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娜 《新闻知识》2006,(5):58-60
调查性报道是以记者调查为主要形式,对被遮蔽的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理论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美国新闻界。调查性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是报纸媒介扬长避短与电子媒介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媒介开始尝试将深度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妇女纪念国际三八妇女节之际,新闻战线上的女性们在关注什么?她们在怎样工作?取得了哪些新成就?今天特邀请4位中外女记者与读者聊聊天,也欢迎朋友们热情参与。——编者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新闻界恐怕是女性较为集中的行业之一。而在有些新闻单位,在采访一线跑动的女记者的人数甚至超过了男记者。在新闻这个领域,女人似乎如鱼得水,她们从容自如,不让须眉,越来越显示出在这个行业中的优势。女记者的职业优势来自于她们的敏  相似文献   

4.
西方精确新闻学理论的内容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确新闻学理论亦被称为精确新闻体、精确新闻报道,是由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迈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其含义是: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这一新闻报道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美国新闻界,后传遍世界各国新闻界。80年代,我国新闻界开始运用这种新闻报道理论和方法报道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5.
今年年初美国新闻界在报道斯图尔特一案时,因种族主义偏见作了种种不符实际的宣传,结果引起广大受众尤其是有色人种的强烈不满。最近,在美国新闻界内部由于《纽约新闻日报》专栏作家恶意中伤亚裔女记者吕智妍,从而又引起舆论界的一片哗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美国新闻界种族歧视现象的高度重视…… 5月3日《纽约新闻日报》专栏作家布士林在他的一篇论述女性职业问题的文章中指出,他讨厌担任公职的女性,并且说他妻子就是因为担任公职——纽约市议员,而没有功夫来顾及家务。该报韩裔女记者吕智妍看到这篇刊在纽约版的文章后,认为此文有较浓的性别歧视成份。在她看来,男女本来就是平等的,女性有工作的权利就如同男性也有操持家务的义务一样是天经地义的……于是她通  相似文献   

6.
不甘被孩子拖后腿美国的女记者有了孩子后,不得不分出很大精力来照顾他们。既要当好妈妈,又要干好记者工作,可真够这些“妈妈记者”受的。许多“妈妈记者”深信,自己的职业因为孩子而耽误了,也许自己的丈夫正在青云直上,而她不得不利用休息时间去赶上他。这种担心与美国新闻界商业化的现实是有关系的。“妈妈记者”们一方面要照顾好自己的小宝贝儿,另一  相似文献   

7.
6月18日,丹东日报编辑部出了条新闻:工业部三位青年女记者分别由自己的丈夫陪伴,搞了一次夜半采访,写成稿子登在一版头题位置上。同行们称道她们,这是一次别出心裁的采访。这次采访是由6月14日该报的一则消息引起的。女记者刘岩红、宋丽达、张丽君,都是30来岁,虽说当记者只有三五年,但进步挺快。她们桌对桌,早晨上班看报,《侨光影院发生重大火灾》的消息,一下子吸引住了她们的视线:“更夫年迈体弱,加之影院的电话被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新闻界来说,“深度报道”这一名词并不陌生。自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后,虽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却活跃了我国新闻界的思维,推动了我国新闻人对传统的报道形式进行反思与创新。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度报道在报纸新闻中已占相当数量,并诞生了一批激动人心、永垂史册的优秀作品以及具有现代新闻意识的记者。从90年代开始,深度报道继在报纸上取得巨大成就后,又开始向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大举进军,一批有影响的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如雨后春笋般地先后涌现,堪称中国新闻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台女记者凯特·艾迪,是英国新闻界的新闻人物:1986年4月她作了关于美国轰炸利比亚的现场报道,到10月底遭到英国执政的保守党的严厉批评,被扣上了“感情用事”、“反美”和重复卡扎菲的宣传”等等大帽子;可是,今年2月,皇家电视协会对她的报道却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公民新闻事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青藜 《国际新闻界》2004,(1):35-38,74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发端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美国新闻界的“公民新闻事业” ;它具有迥异于传统新闻事业的 5个特点 ,在美国新闻界发展势头良好 ,在国外新闻实践中也有追随者 ,对美国社会和新闻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引发了多方争议。  相似文献   

11.
应美国新闻总署邀请,我于1986年11月12日至15日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妇女新闻界会议。由美国妇女新闻界发起的这次会议,得到近100个企业家的赞助,里根总统写信祝贺。很有声誉的专栏作家乔琪·盖耶和联合国新闻中心主任菲丽丝·卡敏斯基轮流担任主席。美国代表60人,有新闻界当前最著名的一批女董事长、总编辑、总经理和名记者。其中包括代表着两代人的两个名气很大的“凯瑟琳”:被《谁掌管美国》一书列为“美国最有权势的女人”的华盛顿邮报  相似文献   

