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扫盲千字文     
扫盲千字文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每季有六个节气,每月有两个节气。春天的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天的节气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天的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天的节气有: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  相似文献   

2.
圈里事儿     
正有时候想想,其实农历的节气和现实的天气有点对应不上,比如现在,天还是这么热。立秋,七月节。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要是能捡个阿拉丁神灯就好了,立刻许愿变富豪,哈哈哈!  相似文献   

3.
《父母必读》2013,(8):40-41
育儿热词 立秋,秋天开始的时候! 每年8月7日或8日是立秋节气。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 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在炎热的夏季之中。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凉爽。  相似文献   

4.
正小暑的由来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又称"七月节",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即为立秋,今年立秋在8月7日。"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故有谚语云:"立秋之日凉风至。""立了秋,把扇丢。""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冬棉。"不过此时我国很多地区仍处在盛夏之中,天气依然炎热,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中午热、早晚凉,但是立秋以后,气候逐渐趋于凉爽。  相似文献   

5.
四时八节——四时:春、夏、秋、冬;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中的各个节气。  相似文献   

6.
梁璐 《父母必读》2022,(6):79-80
<正>“你听见外边风的声音了吗?”“我听见了,声音好大,呼呼的。”“我也听见了,为什么有这么大声音呢?”在一个阳光洒满活动室的午后,我听到了孩子们在窗前的对话,连忙走到他们身边,把问题抛给了班内所有的孩子:“我也听到了呼呼的声音,那究竟是什么声音呢?”孩子们众说纷纭,“那是风的声音,风就是呼呼地叫。”“不是,风的声音应该是沙沙的,不是呼呼的。”  相似文献   

7.
立秋和处暑     
立秋立,开始,就是秋天快要开始的意思。一般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立秋节气虽然是预示秋天编辑王维的开始,可是秋天并没有真正降临。根据气候学的标准,以每5日的日平均气温低于22℃才是秋天。全国最先进入秋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最晚的则是海南岛的“  相似文献   

8.
七夕节是一个与女性有密切关联的传统节日,所以七夕节时女性的心理也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历代中国女性崇尚灵巧、渴望灵巧、追求灵巧的心态,在七夕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节日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从而也就形成了与女性相关的女性七夕文化。  相似文献   

9.
七夕诗是古代诗歌中重要的节令诗之一,两晋南北朝七夕诗除受到此时诗坛因袭模拟的诗风影响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脉络。文人七夕诗和民歌中的七夕诗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审美情趣;七夕诗的内涵逐步深化,从单纯的咏牛郎织女传说延展到闺怨和乡园之思;家族创作和宫体诗的影响也是这一时期七夕诗的发展值得注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七夕诗是古代诗歌中重要的节令诗之一,两晋南北朝七夕诗除受到此时诗坛因袭模拟的诗风影响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脉络.文人七夕诗和民歌中的七夕诗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审美情趣;七夕诗的内涵逐步深化,从单纯的咏牛郎织女传说延展到闺怨和乡园之思;家族创作和宫体诗的影响也是这一时期七夕诗的发展值得注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织女传说的考释,认为在民间广为流传了数百年的牛女故事,最后牛郎与织女的相会时间定形在七夕,不是一种巧合,七夕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七夕习俗与牛女故事的结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体现了人们的种种生活愿望与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2.
武秀文 《学前教育》2023,(Z1):46-47
<正>在探索食育课程构建的初期,我园教师非常积极投入,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教师们认为中华传统美食有许多,可开展的活动也多种多样。可以跟随传统节日开展,也可以根据二十四节气开展,还可以依据地域文化开展。于是,教师们便风风火火地以常见的中华传统节日节气为线索开展起了班级的食育活动。活动开展前,教师会主动利用网络查询各个节气的民俗内容,以此为基础和幼儿一起开展丰富的活动,惊蛰时带孩子们制作梨水,  相似文献   

13.
台湾的节庆     
说起台湾的节庆,名堂多着呢!像农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及冬至、普渡、七夕和一般家里常拜的节日,如妈祖婆生日等等啦!细数起来还挺累人的。不过,也乐得我们这些孩子们有吃有喝有玩的。  相似文献   

14.
天使心     
记得三毛曾经说过:“父母是孩子们永远无悔的守护天使。”其实孩子们又何尝不是天使呢?我觉得孩子的心也就是天使的心,纯真无瑕,善良温暖。  相似文献   

15.
浪漫满屋     
蒋嫄 《教学随笔》2014,(9):32-32
七夕那天,老爸开车载着我和老妈以及我表弟回家。 “孩子他爸,这个七夕怎么过啊?”老妈用极为罕见的柔声细语问。老妈的一反常态,让我和表弟浑身不自在起来。老爸看了眼老妈,说:“咳咳!我觉得吧,咱就一笑而过吧!”我和表弟闻言,立刻捧腹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16.
郎芸 《广西教育》2013,(33):63-63,66
【案例】《7的乘法口诀》走进教室,我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数字"7"。"嗯?什么意思?"学生情不自禁地猜测。"与7有关的?""是7的乘法口诀吧!""7的口诀,我早就会背了。"有人这么一提醒,孩子们一下就说开了:"一七得七,二七十四……"虽然孩子们说得有些纷乱、结巴,但我还是非常肯定并有力地在黑板上写出了7的乘法口诀:一七得七、  相似文献   

17.
智慧的金币     
敬超 《初中生》2006,(6):39-39
生在犹太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被他们的母亲们要求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了,你的财产就要被人抢光,那么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孩子们小,不懂事,天真无知,自然会想到钱这个好东西,囚为没有钱哪能有吃的穿的玩的?也有孩子说要带着家中价值连城的钻石出逃,有了它,还愁什么?可这些显然不是母亲们所要的答案。她们会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们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在聪颖、精明的犹太人眼里,任何东西都是有价的,都能失而复得,只有智慧才是人生无价的金币。  相似文献   

18.
冉秋爽 《教育》2022,(11):37-38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让孩子度过有意义的居家生活.我在线上开展了小满节气的相关活动.结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将小满节气活动进行了梳理与筛选,然后发到了班群中.同时家长也带着孩子在家里进行节气常识的相关准备.然后孩子在班级群中进行关于小满的分享活动.通过分享,孩子们对小满节气也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8月13日是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大家可不要被满大街的“中国情人节”宣传给误导了,要知道,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少女节”“女儿节”,是咱们小姐妹的专属节日!这从何说起?有请汉服小天使为我们一一道来!(古噜噜:让我们将古典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0.
10问三伏贴     
杨威 《父母必读》2014,(7):52-53
正三伏天贴三伏贴了!这几年三伏贴很热,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贴三伏贴也是有讲究的。三伏天是最热的时候,跨越了小暑、大暑和立秋3个节气。这几年,贴三伏贴的队排得越来越长,很多原来不了解的家长也动心了,想给孩子也贴上几贴,可又对三伏贴不太了解,所以疑问不少。现在,我们就来对三伏贴做个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