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犯罪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新形式。青少年网络犯罪智能化高、隐蔽性强、犯罪手法多样、社会危害性大。从根源上说,青少年网络犯罪是其个体素质与社会环境的各种条件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研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探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切实有效地防控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揭示网络中的负面信息在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预防青少年犯罪、净化网络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个别访谈的方法,对随机抽取的35名青少年犯罪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中的负面信息使青少年的需要、欲望不断膨胀,产生犯罪意图,刺激了犯罪动机;(2)网络中的负面信息使青少年满足需要的方式出现偏差,致使犯罪行为的发生;(3)网络中的负面信息导致青少年犯罪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及诱发的犯罪问题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青少年网络成瘾诱发的主要犯罪类型,并提出了遏制与网络成瘾相关的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使青少年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性,学会趋利避害,健康、合理地上网,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网络犯罪逐渐突显,成为干扰社会和校园的主要问题。因此,对青少年网络犯罪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尤为必要。本文阐述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与特点,从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分析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试图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何娟 《教师》2010,(14)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青少年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互联网也成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源头.因此,互联网具有"双刃剑"的性质.本文试从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及特点、原因和预防机制作些粗浅分析,以期使我国网络法制体系建设曼加完善.  相似文献   

6.
张红薇 《教育探索》2005,(10):87-88
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然而,由于青少年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网络带来的青少年犯罪屡有发生,并呈上升之势、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原因并提出加强教育的策略,对于规范青少年的上网行为,杜绝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印度日益普及。几百万印度青少年迷恋网络,青少年网络犯罪也时有发生。为了控制和防止青少年网络犯罪,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网络黄毒是导致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印度议  相似文献   

8.
依据网络文化在我国转型时期的多元共存、三点一线互动,较详细分析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具体表现。且指出:网络不良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犯罪有着极大的影响,网络文化控制与建设,是现在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网络犯罪呈现出六点特征,分别是犯罪主体的低龄化趋势、"网上邀约"成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新动向、犯罪动机的两极化趋势、高智能性、隐蔽性和社会危害性。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网络犯罪成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个体因素和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成为日益严重的网络犯罪案件的主力军。堵塞网络漏洞,完善法制,加强网络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是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有效措施;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健全青少年网络人格,预防青少年网络有害使用是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治本之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青少年涉足高科技违法犯罪的案件呈上升趋势,既有主观方面原因,又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分析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同时提出对青少年高科技犯罪可能面对的新问题,以 及如何防范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2.
梁雪漫 《考试周刊》2011,(45):206-207
当今世界,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络道德缺失日益严重的趋势,影响着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甚至诱发青少年犯罪。只有了解网络道德缺失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改善网络环境,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降低青少年犯罪率,让网络之路变得更加光明。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网络犯罪也日渐增多,而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的淡薄,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本文通过剖析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探讨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过度沉溺网络容易形成网瘾,危及身心健康。受网络信息的欺骗容易使青少年遭受犯罪侵扰,网络更容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平台。应该不断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关怀,更应该从宏观上加强立法和网络监管,阻止其形成网瘾。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带给人类信息便捷和娱乐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网络犯罪呈现出以侵财为主要目的,技术型犯罪愈发猖獗,犯罪手段日益暴力化的特点。其产生的原因,除了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外,还有家庭教育缺失,网络立法滞后、不完善,网络安全与网络环境失范等因素。对此,应在全社会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利用技术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网络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网吧的管理等,为青少年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6.
由于青少年本身法制观念的缺失,以及家长和学校对青少年的上网行为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网络犯罪频频发生,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要想有效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社会、家长和学校就要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修养教育,引导他们健康地利用互联网。同时,管理部门应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避免青少年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和毒害。  相似文献   

17.
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联系实际分析了近年来青少年网络犯罪特点,从个体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归纳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途径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8.
耿红卫 《焦作大学学报》2011,25(3):50-51,54
互联网时代,网络已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给他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了诸多不利因素。目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网络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进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是规范青少年网络行为的要求,也是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运用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合肥市某监狱202名在押青少年和该市200名中学生发放了问卷,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了预防与控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青少年网络犯罪及其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主要类型着手,指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进而寻求从技术、管理、法律、教育和惩处等途径来加以防控,以保障青少年在网络时代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