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要说文学叙事与地域之间的关系,确实是很奇妙的。读朱山坡的小说时,我不时能从字里行间捕捉到一丝熟悉的南方幻影和气息,回想起来,在初读同为广西北流作家的林白的小说时也有这种感觉:潮湿、阴郁、飘忽不定的魅影、捉摸不透的意蕴。当然,这并不是无谓的重复,事实上,无论是林白,还是朱山坡,他们的个人风格都是很明显的。在"70后"中,朱山坡是为数不多的坚持文学的纯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机能实验学"为例,分别从善待实验动物,教导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救治实验动物,培养医学生的仁爱之心;分组实验,培养医学生互助友爱、关怀他人之情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医学生人文情怀理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以主人公小学生安利柯的日记体小说的方式,书写了近十个月学校生活与家庭社会的情态。其中描述的师生之爱、家庭之情、爱国之志、朋友之谊,蕴涵教育的平等思想、教育的关爱倾注、教育的包容情怀等教育理念,对于当下教育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怀义 《文教资料》2011,(35):10-11
人道主义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汪曾祺在小说创作中深深地渗入了人道主义情怀,使读者在理解与同情中去体恤人事,关爱芸芸众生,从而激发向善的情怀。  相似文献   

5.
由于出身眷村,眷村在朱天文小说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题材。从最终描写和谐融洽、充满温情的眷村生活,抒发将"中华民国"作为"永生恋人"的赤子之情,到渴望逃离眷村的梦魇,投入大都市的怀抱之后顿感困境重重,再到在全球化的背景里讨论物与人的关系,朱天文的眷村小说始终探讨着族群的身份认同议题。  相似文献   

6.
<正>"人文情怀"包括两个层面:人文和情怀。"人文"指人文精神,是一种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的精神;"情怀"是指一个人以某种情感为核心对待事物的稳定而持久的心理状态。人文情怀就是人类在追求真善美过程中,所能够达到的那种"洋溢着人文情感的胸怀",是人文精神与人的情感体验、情感世界的最佳契合点。人文情怀是个人对真善美的体验,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情怀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体验文本中的真善美。李镇西对"人文情怀"有他自己独特的认知。他  相似文献   

7.
"温暖"之于教育,犹如水之于鱼。无论是从"温暖"词源学方面的考究,还是对历史发展中人类追逐"温暖"的回顾,教育都从未离开过"温暖"。然而,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校园案件却暴露出了教育中的"冰冷地带":学校安全感的缺失导致学生归属感降低,师生关系的异化造成教育误解频发,教育场域中教育信念的偏离致使学生厌学情绪滋生,因此,如何在学生发展过程中重拾"温暖"的人文关怀成为了学校情感教育关注的视野。学校教育应该始终为"温暖"而行,以"情感人"的培育为旨归,脱离对"知识人"的片面追求,在构建学校安全感与归属感的基础上,以教师提供情感支持为助力,最终使"温暖"成为学校教育的情感归宿,让学生在爱与尊重的温暖地带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从八十年代登上文坛至今,张炜以一以贯之的理想主义情怀、执著坚定的精神信仰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密切关注,为当代文坛奉献了多部激荡着人文主义的小说。本文将张炜小说中展现出的人文主义情怀、人本主义精神和对人的热切关注,称之为"张炜式人文主义"。借用这一概念,通过梳理其数十年的小说创作,关注人文主义在其不同创作阶段所呈现出的一些共同的或新意的精神视点,由此关照中国几十年来社会文化变迁、世俗化形态的形成以及消费性文化的崛起。  相似文献   

9.
《打工的九凤》是朱山坡写的一首关于诗人爱情的诗,但其中写的不仅仅是爱情,还写了底层边缘人物与文化精英人物所共同面临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这首诗和朱山坡的诸多小说在精神层面都相互指涉,通过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来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而这种精神困境在诗人身上具体表现为诗人与现实愈发紧张的关系。诗歌回归人的内心,通过人心灵隐秘地与现实联系着。  相似文献   

