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论我国的就业形势与大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口与人力资源数量众多并持续增长,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2000年我国人口达到12.65亿,人力资源数量已近8亿,这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也对我国的就业增加了巨大压力。从目前到可预见的20~30年,我国的人口和人力资源供给数量还会有较大增加,人口峰值在2030年代将达到16亿,人力资源在2010年将达到8.7亿,2020年将达到9亿,比现在净增1亿多。  相似文献   

2.
我国老年人口已超过1.6亿,并且以每年800万人的速度增长。发达国家用了数十年时间才步入老龄化社会,我国只用了18年。有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人口总数的1/3,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37亿。  相似文献   

3.
地球由于人口的剧增和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致使已在几个主要方面向人类出示了黄牌,形势是严峻的: 一、人口猛增的巨大压力 据统计,全球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从10亿增加到20亿,经历了100年的时间,而从40亿增加到50亿,只经历了11年的时间。按目前每年递增9100万人的速度推算,再过50年,全球的人口就将突破100亿大关。目前的50多亿人就已使地球不堪重负了,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加,地球的负荷只能越来越  相似文献   

4.
两个令人费解的矛盾在探讨如何改革高等农业教育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能不正视两个令人费解的矛盾: 一、农业大学生数量不足与纷纷改行的矛盾。建国以后,我国的高等农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到1982年底,全国已有高等农业院校66所,为1949年的3.7倍;在校学生7.56万人,为解放初期的7倍多;从1950~1982年的三十三年,共培养毕业生33.6万人,为解放前四十年累计数的25倍。这个成绩是不小的。但是,与我们这样一个10亿人口、8亿农民的农业大国相比,与我们所拥有的15亿亩耕地,18亿亩林地,43亿亩草原等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相比,就显得十分不足了。如果按毕业人数计算,我国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才有农业大学生4人,每两个公社才有3人,每万亩耕地仅有2人;  相似文献   

5.
数字天下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历史上,1830年,世界人口达到第一个10亿;从10亿增长到20亿用了一个多世纪,从20亿增长到30亿用了32年,而从1987年开始,每12年就增长10亿,1999年达  相似文献   

6.
《湖北教育》2007,(8):57-57
2006年9月施行的新<义务教育法>增加了"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条款.我国目前共有在校学生2.2亿人,以每个学生一年两学期用15册课本计算,一年就要用课本30亿册以上,如果每本书按15元计算,30多亿册教科书循环使用1年可节约450多亿元,循环使用5年可节约2250多亿元.  相似文献   

7.
<正>(1)有一种说法:"人口是定时炸弹。"人口爆炸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至2050年,地球人口将会多至90亿到100亿。目前,世界人口有6 0多亿,至今世界人口每年增加7800万,估计4 4到2012年世界人口就会达到7 0亿。于是不断有人问:"人口如此增长下去,地球承受得了吗?"答案要从两个方面来谈,如果光从  相似文献   

8.
据电讯新闻报载,预计:2002年,老人占1/10;2005年老人占1/5;2150年,老人占1/3。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速度比预计的要快,目前每10人中就有1人年龄在60岁以上,到2005年每5人中就有1人是60岁以上的老人。老年人口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超过14岁以下年龄段人口。预计到2150年,每3人中就有1人年龄超过60岁。世界老龄人口每年的增速为2%,高于总人口的增速。到2050年时,老龄人口中有21%的人年龄超  相似文献   

9.
一、单项选择 1 .2005年1月6日是“中国13亿人口即’。我国由n亿人口到12亿人口用了 6年时间,而由12亿人口到13亿人口则用一了10年时间。使“13亿人口日”推迟了4 年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人口基数的缩小B.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C实行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D.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2.从2005年到2007年,国家财政将安排227亿元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即 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和杂 费,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这体现了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 A.国家责任B.社会责任C学校责任D家庭责任 3.建设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0.
热点试题     
根据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正确的 )材料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 2 0 0 1年 1 1月 7日在伦敦公布“2 0 0 1年世界人口形势报告” ,对当前世界人口增长、生存状况与环境质量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报告说截止到 2 0 0 1年 ,世界人口已增加到 61亿。报告预测 ,未来 50年 ,世界人口将增加到 90亿。(附图 )1 有关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都在发展中国家B .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非洲C .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D .亚洲人口最多 ,占世界总人口一半以上2 东亚…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共有672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7%。从人口的增长情况看,建国以后,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率一般比汉族高,1964年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3992万余人,1982年发展到672(?)万余人,十八年中增长了68.4%,周期内汉族人口增长了43.8%。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高于汉族人口增长率的24.6%,1964至1982年全国人口平均递增率为20.9‰,而少数民族为29.4,其中1978年至1982年间平均年递增率为47.7‰,这样,百万人以上的民族已由1953年的10个增加到1982年的15个少数民族虽然比重小,但绝对数并不小;6723万这个数字比美国、法国、西德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口剧增带来的各种问题已使人们认识到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意识到计划生育应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当前,我国人口的状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增长速度快。建国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是相当快的,超过历史上的任何年代,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1962年至1965年,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达28.4‰,70年代以后才开始下降。我国大陆现有的11.3亿人口中,70%左右也就赴7亿多人是在建国后出生的。尽管人口自然增长率现已下降至14左右,但比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仍然较高。二、人口基数大。11亿多的人口,这是一个庞大的基数,在世界占第一位。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增加的人口绝对量也就大。从1963年至1973年,几乎每年增加2000万左右的  相似文献   

