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邱涛著《同光年间湘淮分野与晚清权力格局变迁(1862—1895)》一书,2018年10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分析同光时期地方督抚群体的结构与人事嬗递,第二、三章论述清廷从"扶淮抑湘"到"湘淮互制"的策略,最终确立了"湘淮分立"的调控路径,第四章讲述清廷的天津教案对策与曾国藩之死,第五章以经制水师为例,论述清廷重建经制军的努力,第六、七章分别论述中法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军队控制权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许艳 《新闻记者》2007,(1):81-82
媒体的“企业化管理”传统体制下,我国新闻事业的经费由国家财政全额拨付,生产资料由国家计划调配,享受政府财政税收政策的优惠,无需参与任何经济活动。1978年,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社等8家在京新闻单位要求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报告。1979年,财政部颁发《关于报社试行企业基金的管理办法》,再次明确报社是党的宣传事业  相似文献   

3.
晋商自清代涌现出一个新型的群体“票商”。祁县商帮别具一格称其为茶票商。它们凭借一张小小的汇票纸解决了中国南北大流通的难题,同时还承汇了清廷的京饷、协饷、海防经费及四国赔款、庚子赔款等,毫无疑问地成为清政府的财政支柱,清廷的总出纳。为了揭示票商称雄商界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4.
刘文华 《历史档案》2023,(1):122-122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胡恒著《边缘地带的行政治理:清代厅制再研究》一书,已于2022年5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除导论、结语外,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清代厅制起源、形成与演变”,第二章“清代厅制的因地制宜及其多样化”,第三章“清代厅的政区分等”,第四至第八章为典型案例研究,分别对山西归绥厅、江苏太湖厅、湖南晃州厅、广西省属厅、广东赤溪厅的设置及变迁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北洋海军是中国第一支现代化军队。在危机愈加深重的时刻,失去海防几近意味着失去政权,于是清廷终于发出了“大治水师为主”的决断,仅建成北洋海军就耗银3000万两。但为什么自1888年北洋成军后,“添船购炮”的工作突然完全停止了呢?连慈禧皆称“惟念海军关系重大,非寻常庶政可比”,几近将海军视为身家性命,却突然要将其经费挪去兴建颐和园呢?原来,慈禧正面对另一个烦恼。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的《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一册(分上、下两册),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分《大顺农民军及其余部的联明抗清斗争》、《大西农民军及其余部的联明抗清斗争》、《各省农民起义与抗清斗争》、《清廷与南明相互勾结企图共同镇压农民军的主要文件》四部分内容,共收集档案589件。档案文件产生时间,从顺治元年五月至康熙五年七月。文件涉及农民起义活动范围很广,包括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青  相似文献   

7.
晚清建立的军工企业,从一开始就采取了政府拨款的形式,其产品也由清政府调拨给八旗兵、绿营、湘淮等各军使用,并不进入市场领域流通,企业的经营也就不需要按照市场规律来进行运作。清廷拨付兵工厂的经费并不是固定每年拨付多少经费,而是根据海关税收的总收入按照比例给付,比如江南制造总局就是依靠江洋海关二成税收作为其收入的大宗,  相似文献   

8.
所谓“名粮”,可以释意为“吃空缺”,是清代绿营将领通过营兵空额以领取、侵蚀钱粮,或将此钱粮移作它用的一种手段和制度。清代绿营的“名粮”制度,不仅与绿营饷制、清朝财政密切相关,而且还关系着清朝的军政和绿营的战斗力。清朝前期围绕“名粮”所进行的一系列军俸改革措施均直接关系着整个绿营的兴衰成败。本文拟就“名粮”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的改革及影响分别以史缕述。  相似文献   

9.
在清代,州县官吏之薄俸,公费之奇廉,直等儿戏[1]399。州县官为了保证政务的执行,挖空心思筹措经费,于是,在中央集权财政的框架之外,出现一种由州县官主宰的独立财政形态,并一直存在于清代。因此,有  相似文献   

10.
试析乾隆时期的私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汉武帝元鼎四年货币铸造权和发行权收归国有始,“民”与“官”围绕币权展开的斗争便从未止息,私铸钱文,成为历代违法之大禁。有清一代亦不例外,虽制以严刑峻法,而私铸之案却不时而发,它影响着货币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日常的社会经济生活。 乾隆朝是清代经济发展的颠峰。在这一时期里,清廷对铸币的规制持慎重态度,除乾隆十一年湖北因鼓铸铜铅不足,一时改铸八分小钱外,制钱的法定重量一直是一钱二分。  相似文献   

11.
"军图"是明代中叶开始州县对军户管理的新措施。就浙江而言,"军图"设置主要集中在嘉靖、万历时期,分布于温州府沿海各县。"军图"的设置,是军管区与民政区冲突与协调在基层组织上的表现,体现了不同户籍人群参与浙江沿海开发的过程,也反映了明中叶以后图甲制演变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2.
清代的科举制基本沿袭明制,每三年举行一次,分四级进行考试,第 一级为童试,取中者为“秀才”;第二级为乡试,取中者为“举人”;第三级为会试,取中 者为“贡士”;第四级为殿试,取中者为“进士”。因科举是清政府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 统治者对它极为重视,称其为“抡才大典”。为杜绝场闱中不断出现的种种弊端,清廷在对 临场考官之监试及应试考生之答卷等方面,均做有极详明的条例规定,并于每届科试前,一 再严申历朝有关圣谕及科场例禁,以对考官及士子进行警示。现从馆藏档案中选出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年)广东举行乡试的部分史料,予以刊布,供研究清代科举制度参考。——编选者丁进军  相似文献   

