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治良 《精武》2009,(9):11-14
形意太极拳是李氏形意太极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也是精髓所在。以师爷杨永蔚先生所传“山西太极”为纲,融合了车派形意五行十二大形(改编为五行十二丹法)及宋氏形意内功心法,具有通周天开百脉,生擎天架海大力的功效。形意太极拳共一百八十一式分四路,可单练,也可通套练习。  相似文献   

2.
武之魂 《武当》2014,(5):26-28
“粘黏拧裹”是形意拳术的粘黏连随、拧裹钻翻的俗称。是形意拳术的重要标志,属基本技能之一。形意前辈常讲“黏得上,吃得住”就是胜利,就是指粘黏拧裹之技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八卦太极拳     
旧时武林中,曾传有八卦转圈、太极画圆、形意点“点”的歌谣,也有的称之为八卦步、太极腰、形意“拳”。这几句老话,可谓高度概括了八卦、太极、形意三门内家拳种的基本特色及其各自的优长。 然而,号称上三门的八卦、太极、形意拳,同世界上其它事物一样,都不可能是至善至美完美无缺的。相比之下,无疑是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若论身法、步法之灵活性,太极、形意皆不如八卦;论腰  相似文献   

4.
孙式太极拳修为中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1.错误理解孙式太极拳融合形意、八卦、太极为一的概念。将孙式太极拳走成一手形意、一手八卦、一手太极,时刚、时柔、时快、时慢的样子,这是非常错误的练法。孙式太极拳是融合了八卦拳动静合一的本质和形意举一触即发之本能,...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查法,分析了车氏形意诞生的原因,探析儒家思想在车氏形意诞生的过程当中所起的作用。最后,希望武术界人士秉承意志,在形意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6.
郭树璞  董克敏  郭云鹏 《武当》2009,(12):21-22
形意五行拳绝学是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家族内部代代相传的手抄本,是形意的精髓,武学绝技。我辈借武当武学振兴之机,将此手抄秘法原文献于武林同仁研学。  相似文献   

7.
信息     
经中国武术协会批准,由山西省形意拳协会主办的全国形意拳邀请赛将于1994年10月上旬在山西省体育馆举行。届时将进行传统形意拳术、自选综合形意拳术、四十八式形意拳术、形意拳器械(刀、枪、棍、剑、鞭杆)、形意对练(徒手、器械),以及山西戴氏及河南传统形意拳等项目的比赛。此次大赛将引起武术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8.
张云龙 《武当》2007,(11):9-9
心意六合拳是形意拳的“近亲”,也属传统内家拳种。俗话说“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三年打死人”,可见传统形意、心意拳的技击威力是多么的强大。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武术技击功能的弱化,心意六合拳也不例外,“形意三年打死人”也正被沦为一个遥远的传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王大陆 《精武》2010,(6):71-73
当我再次提笔和大家讨论李氏形意太极拳内功的时候,有朋友问我李氏形意太极拳内功是不是和别家拳种的内功不一样,针对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继续研究一下李氏形意太极拳的内功。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的科研方法,对我国形意五行拳与中医养生学关系进行研究与阐述,进一步发掘形意五行拳的健身价值。形意五行拳以五行学说为拳理基础,并与中医的脏腑学说相统一,具有坚实的中医养生理论基础,为形意五行拳今后在健身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演练者潘小杰,生于1949年10月1日,江苏徐州市人,我国形意拳的代表人物之一。 师承形意八卦大师河北钱树樵(字松龄)、山西宋光华二位先生,是一代宗师张占魁、宋铁麟者先生的再传弟子,研习形意  相似文献   

12.
史明 《武当》2005,(12):24-27
“六捶套打”是形意门优秀的传统对练套路之一。由于该套路短小精悍、结构巧妙,布局合理,技击性强,故历来只在形意门少数弟子中秘密演练,甚少外传。余曾随恩师著名武术家陈盛甫教授习练此拳法,多年来坚持不懈,获益匪浅,今余不揣浅陋,将其整理成文以飨读者,不妥之处,敬请行家里手多加斧正。“六捶套打”源自形意宗师宋  相似文献   

13.
早听闻李氏形意太极拳具有出功快、实战性强的特点.经友人介绍,与李氏形意太极拳掌门刘治良先生相识.初见刘治良先生见其身材魁伟,言语和善.刘先生向我谈了中国拳术之善,并教授了形意劈拳的入门之法.  相似文献   

