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伟峻  刘露  孙毅 《台州学院学报》2012,34(3):70-75,80
运用文献资料法、运动录像拍摄及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11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决赛最好成绩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与第十二届世锦赛(柏林)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决赛最好成绩相应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外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最后两步均采用“长一短”模式,但世界优秀运动员助跑一步质心速度高于倒数第二步,而我国运动员则低于倒数第二步;(2)当前大部分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仍然比较注重单足跳的远度,我国运动员跨步跳距离与世界运动员差异较大,因此掌握合理的跨步跳技术动作、适当提高跨步跳距离对于我国运动员具有重要意义。(3)水平速度损失率在三跳过程中随着跳次的增加而增加,由于不适宜的起跳角和相对较弱的腿部力量,导致我国运动员水平速度损失率大于世界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三级跳远中的最关键因素是三跳比例,这直接影响最终的成绩。在三级跳远的技术动作中,英国爱德华兹的速度型技术已引领世界男子三级跳远并且逐步成为一种趋势。但是我国的三级跳远运动员在技术与体能方面都远远不如世界上其他国家,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当今的三级跳远技术的现状及趋势,促进我国三级跳远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有关三级跳远三跳技术方面的文献资料下,分析国内外三级跳远三跳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其研究成果,以求为我国男子三级跳远的技术训练、科研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为提高我国男子三级跳远的成绩服务。  相似文献   

4.
三级跳远技术是田径运动中田赛跳跃项目之一,其要求是快速助跑中,沿直线向前的连续三次跳跃。第一跳为单足跳,单脚起跳落地并发力向前;第二跳为跨步跳,须用摆动腿落地发力向前;第三跳为跳跃,用双脚落入沙坑。总成绩由速度做障,而节奏的控制是掌握三级跳远项目的基础。本文以平跳型例,浅谈节奏教学对三级跳远教学的重要作用。一、跳跃节奏的控制对三次跳跃衔接的重要作用(一)跳跃节奏的控制有利于减小三次跳跃的速度损失1. 合理的跳跃节奏能加快起跳速度,能减少起跳缓冲的支时间,是保持助跑速度的重要技术。教学中采用非极限强度的跃,按总距…  相似文献   

5.
采用运动实验法和统计法,对同一级别男子三级跳远起跳(第一跳)技术和跳远起跳技术的速度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速度特征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跳远起跳更侧重于"用力跳",三级跳远第一跳则更侧重于"快速起".  相似文献   

6.
随着三级跳远成绩的不断提高和三跳技术的日益成熟,对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及心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世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特征作以分析,希望能为我们三级跳远的训练提供借鉴,来达到促进我们三级跳远水平提高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落后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收集国内外重大比赛资料,从三级跳远的速度因素,各跳之间的相互影响,三级跳远比例与成绩的关系及平衡能力和摆动技术等技术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未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训练体系,从而制约着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成因,提出相应对策,为教练员和运动员从事女子三级跳远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第一跳技术进行研究并与国外优秀女子运动员的第一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运动员的踏板准确率、助跑速度利用系数较低,水平速度的损失率也较多,第一跳身体重心腾起角度较小、腾空时间较短,影响第一跳的距离和下面两跳成绩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第一跳技术进行研究并与国外优秀女子运动员的第一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运动员的踏板准确率、助跑速度利用系数较低,水平速度的损失率也较多,第一跳身体重心腾起角度较小、腾空时间较短,影响第一跳的距离和下面两跳成绩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三级跳远第二跳技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跳是三级跳远重要的技术环节,在整个三跳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正确的认识和了解第二跳技术,对完善整个三级跳远技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