13.
自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到2002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共招生620万人,各类高校在校学生已达1600万人,比1998年增加约820万人。有人说,大学生太多了。对此,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分析说:“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不能说大学生‘太多了’!”我国近13亿人口,有1300多万在校大学生,仅占人口的1%;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2002年为15%,只是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2001年我国每10万人口中,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为931人;15岁以上就业人口中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龄为8年。上述这些比例和数字,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  相似文献   

14.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5倍多。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2020年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  相似文献   

15.
吴兴人 《科技文萃》2001,(2):179-180
美国作家麦克·哈特在1978年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出版至今,已销售6万多册。哈特按自己的观点选择了100位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并排出了名次。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被列名为第80位。 马尔萨斯受到哈特的看重,是因为他写了一本篇幅虽小却影响巨大的书——《人口论》。17 98年,马尔萨斯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子。他却提出,人口的增长快于食品供应的增长。他用非常严峻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思想,声称人口的增长是按几何指数增长,即1、2 、4、8、16……而食品的增长是按算术线性增长,即1、2、3、4、5……在该书再版时,马尔萨斯得出结论:人类将生活在贫穷,甚至接近饥饿之中。能不能采取什么办法来抑制人口的增长?战争、瘟疫或疾病能迅速地减少人口,但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代价。他建议,一个更可取的避免人口过分膨胀办法是“道德制约”,这包括晚婚、保持贞操及自愿节制性接触等。哈特称赞马尔萨斯的理论说:“他是第一个强调人口膨胀问题重要性的人,并使该问题引起了知识界的关注。”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出版至今已201年了。在本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我国曾将马尔萨斯和马寅初的节制生育的论点,作为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批判。批判的武器之一是“人手论”。近20年来,肯定马尔萨斯理论的文章也不少。那么,马尔萨斯的立论究竟如何,今天不妨再对它验证一下。 验证的第一个结果是,自马尔萨斯1834年去世至今,世界人口确实是无限制地增长了,但未按他设定的几何指数擢升。据统计,1830年世界人口是10亿,到1930年是20亿,1960年是 30亿,1975年是40亿,1987年增长到50亿,1999年世界人口又增加到60亿。从1830年至1999 年,世界人口增加了50亿,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起初增长10亿人要花100年时间,后从198 7年至1999年,增长10亿人,只花了12年时间。虽然人口增长速度并未按几何指数增长,但1 999年10月12日——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再一次敲响了警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若不控制人口增长,生存空间必将人满为患。  相似文献   

16.
据联合国统计 ,全世界目前有 80个国家约 1 5亿人口淡水不足 ,2 6个国家 3亿多人口生活严重缺水 ,1 0亿人口没有安全用水 ,2 0亿人口没有卫生设施用水。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少 ,约 2 8万亿立方米 ,居世界第 6位 ,但毕竟有限 ,尤其是我国人口已达 1 2多亿 ,人均占有量仅 2 3 40立方米 ,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拥有水资源的 1 / 4 ,居世界第 1 1 0位 ,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 1 3个贫水国家之一。可见 ,我国是个缺水大国。由于缺水 ,许多工厂停产或限产 ;由于缺水 ,我国多年减产粮食每年达 1 0 0亿千克 ;由于缺水 ,目前农村还有 5 0 0 0多万人和 3 0 0 0…  相似文献   

17.
同志们,今天是讨论公共教育学这门课程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公共教育学是整个教育学科中的一部分,是我们培养师资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是师范生将来要指导自己行动的一门课程,影响面非常大。现在我们的小学生有1亿2千2百多万,到本世纪末预计是1亿4千5百多万,因为人口的增加,小学的规模还要扩大。初中要增加1500万人,可能到5500万人。这两项加起来就是2亿,还有高中和其它类型的高级阶段的中学,到世纪末高中阶  相似文献   

18.
一、当今时代,呼唤现代化教育 1.人口激增,亟需扩大教育规模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表的(1992年世界人口概况)提醒人们,如果各国不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全球人口将在60年后从目前的54.8亿增加到100亿,而到2150年将增加到116亿。随着人口的激增,需要受教育的人日益增多,依靠传统教育的发展远远赶不上人口的飞速增长,必须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9.
高考政治“意义”类试题,根据设问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政治意义三类。一、经济意义例1 1990年至200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达到37.7%;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总人口从1.787亿增加到4.806亿。据测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即新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3个,只有美国(3.23亿人)和日本(1.27亿人)是发达国家。这说明到现在为止,人口数量还没有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变量。我们经常说的"人多力量大"多数情况下是靠不住的。中国一直是个人口大国,近代以来却屡遭人口比我国少得多的蕞尔小国欺负。我们也一直在向别的国家学习,试图找到可为我国大国经济发展提供借鉴的经验,这些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