12.
缑晓菲 《东南传播》2018,(2):108-109
任白涛作为我国新闻理论建设的执牛耳者,在新闻学术史上功不可没。民国时期,妇女被农耕文明和儒家文化所桎梏,女记者成为新闻工作职业中一个特殊的性别群体。任白涛在其《应用新闻学》和《综合新闻学》中为女记者群体正名,肯定女记者们工作权利的同时对女记者群体提出希冀。任白涛从性别角度对新闻工作者进行研究的思想在当时的新闻学术界是相对超前的,因此对任白涛的女记者观进行梳理总结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苾雯 《新闻知识》2000,(12):14-15
在中国,新闻界恐怕是女性较为集中的行业之一。而在有些新闻单位.在采访一线跑动的女记者的人数甚至超过了男记者。在新闻这个领域.女人似乎如鱼得水,她们从容自如,不让须眉.越来越显示出在这个行业中的优势。女记者的职业优势来自于她们的敏感和冲动。女人似乎天生就是敏感的,她们敏感于一声叹息,一串笑声,一个故事,一个情节.一段经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新闻事件都容易在她们心里掀起波澜,引起心灵的震动。这种敏感的特质使女记者更具有捕捉新闻的观察力和对新闻的感受力.她们会在看似平常中发现不平常,在看似普通中发现…  相似文献   

14.
张萍 《新闻世界》2009,(3):59-60
新新闻报道是西方非常标新立异的报道类型。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强调以小说笔法写新闻,由于兼具文学与新闻两种元素,因此它既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被新闻界视为反传统的新闻流派,故有“新闻小说”、“非虚构小说”、“文学新闻”等别名。新新闻报道传人中国并影响新闻界与文学界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  相似文献   

15.
他曾与美国七任总统侃侃而谈,也曾与江泽民谈笑风生,在他60年的记者生涯中,创建了美国传媒的众多神话,他就是美国传媒界的常青树迈克·华莱士。40生来,迈克·华莱士先后19次获得艾美奖,并在2003年获得艾美奖终身成就奖。曾有媒体评论道,正是华莱士和《60分钟》节目把电视访谈节目变成了“握紧拳头的艺术形式”,由此华莱士的退休标志着美国新闻界一个时代的结束。  相似文献   

16.
6月18日,丹东日报编辑部出了条新闻:工业部三位青年女记者分别由自己的丈夫陪伴,搞了一次夜半采访,写成稿子登在一版头题位置上。同行们称道她们,这是一次别出心裁的采访。这次采访是由6月14日该报的一则消息引起的。女记者刘岩红、宋丽达、张丽君,都  相似文献   

17.
电影的昨天和今天,第三种电子大众传播媒介电影的发展要早于广播和电视。电影的基本原理建立于1839年。当时,法国人路易斯·达圭斯发现了摄影原理:光通过光学透镜落到胶片上,可以保留一种形象。而把这种早期的胶片照射到屏幕上,给人以深邃的感觉。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达圭斯进行了这方面的各种试验。188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这  相似文献   

18.
记者前面加个“女”,就给这个职业增添了几分靓丽,几分温柔。 当美国大兵压境,伊拉克战火即将燃起,各国记者纷纷撤离之时,一位中国女记者如同一只洁白的和平鸽,飞进了硝烟中的巴格达,要把最真实的新闻画面传达给世界。中国为之震撼,世界为之震撼!人们常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可在前南斯拉夫烽火中、在阿富汗战场上,女记者天使般的身影使蓝天变得美丽。战地记者,不再是男人的专利。 为追求正义,为追求新闻,女记者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无往不胜。 女记者带给这个职业的又何止是靓丽、何止是温柔。她们让同行们:惊讶——震撼——敬佩! 当她们用柔弱的臂膀撑起新闻事业一片蓝天的时候,内心又是怎样的感受呢? 让我们听听这四位女记者的独白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记者前面加个“女”,就给这个职业增添了几分靓丽,几分温柔。当美国大兵压境,伊拉克战火即将燃起,各国记者纷纷撤离之时,一位中国女记者如同一只洁白的和平鸽,飞进了硝烟中的巴格达,要把最真实的新闻画面传达给世界。中国为之震撼,世界为之震撼!人们常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可在前南斯拉夫烽火中、在阿富汗战场上,女记者天使般的身影使蓝天变得美丽。战地记者,不再是男人的专利。为追求正义,为追求新闻,女记者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无往不胜。女记者带给这个职业的又何止是靓丽、何止是温柔。她们让同行们:惊讶——震撼——敬佩!当她们用柔弱的臂膀撑起新闻事业一片蓝天的时候,内心又是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听听这四位女记者的独白吧!  相似文献   

20.
9月14日,奥莉亚娜·法拉奇去世,享年77岁.这位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政治、外交、新闻界名噪一时的女记者,在家乡意大利佛罗伦萨一家小诊所平静结束了传奇一生.法拉奇被誉为"世界政坛采访之母",而她的作品成为国际新闻界研究和学习采写技巧的范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