革,为一批中国名校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创造了机会,在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纷纷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浪潮下,位于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也吹响了“国际化”的号角,积极探索中国高校国际化新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科技部管理学院 4校合并,于 2000年 5月 26日组建。新组建的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实行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建设部、科技部和湖北省四部一省共建的办学体制,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学校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九大门类;有本科专业 59个,硕士学科点 149个,博士学科点 92个,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逐渐成为目前国内许多著名大学的奋斗目标。基于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分析,力求从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寻找突破口和发展思路,为我国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蔡娜娜  马莉 《科技风》2023,(17):140-142
采用网络调查法,分析国外4所顶尖高校和国内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网站。经调研发现:国外顶尖高校都制定了全球视野的愿景和使命,并且将愿景和使命作为办学的方向和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各个方面;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很高,把图书馆定位为学校教学科研的核心位置,其人才配置齐全。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缺乏全球视野的愿景和使命,特色馆藏建设未能有效服务教学和科研,未见有数字软件技能培训,官网上未见有合作交流的栏目。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制定全球视野的愿景和使命,注重特色馆藏建设并服务教学和科研,提供数字软件技能培训支持科研,广泛寻求多方合作,立足本校特色开展特色服务。借鉴国内外经验,图书馆一方面要自立自强,另一方面高校要提高对图书馆的投入和重视,积极开展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上海科技顶尖人才培养与引进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世界人才竞争的核心是尖子人才的竞争。立足国内,上海已成为国内顶尖人才汇集的人才高地。放眼全球,上海人才国际化程度低,大师级科技人才奇缺。实施人才战略,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是提升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为新征程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推进保证,指明了前进方向。 “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的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中走在前列。文章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例,试图探讨在中国科学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办学方针的指导下,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建会 《大众科技》2012,(5):158-159
突出区域特色和学科特色建设,是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世界一流大学以多种形式服务社会,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地方高校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重大需求和战略重点,准确定位,注重产学研结合,更加突出区域特色和学科特色,服务区域,培养学科团队,建设地方知名品牌,创新地方高校发展思路,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转型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成为党和政府关心的重大战略问题。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仅直接关系着高等教育强国梦的顺利实现,而且还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对此,由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刘莉,与该校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刘念才编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中国梦》一书(系教育部重大科技政策研究课题的重要成果),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切入点,将其使命与担当同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既回应了高校需求、学界关切、社会呼声和国家诉求,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与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上海科技顶尖人才发展现状与战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春奎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2):123-124,133
当今世界人才竞争的核心是尖子人才的竞争。立足国内,上海已成为国内顶尖人才汇集的人才高地。放眼全球,上海人才国际化程度低,大师级科技人才奇缺。实施人才战略,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首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是提升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苑》2013,(10):75
2013年5月9日,哈尔滨工业大学老科协举办第七次老教授论坛,与会老教授围绕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问题进行了研讨。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洪涛出席论坛。老教授们在会上就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国际化进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老教授们纷纷表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步伐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对哈工大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发布"双一流"大学建设重要战略决策,主要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本文从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视角探讨高校内部治理改革与"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系,分析我国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的优化和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