14.
《武当》2007,(10):2-2
潘小杰,江苏徐州人。现任徐州市武协副主席、常务秘书长,央视《武林大会》专家评委,徐州武当拳法研究中心主任(法人)。1961年,拜形意八卦大师钱树樵(字松龄)先生为师,研习形意八卦四十余年,是松龄先生的关门弟子。为全面研习形意拳之功法,又拜山西宋光华为师,研究宋式形意拳术,集河北、山西两派形意拳于一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李文彬  杨维 《武当》2000,(5):21-22
形意先贤有句名言:。万法皆出于三体式。”说明三体式是形意至关重要的入道之门,故称为“形意母式”。由于传播年久,就其外形已有不同之处,究其实质更有较大差异,为了追求体用实效,不能不深入地做些比较和选择。对这个似乎既简单而又枯燥的桩功,前辈们却说:“桩功是个宝,得它才能好。”特别强调必须坚持练它,而且必须练好它,究竟为什么?是该弄个明白。尚氏形意认为三体式和鹰捉,一个是母式,一个是母拳,是开启形意奥秘之门的钥匙。我们会不会用它?又该怎样地去用它?也该弄个明白。尚云祥先生对它作过精微的剖析,对我们会很有启迪意义的。现扼要择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敬明  大江 《武当》2005,(4):64-65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山东省莱州市悄悄地进行了一场太极、形意拳师比武较技。比武较技进行的既文明又无声息。比武后,二人结为莫逆之交,同在一个行政区内教拳授徒二十几年,一直友好往来,成为武术界一段佳话。比武较技的太极拳师是一代太极宗师、吴式太极拳北派祖师王茂斋的得意弟子修丕勋;形意拳师是一代形意宗师、形意八大家白西园、车毅斋、宋世荣、郭云琛、宋世德、刘晓兰、刘奇兰以及张树德的再传弟子、又受八大家亲自调理六年的"形意王"、"铁枪林"林占令。  相似文献   

17.
《武当》2011,(3):2
潘小杰,江苏徐州市人,1949年10月1日出生,1961年拜形意八卦大师钱树桥(字松龄)先生为师,研习形意、八卦拳术已50年,是松龄先生的关门弟子。后又拜山西宋光华先生为师,研习宋式形意拳术。是一代宗师张占魁、宋铁麟老先生的再传弟子,是我国形意拳代表人物之一。现任央视《武林大会》专家评审团裁判长,世界十大武术名  相似文献   

18.
李文彬  杨维 《武当》2001,(5):25-28
鹰捉的涵义和作用:桩功三体式被视为形意拳特有的静功筑基功夫。而鹰捉则是桩功三体式诸多技法的运用,是形意拳动功筑基功夫,也是对形意拳的动作要领、基本技法的体验和掌握过程,是为了练形意拳打好基础的一趟拳。经云:“起手鹰捉。”正说明锻炼形意的各种拳法都要从它开始,所以人们称为形意之母拳。说“三体式是母式”,“鹰捉是母拳”,两者是开启形意奥秘之门的钥匙,实不为过。  相似文献   

19.
何树礼 《武当》2006,(6):19-20
形意问世,如长空一道闪电惊世骇俗。明末清初,南山隐士修得形意神功,仙风道骨,身形飘忽,来无踪,去无影,神秘莫测。时令姬隆风惊奇万分,竟自三顾茅庐,拜师学技,由此,形意流出玄门,传扬于世。咸丰年间,形意异人李老能,功至修虚归无,遇袭不惊,泰然若定,其刚崩强飞之功惊魂昆仑,令悄袭者曾君大惑不解,疑老能身有邪术。  相似文献   

20.
形意问世,如长空一道闪电惊世骇俗。明末清初,南山隐士修得形意神功,仙风道骨,身形飘忽, 来无踪,去无影,神秘莫测。时令姬隆风惊奇万分,竟自三顾茅庐,拜师学技,由此,形意流出玄门,传扬于世。咸丰年间,形意异人李老能,功至修虚归无,遇袭不惊,泰然若定,其刚崩强飞之功惊魂昆仑,令悄袭者曾君大惑不解,疑老能身有邪术。缘此,老能之神功脉延燕赵之地。光绪时期,形意大师郭云深,功至炼神还虚,拳技出神入化,其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无敌手。藉此,形意拳技威震九州,兴旺华夏。民国之初,形意宗师朱国福,功至修虚归无,又兼中西拳法合璧,神功盖世,而立之年,国福以其穿心崩拳击败裴氏而扬国威;及至中年,又以绝世武功力搏天下而获南京国考第一;年逾古稀,金钟罩体,其间空劈龙之举尤摄人心魄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