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有一位家长意味深长地对老师说:"我的这个孩子胆子太小,希望老师您多照顾。"言外之意是让老师上课多让自己的孩子发言,以锻炼他的胆量,下课多引导他与同学玩耍,以锻炼他与人交往的能力。还有一位家长拉着孩子的手对老师说:"我的这个孩子太调皮,老师,您要严加管教。"不难看出这位家长的言外之意是让老师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让他懂得遵守纪律,尊敬他人,学会学习。……可见,每位家长都关心、呵护着自己的子女,希望他们健康、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我让同学们自由发言。有一位学生向我说出了困扰他很长时间的一个烦恼。他说,他总是觉得自己过去这十来年一事无成,很是惭愧。所以常常自责,甚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且,让我惊讶的是,在后来的讨论中,居然有许多同学有着与这位同学差不多相近的心态。他们也因此苦恼着,并努力寻找着他们认为的"出路"和成功。其实,  相似文献   

3.
崖村驴     
<正>公司的六个小伙子约他去关外一日游。他们实话实说:"让你散散心,是第二位的。回来的时候,指望你开车把我们送回城,是第一位的。"他妻子去世快一年了,情绪消沉,人所共见。小伙子们约他往关外一趟,他把他们的好意放第一位。嫁到外地的闺女电话里听说,也鼓励他外出活动活动。六个小伙子里,有位拥有一辆七座越野车。小伙子们到关外要足玩足吃足喝,知道  相似文献   

4.
张帮俊 《少年月刊》2011,(21):30-31
开过家长会的人都知道,家长会是好学生的表扬会,是差学生的"批斗"会。家长会上,家长对自己没考好的孩子都是责怪与叹息,甚至是怒骂。但是,一位家长的举动却让我有些感动。这位家长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他的孩子也昂首挺胸坐在座位上。当念到这位孩子的名字与考分时,这位家长站起来为孩子鼓掌。这掌声让很多家长感到很诧异,58分,在他们的眼中,这个分数根本达不到掌声鼓励。要是自己的孩子考了这个成绩,估计,迎接他的不是掌声而是巴掌。当孩子上台拿回来试卷后,这位家长给了孩子一个拥  相似文献   

5.
访谈印象小龙是一个西北小伙子,如今在北京某985院校读研一。他中等身高,五官很端正,身材健硕。他说自己每天都要健身,暑假还在北京报过专业的健身课。谈及自己的家庭,他说自己是“放养”大的,紧接着就告诉我了一个让他难忘的小故事:据小龙的奶奶说,有一天刚学会走路的小龙,去追赶一个裹着头巾的妇女,还抱着这位陌生女人哭着喊妈妈。虽然小龙自己对这件事情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但他觉得自己对妈妈还是很依赖的。  相似文献   

6.
最近,编辑部叔叔阿姨收到一位同学的来信,他在信中说:"平时我的爸爸妈妈在工作中十分辛苦,他们每天起早贪黑,为了工作,更为了自己的宝贝儿子能够幸福健康地成长。现在,'五一' 国际劳动节就要来到了,我想为爸爸妈妈做点事,让他们能够过上一个真正有意义和属于父母自己的节日。"这位同学在来信中不仅表达了对父母的深爱之情,更说明了他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好孩子,因为他已经知道心疼和关爱自己的父母。同学们,你可曾也想到让平时辛勤工作的爸爸妈妈度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呢?为此,记者叔叔来到学校,采访了部分同学,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打算。  相似文献   

7.
有个渔夫,由于他具有一流的捕鱼技术,被渔民们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3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因此,他经常向人诉说,真不明白,我从儿子们懂事时起就教他们捕鱼技术。比如,告诉他们怎样划船才不会惊动大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还教他们如何去识海潮、辨鱼讯……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把所有的捕鱼经验都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渔技竟然赶不上一般渔民的儿子!这位渔夫的渔技固然是一流的,平时教自己的儿子也是真心实意的,然而效果却不佳。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恐怕是他没有放手让自己的儿子去独…  相似文献   

8.
在武汉理工大学“第一视点”报刊零售店,常常可以看到一位戴着眼镜、身材文弱的小伙子,他就是这家小报摊的老板洪强。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位24岁的小伙子曾获得县中考状元,还是武汉理工大学的高材生呢!然而因为痴迷电脑学习,一向成绩优异的他却让9门功课亮红灯,致使无法正常毕业。但他凭着自己的电脑特长顺利进入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国企。一个月后,他却辞掉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开起了这个小小的报刊零售店……是什么让这个“好孩子”变成一位叛逆青年呢?近日,这位特立独行的年轻人向记者坦陈了他那一段不平凡的心路历程……因痴迷电脑专…  相似文献   

9.
一位先生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要雇一名勤杂工到他的办公室做事。约有五十多人闻讯前来应招,但这位先生却只挑中了一个小伙子。“我想知道,”他的一位朋友问道:“你为何喜欢那个小伙子,他既没  相似文献   

10.
一个年轻小伙子跟一位有魅力的年轻姑娘成了亲密朋友。他们保持着一种非常柏拉图的关系。一天晚上,姑娘邀小伙子去酒吧,说,“今天晚上我要帮你找个伴儿。”两个人到了酒吧,姑娘专心致志地打量起在场的其他人来。她一边看,一边亲昵地挽着小伙子的胳膊,充满爱意地看着他,并不时与他耳语。接着姑娘说自己要走了,并跟小伙子说第二天喝咖啡时见。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2006,(Z1)
1973年,英国利物浦市一个叫科莱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位18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位小伙子和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当时,科莱特感到非常惊诧,因为他认为自己是来求学的,不是来闹着玩的。再说,对Bit系统,他们才学了点皮毛,要开发Bit财务软件,不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怎么能行呢?他委婉地拒绝了那位小伙子的邀请。十年后,科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那位退学的小伙子也是在这一年,进入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又过了近十年,科莱特继续博士后的学习;而那位美国小伙子的个人资产,在这一年则达到65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富豪。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位小伙子则  相似文献   

