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尽量不要在他人面前评论孩子在饮食方面的偏好。 少年儿童研究:家长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表现在各个方面,饮食习惯是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很多家长做饭时基本都是孩子想吃什么就给做什么。您曾经说过:我们不能让孩子成为“营养盲”。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勇赫 《母婴世界》2014,(8):20-21
在《孩子独立“靠”父母》中,我讲过父母能给我们孩子做些什么,包括组织亲子阅读、亲子运动、家庭圆桌会议等,其实,我们的孩子们也在时时刻刻帮助我们……我的同事曾向我讲到一个让她很感动的案例。她和老公吵架了,老公在一边生着闷气,她在另一边伤心抽泣。  相似文献   

3.
做粥,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现在的生活节奏非常快,很多父母都没有太多时间给孩子做饭。但是,为了孩子健康,我希望父母能够偶尔抽出时间,为孩子做一顿美味可口的蔬菜粥。粥不仅自身营养丰富,更是其他营养食物的绝佳载体。任何食物与粥为伍,都很利于营养的消化和吸收。蔬菜粥除  相似文献   

4.
读者俱乐部     
上期话题回复:上期话题:“你赞同这种新型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吗?您理想中的两代关系又是什么呢?”读者回复选登: 这篇文章给了我不少的启发。我重来没有想过父母和孩子可以这样做这么平等的朋友。虽然,我也整天说要与孩子做朋友,但我觉得那都是思想上的,而还没付出行动。因为我一时很难接受我的孩子直呼我的名字,以及与他们一起疯。但我觉得这种朋友的关系是非常有好处的,我们都可以更加理解对方。湖北石首念浩我曾认识一个朋友,在她的孩子稍稍懂事时,她就要她的孩子不要对他们称呼“您”,有的时候还可以直呼其名。开始我们都很不以为…  相似文献   

5.
我和丈夫在没有什么思想准备的时候,孩子出生了;我们在没有懂得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的时候,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晃,我们的孩子已经几岁了。这时,我们忽然发觉自己作为父母是多么的不称职。也就因为这样,我们错过了教育孩子的启蒙佳期,当我们开始抱怨孩子如何呆滞、蠢笨的时候,难道作为父母的我们就没有责任吗?为了补上做一个合格父母这一课,我和丈夫开始阅读大量关于如何做父母的书,以及后来读到的如获至宝的《家教博览》。现在我期期都要读,而且还把有助于孩子成长和成才的好文、好句、好…  相似文献   

6.
回想自己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没有主动给我送过什么礼物,因为那时候实在是太穷了。我想要的时候,那规矩那条件,让二十多年后的我想起来都还沉甸甸的。父母说“:不是不给你买,是因为你没有考到双百,你就等下回吧。”有一回我真的考了双百,但他们却没有履行诺言。父母可能认为,不就是一个漂亮的铅笔盒吗?他们不知道,这个铅笔盒是一个孩子的愿望和努力,是家长的诚信。买玩具讲条件,我觉得父母应该尽量避免或减少这种行为,毕竟玩具的主要作用还是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地生活,它不应该被用作交易。送孩子礼物,彼此都图个高兴,总是讲条件,礼物的性质就变…  相似文献   

7.
追逐塑料袋的快乐 也许从怀孕那天起,我就发誓要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从他一出生,我就开始细细地观察他,发现他快乐的潜质。就是说,让他无论做什么都要快乐地去做,都要最终收获快乐。我觉得要想让孩子有快乐的心情,父母一定要在他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他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和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条件相比,他们简直是生活在天堂;有人说:我要让孩子幸福,孩子有什么要求我能满足的都要满足,我不想让孩子再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受苦。现在的孩子真的比他们的父母童年时幸福吗?物质富足就是幸福吗?  相似文献   

9.
60后人物特写:刘贞华,一位优雅着长大,优雅地教育孩子的高知妈妈。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多子女家庭。父母不仅给了我宝贵的生命,还培养了我健康的身心、健全的智力以及对于生活的信念和能力。在身体健康方面我的父母认为身体健康是生活和学习、工作的基础。母亲的手很巧,不管什么饭做得都好吃。父亲则会告诉我们什么食物有营养,督促我们不挑食、不偏食。当  相似文献   

10.
对于父母而言,生养孩子真的是那么高尚的事情吗?做父母真的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吗?教育孩子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如何理解父亲这个角色?通过这封"信",作者会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亲爱的小人:之所以叫你"小人",有两个原因。一是我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你的确很小啊,胳膊腿细得像我的手指;二是"小人"这个词稍带贬义,就算是对你有时候调皮而我又对你没什么办法的一种"报复"吧。首先我想对你说抱歉,因为我们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就让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也许你觉得好笑,你都没有出生,怎么可能  相似文献   

