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海峡都市报》与泉州沃尔德营销研究咨询公司“泉州大学生就业期待”调查问卷为基础,从泉州大学生就业期待视角研究和分析了泉州民企的雇主品牌建设问题,并就泉州民企今后的雇主品牌建设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世界品牌实验室从2004年-2008年连续发布了五届中国五百最具价值品牌报告和排行榜,泉州是入选品牌较多的地区之一,其民营企业品牌建设与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是,进一步推进泉州民企品牌建设与发展还必须突出做好政策法规引导工作,要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区域品牌建设、品牌结构调整与品牌升级相结合,要树立品牌国际化信心,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品牌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品牌之都泉州高度重视品牌建设,以民营经济"泉州模式"而著称的泉州还存在着众多中小企业,一些企业品牌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走访多家企业,发现泉州中小企业品牌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专业品牌管理人才和团队,欠缺系统品牌建设思路等,本文结合中国制造2025对泉州中小企业品牌管理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泉州模式"是对泉州人民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高度概括,它不仅揭示了泉州过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成效的成因,也蕴含着泉州今后发展的潜在动力。从"泉州模式"发展的视角看,泉州在"十二五"期间应在"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引导下,继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强化县域特色经济;要继续深化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产业品牌带动战略;要大力实施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战略,在有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下,应着力发展和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应大力实施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提高区域品牌对区域内外资源的吸引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大力实施政府品牌形象塑造战略工程,推进和深化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尽快建立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机制,为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闽南文化对泉州民营经济成长影响深远,特别对泉州品牌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对泉州品牌和闽南文化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闽南文化引领泉州品牌发展的机理和基于品牌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影响,提出了文化视角下泉州品牌创新的理念和措施,实现泉州在海西的背景下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的作用越发明显.泉州民企的企业文化建设基本上处在一个初始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泉州民企的转型升级.因此,泉州民企要寻求突破就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泉州品牌经济发展有较好的基础,但也面临区域品牌经济发展战略协同不够,五大传统产业品牌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和企业家创新与代际传承等困境和挑战。保持和促进泉州品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要继续担当起品牌经济发展的规划者和建设者重任,继续走品牌经济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的新路子;要借力“东亚文化之都”品牌,全面推进城市品牌建设,有效提升城市品牌对产品品牌、产业品牌的助推力;要大力实施第三产业带动战略,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有效吸纳品牌经济发展所需的竞争性资源;要大力实施政府品牌形象塑造战略工程,为品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泉商文化是泉州学视野中的一个亮点。就其中的泉商与徽商之比较、泉州儒商传统与晚清泉州绅商的经商特点、泉商文化与泉州民间信仰的关系等几个问题略抒管见。相对于徽商而言,泉州商人冒险进取、爱拼敢赢的人文性格比较突出。泉州历史上的儒商传统孕育了泉州绅商,其经商特点主要表现在通过郊商垄断市场等几方面。泉州民间信仰具有丰富的海洋文化和商业文化意蕴,内在的适应机制使其表现为与经济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的话:泉州民营经济发展成功实践值得研究,但对泉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而且与国内温州和苏南等地民营经济理论研究相去甚远。可以说,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泉州模式概念提出后,泉州模式和泉州模式理论一直停留在概念层面而尚未形成系统化理论,泉州模式理论研究一直未能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议题而处于边缘化状态。有鉴于此,作为本刊新泉州模式研究专栏特邀主持人,诚邀民营经济研究的学界同仁关注泉州发展变化实践,广泛开展泉州民营经济理论研究并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实现四川省民营经济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四川省政协、四川省工商联、四川省经贸委、四川省人才研究会组成“民营经济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课题组,在全省调查了19家民营企业,召开各种座谈会20多次,发放调查问卷近200份。调查显示:四川省为民营经济搭建起了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的平台和通道;四川省民营经济用人机制是对人才学多年理论成果的实践和创新,民企初步形成吸纳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机制;民企各具特色的教育培训方法,为人才资本积累打下了基础;民营经济创造出内涵丰富、昂扬上进的先进企业文化,成为不断焕发企业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灵魂;民营经济依靠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成长壮大,初步实现了人才资本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试谈泉州市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泉州市民办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已占福建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泉州市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特点,及其发展态势和应变对策进行多层面的分析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泉州民营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企业集群发展是泉州产业组织结构中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民营企业集群发展战略已成为泉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拟对泉州民营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进行系统评述,并对泉州民营企业集群发展的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就泉州民营企业品牌国际化经营问题,分别从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三个角度提出了推进泉州民营企业品牌国际化战略的主要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入世"对泉州民营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泉州民营企业的特点及优势的分析.结合对泉州民营企业现状的调查,论述了目前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人世”新形势对泉州民营企业的利弊,提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应采取的相应对策。WTO是民营企业的一道“坎”,泉州民营企业要跳过这道坎,应通过创建品牌和信誉、加快制度变革、注重适度规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企业家素质以及重视培养人才等途径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使泉州民营企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金融服务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确实功不可没。而泉州作为金融改革试验区,民营经济相对发达,实体经济也相当厚实,但是,在如何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对泉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从拓宽多种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加强金融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泉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重视泉州古代科举研究,其主要价值在于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泉州的历史文化;澄清有关泉州科举的种种混乱之说;揭示科举对古代泉州社会的深刻影响;从中得出一些关于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普通话在泉州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全面地贯彻落实了与语言相关的法律政策;伴随着社会的变革,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闽方言人口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历史文化古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充分利用。泉州地区语言生活的变化,反映了语言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密切关系,折射出泉州地区的文明程度和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18.
泉州方言是汉语中存古成分最多的一个方言.将泉州方言和泉州文化互为观照,可以使泉州方言的研究更为深入,同时也为闽方言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海湾型城市是泉州发展的方向.基于海湾型城市的发展目标,泉州城市道路系统必须进行更有效地规划与分析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运用城市规划中道路系统规划的原理从道路、交叉口、停车场三个方面分析泉州道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以晋江陈埭丁氏和惠安百崎郭氏这两个泉州回族的主要族群为例,探讨了明朝中后期泉州的回汉化融合问题,指出闽学长期的影响和渗透起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加深了我们对泉州化风格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