12.
<正>因《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陈忠实曾经做了一件让他后悔不已的事。一位姓段的文学爱好者带着自己的习作从陕西户县来西安拜访他,陈忠实读完后,觉得很一般,但为了不打击这位小伙子对文学的热情,陈忠实还是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十多年过去了,小伙子一直坚持写作,别人给他介绍工作他不做,家里农活也不干,一心扑在写作上,以至于如今穷困潦倒。  相似文献   

13.
<正>不要叫我"农民工"!作为一名从农村来城市打工的"90后",叶忠林非常讨厌这三个字。这位23岁的小伙子认为,"农民工"是带有强烈歧视色彩的字眼,他希望废除这个称呼。叶忠林最近丢失了身份证,开始以为必须要回到农村老家才能补办,后来上网查询并去辖区派出所咨询后发现,只要将照片采集传回老家的派出所,也能搞定。  相似文献   

14.
一曲成名     
傅映平 《小学生》2008,(Z1):90-90
有一个小伙子一直在酒吧里弹钢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钢琴演奏者。人们到酒吧仅仅为了听他弹奏。但是有天晚上,酒吧的一位赞助商告诉他,他再也不想光听他弹钢琴了,他要听他唱一首歌。小伙子说:"我不会唱歌。"然而,那位赞助商一直坚持。他告诉酒吧招待:"我厌倦了听钢琴,我要那个小伙子唱歌!"酒吧招待大声呼喊:"嘿,伙计。如果你想拿工资,就  相似文献   

15.
今天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和亲朋都乐意给他们买玩具。我却喜欢给儿子买一些配件,让他体会自己组装玩具的乐趣。谈到我的这种做法,要从一年前的一件趣事说起。邻居家有一位上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将学校里"小制作"课上发的玩具手钻带回家玩。六岁的儿子也想过把瘾,可是这位邻家大哥哥玩兴正浓,哪里肯理他。儿子便向我耍赖。我只好安慰他说,有空带他到四年级的老师那里买一套。可是连续三天我都没有挤出时间,便将  相似文献   

16.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我想告诉学生要学会谦让,举了孔融让梨的例子。刚讲完,马上有个学生举手说:"孔融不应该让他的哥哥吃大的,应该自己吃大的,尊老爱幼嘛。"经他这么一说,其他同学也激动起来了,纷纷举手赞成。无独有偶,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分苹果"的故事,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让社会成功人士和监狱服刑的犯人分别追忆母亲的早期教育对他们的影响。一位犯人说:小时候母亲拿来一篮子苹果,他心里想要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但弟弟抢先说要那个又大又红的,妈妈板着脸生气地说:"小孩子怎么不懂得谦让!"于是这位犯人说:"妈,我要那个又小又青的苹果。"妈妈表扬了他,从此他学会了撒谎,长大以后走  相似文献   

17.
尊严使人不再丑陋,尊严让美丽成为永恒。任选一题写一写。※把你在"畅所欲言"中的发言整理成一段话。※记述一个关于有尊严或没有尊严的故事。 上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尊严》。这篇文章的道理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些逃难的人路过一位镇长家,镇长把一些食物送给了他们。一些逃难者捧着饭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只有一个人没吃,他就是哈默。因为他要用劳动来换吃的,他坚持要干活后再吃。最终他用劳动来换取了吃的,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许多年以后,他成了石油大王。这个故事在我的记忆中,无论什么时…  相似文献   

18.
CUBA的追梦者     
参加了五届CUBA的王恒被称为“拼命三郎”,只因连续几届CUBA他都带伤上场。今年河南大学男篮冲进全国8强,王恒可谓是头号功臣,尽管他是每场比赛都打着厚厚的绷带才上的,迄今腿里的骨刺还经常会疼得让他无法入睡。“一比赛我就会忘记所有的疼痛,我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场上能拼!”这位来自山东淄博的小伙子说到自己  相似文献   

19.
伤心的试验     
一个在农村插过队的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   18岁那年,他到农村插队, 4个男生同住在一间屋子里。他们本来就是同学,现在又同吃、同住、同劳动,关系当然很密切。有一天黄昏,下工的时候,我的这位姓郭的朋友突发奇想:我要是突然失踪了,同屋的 3个哥们儿不知会怎么找我 ?……那天,他下工比别人稍微早了一点。进了门,没有像往常一样拿起饭碗去食堂,而是钻到了自己的床底下——失踪了 !  不一会儿,他听见 3个同伴开门,说话,放铁锹,打水洗手……最后拿着饭碗走出房门。居然没有一个人问:“郭某某哪儿去了 ?”就连类似的话…  相似文献   

20.
正想起我小学时代的往事。学校里有一位老师,对学生特别严厉,经常批评人,而且好管"闲事"。同学们都很怕分到他带的那个班,可大多数家长却希望让这位老师来管教自己的小孩。在背后,同学们悄悄地骂这位老师,给他取难听的绰号,以泄心头之愤。长大后,大家却明白了,这位喜欢"多事"的老师,其实是个很有责任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