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制造、航空、医疗等领域的成功应用,其已开始逐步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图书馆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将为图书馆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智慧图书馆转型升级。[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孪生图书馆的概念、特点,进而提出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图书馆的应用场景,此外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设计了图书馆体系架构,提出了保障数字孪生图书馆顺利建设的策略,以期为图情领域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提供启发和指引。[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数字孪生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均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设计了图书馆体系架构,提出可以通过国家层面建立统一标准、持续技术攻关,行业层面开发评估工具、推动多方合作,图书馆层面持续升级设备、培养专业化队伍,共同保障数字孪生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图书馆与新兴科技融合是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必由之路,数字孪生作为一种虚实共生、以虚控实的新兴技术近年来成为全球科技发展新焦点.[过程/方法]介绍了数字孪生的基本概况、数字孪生图书馆的特征与构建必要性,分析了其体系框架,最后提出相关应用情景.[结论/结果]研究发现数字孪生技术作为科技领...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201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对于我国反恐预警体系建设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此研究有利于提高反恐怖斗争的能力,助推我国反恐预警机制尽早落地,加速实现从“被动反恐处置”到“主动反恐预警”的转变。[方法/过程]结合反恐预警的任务需求,在CPSS支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反恐情报预警体系架构,包括反恐预警现实物理域、情报融合和控制实体、数字孪生体及应用层四个主要模块,并梳理了数字孪生反恐情报预警体系的主要特征、建设价值及关键技术。[结果/结论]该体系架构可望实现全层级反恐情报的深度融合,支持跨部门反恐情报信息共享,满足虚实交互、共同演化的情报预警,为有效打击暴力恐怖活动提供重要对策,极大提高反恐斗争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时代,新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面临着新的机遇。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在理论与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尤其在共享服务和智能优化方面发挥着极大作用,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研究带来了新助力。因此研究数字孪生技术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数字孪生理论和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孪生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融合,提出了数字孪生技术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秉  徐方廷  曹春秀 《情报杂志》2023,(11):147-152
[研究目的]在当今数智时代,数字孪生技术是推动应急管理变革发展的主要数智技术之一,开展孪生应急研究意义重大。[研究方法]首先,界定孪生应急的概念,并探讨孪生应急的特征和要素范畴。在此基础上,分析孪生应急的运行机制。最后,分析孪生应急的应用场景。[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孪生应急包括物理实体、虚拟实体、服务、数据和连接5大基本要素,可分为风险态势感知、应急信息储存、虚实空间交互、应急数据处理和应急管理服务5大功能模块,在虚实交互、动态反馈的数字孪生流程演变中,实现风险态势实时监测、异常数据自动告警、应急资源协同调度、应急预案模拟演练和应急管理决策辅助。  相似文献   

6.
欧阳群鑫 《科技风》2024,(10):38-4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新的知识不断地应用在课程教学中,数字孪生虚拟仿真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对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和数字孪生虚拟仿真技术进行了论述,而且详细地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最后讲解了数字孪生虚拟仿真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的具体实践措施和相关的案例,希望能够使大众更好地了解数字孪生虚拟仿真技术,提高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推广新工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是国家基础制造业发展的动力。但目前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理论知识混淆、教学与实践操作割裂、实验教学平台资源稀少等现象,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具有合格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为此,本研究基于数字孪生技术与实践仿真教学平台,探究数字孪生驱动协同的混合教学实践模式,构建材料成形技术课程虚拟仿真模型与数字孪生模式,通过混合式教学实践模式总体设计,展开平台建设与混合教学实践效果分析,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升,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数字孪生是实现工业4.0的关键技术,揭示中美两国数字孪生研究主题的异同对我国数字孪生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WOS核心合集中的期刊文献作为分析样本,利用结构话题模型分析方法获得了15个主要的研究主题,然后进行了主题数量、主题内容和主题时序演化等维度的比较分析。[研究结论]中美两国数字孪生研究主题存在较小的共同研究旨趣,研究内容总体差异较大,主题数量差异较小,研究范围差异较大。中美研究者对同一话题的关注内容具有各自鲜明特征。大部分研究主题的强度随着时间发展呈现出了显著变化。根据中美数字孪生研究的主题差异,未来我国需要推动数字孪生关键技术的研发,建立健全数字孪生的研发机制,加速推进数字孪生技术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
王印军  陈鹏  杜彦斌  李健  朱琪 《科技风》2024,(9):129-131
智能制造专业是高校新工科重点发展方向,为了满足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要求,重庆工商大学建设了以智能制造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理念的数字孪生智能产线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将智能管理、数字孪生、先进制造等技术和理念贯穿到产品设计、产线设计、加工制造、仓储管理、物流服务等各环节,实现数字孪生体与产品生命全周期相对应的仿真模拟,构建完整的智能制造专业实践课题系统。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开展智能制造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设计了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智能制造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提出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当中应用的思想,剖析了当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对二者的融合进行了理论分析,重点分析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运行机制,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对其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对水利工程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测、诊断、分析、决策和预测,进而实现水利工程的智能运行、精准管控和可靠运维。  相似文献   