13.
清代处于中国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包括县衙在内的基层政权的管理工作量、管理难度大为增加。清廷加强了基层政权体系的构建,建立健全了较之前朝更为严密和完善的基层行政机构加强对社会的管控,使清代的县衙作为县级基层政权较之以往表现出不同的组织职能。在财政方面,朝廷将其所征收的税收分别用于中央、地方,大部分税收收入归中央由户部统一管理,称之为"起运",由朝廷统一进行调度。部分财政税收收入由县衙等地方行政机构按照规定安排使用,称之为"存留","存留"的份额极少,导致县衙的财政状况十分窘迫。  相似文献   

14.
一、《忠经》成书于宋代关于《忠经》的成书年代,一直存在争议。清代学者丁晏根据避讳旧俗,认为《忠经》是唐人马雄所写,理由是书中讳“民”为“人”,讳“治”为“理”,是为唐太宗李世民讳。清代四库馆臣认定《忠经》为宋代之书,其理由见之于《四库全书提要·忠经》:  相似文献   

15.
清代政府机构中始终存在着一个“非正式经费体系”,各机构经常需要通过非正式甚至是非法的手段筹措经费。步军统领衙门也是如此,除官兵吏役薪俸之外的经费,主要来自放贷取息,出租土地、房屋等收入。其中尤以生息利银为大宗,每年可达银33060余两以上。步军统领衙门主要向两淮和长芦的盐商放贷,还自行运营生息。过分依赖生息利银等非正式经费也存在隐患,清中后期盐商生息利银拖欠严重,其他经费也无法保障,步军统领衙门陷入经费无着的境地。清廷束手无策,只能向地方催索,甚至摊派,背后隐藏着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之争。  相似文献   

16.
庄志龄 《档案与史学》2001,(6):35-40,46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和工业生产基地,对全国的经济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日本对之垂涎己久。“八一三”事变后,日军占领了除苏州河以南租界外的全部上海地区,即用“军管”的名义,将占领区内的民族资本产业攫为已有,从直接的盗拆盗运,到利用“委托经营”、“合办”、“租赁”、“收买”等方式,实施“军管理”。所谓“军管理”,据日本“兴亚院”的解释,就是依据“国际公法”和“战时法规”没收“敌人官产”的行为,但为防止“不逞之徒”加以破坏,对占领区内的无主私人产业也由军方暂时予以保管。由此可知,日军“军…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政府决定,自2007年起至2010年,在全省实施“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按全省农村中小学生每年生均5元的标准配备图书,所需经费由省财政全额出资。为此,省教育厅、财政厅自2007年5月开始制订专门规划,对“书香校园工程”目标任务、采购配送、管理使用、监督检查等作出明确规定。市县各级教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提出开展“校园书香工程”活动的实施意见和要求,并组织开展实施。各有关中小学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18.
清代前期商品流通的运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亦兵 《历史档案》2000,(1):99-10,,122,
清代前期商品经济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发达,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交通运输条件所起的促进作用。因为商品交易量和交通运输条件、商品流动的辐射半径与交通网络的半径都是成正比的。商品流通的运道,包括水路、陆路和海路交通。从管理和维修的角度看,由国家各级政府负责的,是驿路(包括站路)和铺路,这里称之为“官路”;由民间士绅、商人,或当地官员自行捐助筹款修筑的运道,称之为“民路”。富路和民路,构成了清代前期全国的交通网络。一官路官路,最主要的是驿路,也称驿道。清代前期的驿路,以京师为中心,分达各省省城及边疆…  相似文献   

19.
张富刚 《新闻知识》2003,(4):32-33,55
经过20年的改革与探索,我国的传媒逐步发展成为脱离国家财政拨款的一个规模巨大的,可以自我谋生的“准产业”。由于媒体有市场利益驱动,政府也有财政不堪重负的压力,这种过渡实际上是一个媒体逐步挣脱财政控制,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 在中国媒体由不计成本的纯粹宣传向传媒产业过渡的过程中,国家政策与传媒业往往是一种“渐进式的承认关系”。国家财政对新闻媒体的投入从最初的财政包干到逐年递减,即由全额拨款到差额拨款,最后发展到脱钩断奶。21世纪初,大多数媒体己无财政拨款,完全自负盈亏,新闻媒体以独立法人在经济上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公司化媒体”的慨念早已深植在了一些所谓“新锐媒体”的思想中。  相似文献   

20.
“双套制”管理模式研究是在纸质档案和电子文档两种载体并存情况下,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使传统档案管理与计算机管理技术相融合,并在档案管理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达到理想的保存及利用的目的。本文就清代档案采用“双套制”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采用“双套制”管理的原则做一简单的论述。一、清代档案采用“双套制”管理的必要性清代档案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内容涉及清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领域,是研究清史和近代史的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信息价值、利用价值、极高的文物和保存价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保管明清历史档案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