10.
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荣获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诸多奖项。影片作为一部反映民族文化、人文精神的艺术电影,改编于同名小说,展现了以西北黄土高原文化为代表的乡村景观与风土人情,通过演员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借助诗化的电影语言,传递了以匠人、匠心、匠魂为内核,以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为红线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与艺术情怀。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改进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关爱心灵,关怀精神"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有利于调动农民工"追求幸福,建设社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有利于社会更加稳定和谐,有利于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唐代小说不同于唐前古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浓郁的抒情特性,这一抒情特性的形成离不开唐代诗歌的影响。一方面,小说作家像诗人一样强调“情”,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情”事如爱情、文人情怀等,使小说成为了唐人情感的又一载体。他们以“诗”为小说的抒情手段,以“情”为小说的结构方式,以悲剧为小说之结局。另一方面,唐代小说家又有着抒情意识的自觉,他们怀抱着对真、善、美的热烈憧憬和追求,爱憎分明、正义盈胸,在小说中大胆地表达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判断。这一切都使“情”在小说中勃发着生机,使唐人小说获得了动摇人心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爱如茉莉》是一篇弥漫着淡淡香气的散文,作者以生动传情的笔触,描写了父母之间的互相关爱,有如茉莉一样洁白纯净,芳香宜人,抒发了对这种"爱"赞美之情。教学这一课时,我先播放音乐《牵手》,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爱"的温暖、博大、深情,  相似文献   

14.
高娴 《培训与研究》2007,24(12):8-10
《世说新语》作为一个小说文本,它回避了魏晋时代黑暗的政治斗争,集中描绘士人们的日常生活画卷。小说并不能消解历史的沉重,却从侧面反映魏晋时代社会主流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这让一个沉重的时代被软化和美化。《世说新语》魏晋士人具有尚情特质,其本质在于并非入世也未能超世的在世情怀。他们将个体精神价值置于社会价值观之上,注重精神世界的交流融汇,以情为纽带,以真为准则。在悬置了道德规范的主体意识下,他们表现出了超乎特定时代道德,又合乎人性本质的情感和情感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教育情怀是教师对教育持久而稳定的关切和喜爱之情,表现为乐于从教的态度以及享受教育生活的独特能力.教育情怀的本质是"需要—满足"的心理结构,包含压力体验、行动倾向和享用状态,并伴随着教师的职业成熟过程而不断深化.教育情怀具有超越性功能、统整性功能、成全性功能.教师对教育功能的充分认知、对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的强烈责任感、对教育生活的审美建构,以及对学生和自身的深切关爱,都有助于促进教育情怀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教育情怀是教师对教育持久而稳定的关切和喜爱之情,表现为乐于从教的态度以及享受教育生活的独特能力.教育情怀的本质是"需要—满足"的心理结构,包含压力体验、行动倾向和享用状态,并伴随着教师的职业成熟过程而不断深化.教育情怀具有超越性功能、统整性功能、成全性功能.教师对教育功能的充分认知、对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的强烈责任感、对教育生活的审美建构,以及对学生和自身的深切关爱,都有助于促进教育情怀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重点解读《卡罗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节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儿童小说《爱的教育》,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关爱之情。本组课文的教学目标是"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没有提出语言训练目标。但是,这篇课文的教学是不是仅止于"感受真情"、"体会关爱"呢?回答自然是否定的。语文课毕竟不是思品课,情感态度价值观虽然是语文课程目  相似文献   

18.
慈母情怀———记瑞昌二中教师朱爱莲○何新国是她,用自己慈母般的情怀,温暖了一颗颗冰冷的心她1977年高中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瑞昌码头中学当上了一名代课老师,一干就是13年,而且每月只拿35元钱的工资,后来最多时也只有70元左右。朱爱莲从教20年,...  相似文献   

19.
昭通作家沈洋的<穿透瓦房的阳光>关注底层小人物的生与死、爱与恨、情与仇,从人物的内心变化、精神归宿来展示他们的生存状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同时小说中饱含着对故乡的眷恋,充满着人性之爱,呼唤道德和人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教育情怀是教师对教育持久而稳定的关切和喜爱之情,表现为乐于从教的态度以及享受教育生活的独特能力.教育情怀的本质是"需要—满足"的心理结构,包含压力体验、行动倾向和享用状态,并伴随着教师的职业成熟过程而不断深化.教育情怀具有超越性功能、统整性功能、成全性功能.教师对教育功能的充分认知、对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的强烈责任感、对教育生活的审美建构,以及对学生和自身的深切关爱,都有助于促进教育情怀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