11.
姚伟  周鹏  于会伶 《现代情报》2023,(10):97-106
[目的/意义]创新性地将知识孪生系统与元宇宙场景结合,探索未来元宇宙场景下的知识发展路径,为未来虚实融合的知识场景交互、虚拟社区的发展模式和知识价值实现方式指明方向。[方法/过程]汲取元宇宙场景和知识孪生系统的空间技术优势,在分析现有研究与现实实践的基础上,对未来虚实融合的社区场景交互过程和知识价值重组路径进行分析,并构建具有显著系统张力的双重知识孪生架构。[结果/结论]知识价值在双重知识孪生系统六大系统张力的循环维护下完成价值重组,双重知识孪生系统搭建起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价值互通桥梁,孪生知识原态和孪生知识元态的交互融合为知识价值重组、重用和行为实践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鲁海  谢霞 《情报杂志》2004,23(5):21-22
阐明了数字城市的基本内涵,在分析我国目前数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数字城市的战略性建议:加快与数字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统一领导,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统一编制科学的数字城市发展中长期规划;突出数字城市建设重点;强化全社会的信息化意识。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为我们带来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同时数字鸿沟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现象也不可避免的产生。如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差距较大、信息素养差距较大、受教育程度严重失衡等。解决这些问题,要坚持地区统筹、城乡统筹、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教育和宣传手段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切实降低初装费用和上网费用。数字城市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建设数字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数字城市必将成为我国城市系统的神经中枢。  相似文献   

14.
基础测绘是城市测绘中的一种基础测量方式,对于数字城市的建设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数字城市建设框架和核心的基础系统工程.它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基础数据集.本文就基础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的关系为切入点,对两者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进行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数字武汉总体框架与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城市”是当今信息化建设的热门话题,许多城市都以“数字城市”为旗帜大力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阐述了“数字武汉”建设目标和总体框架,论述了数字武汉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介绍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政务地理信息系统、三维数字地图系统等重点应用系统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6.
简要阐述数字城市的含义和“数字苍南”建设目标,提出“数字苍南”对苍南县基础测绘工作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泽等 《内江科技》2014,(5):82-83
<正>自国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体系项目立项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322个地级市、260多个县级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实现了与国家、省级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互联互通,建成了涉及六十多个领域的2500余个应用系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支撑和保障。然而基础地形图则是各个应用系统的最根本保障,地形图的更新也成为数字城市乃至智慧城市服务能力的最根本要素。现结合我们单位及其他地区先进地形图动态更新经验,对地形图的更新模式进行汇总探讨,从而促进数字城市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水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系统性保护水文化遗产显得尤其紧迫,全方面多维度传承水文化遗产十分必要,因此从元宇宙视角探讨水文化遗产资源组织,推动水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多维度传承。【方法/过程】以水文化遗产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资源组织理论与方法,从元宇宙视角融合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基于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需求,通过欲组织水文化遗产资源、融合水文化遗产、资源组织关联、资源再生和资源融合应用五个方面来构建水文化遗产资源信息化、知识化、情景化、服务化虚拟仿真体系,提出元宇宙视角下都江堰水文化遗产元宇宙应用实例。【结果/结论】元宇宙视角组织水文化遗产,为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新思路,同时有利于推动水文化研究。【创新/局限】元宇宙集成和融合多技术和方法,实际高效应用还需要从管理和实施层面进行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数字经济的特征内在一致性的视角,阐释了发展数字经济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揭示了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进而,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数字经济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数据要素协同机制、数字化发展结构性失衡、治理体系和安全体系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国情,从深化机制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改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创新政府与市场协同治理机制4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数字城市”及其认识与定位误区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崇明 《科技管理研究》2003,23(4):13-16,12
本文从“数字城市”概念、特点及其对城市的影响出发,辨证地分析了对“数字城市”的一些认识问题,指出“数字城市”是城市建设规划中的思路、方法与工具,“数字城市”不是城市建设规划高级阶段也不是城市建设规划的终极目标,而是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带来的城市建设规划中所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