11.
双休日父母老叫我做这做那,我看到书上说,美国孩子做家务都是有报酬的,所以也向父母提出了这个要求,却遭到了父母的一顿痛骂,难道我的要求错了吗?小丁当小丁当:我可以想像你要报酬时父母暴跳如雷的情景。因为我们国家是非常强调家庭观念的,很多情况下做家务只是一种尽到家庭义务的行为,而且我们以孝为本,做些家务体现了对父母的关心和孝顺,如果把这种亲情用金钱来量化,父母当然不干了。美国孩子做份外的事,比如帮父母修剪草坪洗车什么的,的确是有报酬的。但他们也不像中国的孩子想要什么都是父母无条件给,他们必须通过一定的劳动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和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条件相比,他们简直是生活在天堂;有人说:我要让孩子幸福,孩子有什么要求我能满足的都要满足,我不想让孩子再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受苦。现在的孩子真的比他们的父母童年时幸福吗?物质富足就是幸福吗?  相似文献   

13.
巴述丽 《家长》2012,(12):14-15
热爱生活,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活着就是幸福,活着就有希望,活着才能做有意义的事情。家长只有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感染孩子,让孩子觉得活着真好。——编者老公身体有些胖,为了让他减肥,我首先在思想上说服他去锻炼。为了更好地督促他,我和儿子总是陪着老公一起运动:早晨跑步,骑自行车,打羽毛球;晚上散步,跳健身操。我们每天都在坚持,而老公的体重也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一朋友曾对我说:“我八岁时,父母离婚,然后我就和我妈一起生活。我的噩梦从此开始。我妈妈情绪不稳定,我无法猜测接下来妈妈的情绪会怎样。妈妈的坏情绪给我的心灵带来了阴影,所以我一直过得不幸福。”她的一席话使我觉得,好脾气是人生的一笔大财富,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财富并不是金钱和地位。如果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那么做父母的能回馈孩子什么呢?我想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培养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这是父母能送给孩子的最好财富。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一般小孩都喜欢热闹,喜欢与他人在一起,乐于与别的小孩一起玩耍。但有的孩子却不喜欢与他人交往和共处,他们看起来很安静,经常一个人自得其乐地玩耍,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不吵也不闹的小孩。人们都喜欢这样的乖孩子,但是太乖的孩子真的有利于孩子成长吗?对待这样的孩子做父母的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孩子     
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孩子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家庭,而现代家庭很少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不能成为家,没有孩子的家像是一株不结果实的树,总缺点什么,必定等到小宝贝呱呱堕地,家庭的柱石才算放稳,男人开始做父亲,女人开始做母亲,大家才算找到各自的岗位.我问过一个并非"神童"的孩子:"你妈妈是做什么的?"他说:"给我缝衣的." "你爸爸呢?"小宝贝翻翻白眼:"爸爸是看报的!"但是他随即更正说,"是给我们挣钱的."孩子的回答全对.爹妈全是在为孩子服务.母亲早晨喝稀饭,买鸡蛋给孩子吃;父亲早晨吃鸡蛋,买鱼肝油精给孩子吃.最好的东西都要献呈给孩子,否则,做父母的心里便起惶恐,像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一般.孩子的健康及其舒适,成为家庭一切设施的一个主要先决问题.这种风气,自古已然,于今为烈.自有小家庭制以来,孩子的地位顿形提高,以前的"孝子"是孝顺其父母之子,今之所谓"孝子"乃是孝顺其孩子之父母.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他!  相似文献   

17.
年轻的爸爸妈妈爱给自己的孩子照相。去公园,要照相;过生日,要照相;到什么地方去旅游,也要照相。这给孩子留下一份珍贵的成长记录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我想也还可以留下一点更有意义的材料。孩子自出生后,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做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就是送了他们一副飞向未来的翅膀。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要有意识地放手呢? 都知道孩子早晚要独立生活,不能没有自理能力。但是,我们心里却还隐藏着一个“隐观念”:孩子这么小,他哪里会做这些呢?于是,“隐观念”支配着行动,帮孩子做好了一切。在我们的眼里,孩子真的很小,很需要保护。这种情况常常要延续到很久以后,才“蓦然回首”,哇,孩子真的不小了,他怎么连这个都不会?  相似文献   

19.
丹丹的烦恼:我马上就要升入中学,可是父母还把我当小孩子看,对我什么都不放心,总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简直烦死了。我该怎么办呢?专家分析:丹丹同学,你已经长成大孩子,开始向青年过渡了。你想把一切事情做得妥当,希望家长信任你,不要过分地监督和管束你。这种心态是非常正常的,这符合你这个年龄孩子的特点。所以你对父母的唠叨产生厌烦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父母为什么对你什么都不放心,总要唠叨呢?我们首先应该肯定,父母对你十分疼爱,他们对你各方面都非常关心,所以才对你什么都不放心,才要经常提醒你。比如,天气冷了,他们  相似文献   

20.
父母对子女的爱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完。作为孩子的我们饿了有人做饭,渴了有人递水,生病了有人照顾……可是,当父母生病时,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妈妈的腿经常疼,过几天就要去医院做手术了。到时候,她连路都不能走,一定也洗不了脚了。一想到这,我就很难过。所以,我想在妈妈手术前给她洗一次脚。可是,如果妈妈不同意怎么办?记得老师曾经说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妈妈一定会同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