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9 毫秒
1.
海子被认为是后朦胧诗人。后朦胧诗高举生命意识大旗,打着反崇高、反英雄、反文化的口号,极力推崇平民意识。海子的诗歌继承朦胧诗的抒情性,特别注重抒情主体的生命价值、精神尊严的呼唤,这与后朦胧诗的反崇高、反英雄等反正统事物、主流价值的主张似乎相距甚远。本人认为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诗性的艺术思维,个性化抒情的意象,个人密码化的言说方式等开创了个人化写作的先河,其个人化写作姿态与后朦胧诗的个人化写作有相似性。本文力图将从海子的生命意识、诗歌意象、语言表达等方面考察海子诗歌个人化写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时间意识,在荆楚文人及其作品表现形式上,具有独特的意义。这种意识进入荆楚文学作品,使作品在意象上互为表里并相互融合,富于绵长的哲思意味和无穷的艺术魅力。本文以荆楚文人大量作品为例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时间与作品的两种介入方式;两种不同意味的时间意象;两种不同的时间感受。特别是论述了庄子、屈原等道、儒家文人把时间及时间意象融入作品之中,把时间意识看作是一种生命意识,指出正是这种时间因素开创了后世荆楚文学的新传统。  相似文献   

3.
顾城是朦胧诗的主要代表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具有童话色彩的诗作。而与其诗歌创作的阶段性相关联,“太阳”意象成为了诗人不同时期童话心境的诗意写照。顾城诗歌中的“太阳”意象富于独特的审美意蕴.它们在积极的意义上表现了诗人对希望、童贞、真理、爱和力量的追求,在消极的意义上则表达着诗人对生命短暂、对现实生活绝望等种种悲剧性体验。  相似文献   

4.
马亚颖 《考试周刊》2014,(53):18-19
时至今日,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浪潮早已平静,但是它的文学史价值却不应因"事件"的远去被淡忘,朦胧诗在文学历史的艰难时刻,灵敏地把握住现实政治、社会变革与诗歌发展的复杂变局,表现出富有创造和探索的精神,这对当代中国诗歌的探索及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朦胧诗十年论争涉及的文学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还有论争产生的影响也是广泛的,如今要站在历史高度上重新审视这场朦胧诗论争。本文主要就朦胧诗争论过程中意象运用方面和自我表现方面及朦胧诗论争立场方面的分歧进行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诗包括意象诗、朦胧诗、后朦胧诗、生活流诗、先锋诗、探索诗等,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新诗,在语言、技巧、内容上与过去的传统新诗有较大的差异,其已进入中学课本,这对与时俱进地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现代诗的理解和教学是有难度的,它需要读者的心理结构、语言思维方式等与现代诗同步。下面笔者谈谈  相似文献   

6.
双桅船     
朱羽 《新读写》2008,(11):9-9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他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意蕴深厚而不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使许多诗失却传统的明朗色彩,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氛围。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相似文献   

7.
时间意识,对于荆楚文人具有独特的文学意义。这种意识进入到文学作品,与作品在意象上互为表里,并相互融合,富于绵长的哲思意味和无穷的艺术魅力。本文以荆楚文人作品为例,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时间与作品的两种介入方式;两种不同意味的时间意象;两种不同的时间把握。认为荆楚文人的时间意识,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生命意识,将时间意识融入创作之中,开创了楚文学的新传统。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文学角度的基础上,另加入宏观历史的视野,通过对于朦胧诗产生的大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来探讨朦胧诗的社会责任与美学价值问题.朦胧诗的出现,使得新诗的大众化成为了可能,朦胧诗是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特别是十年“丈革”压抑下的产物,朦胧诗人的成长过程,注定了他们对于传统新诗的颠覆意识.朦胧诗主张一种社会责任和人性的释放,将诗歌很长时间内的附庸政治和歌功颂德的庸俗意识扭转过来,创造出新时代的美学价值,是新诗自身的一次伟大蜕变.  相似文献   

9.
《古诗十九首》中由对时间表现构建了孤独意识,这种孤独是个性觉醒之后面对死亡的前景而产生的,同时也是对人生价值的反思,具体表现在《古诗十九首》中纷繁的意象之中。相对其他作品来说,《明月何皎皎》一篇的时间意味是由徘徊的抒情模式传达的。  相似文献   

10.
孙光宪的词风气骨甚遒、清刚朗丽,有别于花间词,其风格的形成可从时空意识的视点解读。孙词的空间意识表现为善于选取开阔的空间意象,充分利用门、窗和镜子、梦境等意象扩放空间,其时间意识有特色地表现为个体对时间的敏感、对历史的感悟,并且不时流露出时空合一的宇宙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朦胧诗是我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的现代主义诗潮,它在国内外诗坛均产生颇大反响。对朦胧诗和后朦胧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缘由及其美学特征,还有一些代表诗人、代表诗,以及对当时某些诗评家不确当的批评,诸如“朦胧诗表现‘小我’即‘自我’”、“朦胧诗看不懂”等,应恰当评价。朦胧诗和后朦胧诗既注意吸收古典诗和民歌的优点,又借鉴了现代诗的长处,为探索建设中国式的现代主义新诗积累了经验,使新诗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朦胧诗自发轫期即引发学界一场关于诗歌"读得懂"与"读不懂"的大讨论,而朦胧诗中意象群的层叠、象征手法的大量介入既是朦胧诗的标签性艺术特色,也是其"读得懂"与"读不懂"的成因所在。  相似文献   

13.
宋代节序词意象有其明显特征,具体表现为自然意象带有季节物候特点,而人文意象则是节日所特有的典型民俗活动,这些斑斓而特别的意象为后世展现了一副宋代的世态风情画卷,也为宋词抹上了一笔特有的中国风。  相似文献   

14.
朦胧诗自发轫期即引发学界一场关于诗歌“读得懂”与“读不懂”的大讨论,而朦胧诗中意象群的层叠、象征手法的大量介入既是朦胧诗的标签性艺术特色,也是其“读得懂”与“读不懂”的成因所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红极一时,争论不休的朦胧诗现象,从言、象、意三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朦胧诗语言有意叙、短缺、重复三种模式及特点;意象特征有随意性、不定性、多层次、跨跳性强、喻意多情调的特点;意蕴特质是张扬贵族精神,粉碎盲目崇拜,在孤独和衷婉中寻索崇高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离骚》中的女子意象与汉魏六朝闺情诗中的女子意象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女子之美与花草的联系、女子之美的具体表现形式、女子的个性精神的差别上。这种差异体现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文学美学追求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制度、伦理道德对文人人格、心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朦胧诗的崛起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诗人通过直觉思维的运用 ,审美对象的变形 ,通感手法的运用 ,意识流的引入实现对意象思维的新拓展 ,从而使朦胧诗的传达技巧得到完善 ,成为新诗发展史上的经典  相似文献   

18.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他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意蕴深厚而不求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诗歌中存在着大量的女性意象,它通常表现为两类:爱人意象和母亲意象。文章不仅描述了这两类意象的具体表现,而且还从中国传统诗歌理论、传统诗歌创作、深层心理渊源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易传礼 《考试周刊》2009,(30):18-20
朦胧诗在论证中迅速经典化,其经典化特征主要表现在诗歌内容上鲜明的指向性,诗歌意象的现代构建,以及诗歌对内在节奏和韵律的注重。而在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新生代”就在诗歌审美精神的变构,诗歌语言散文化、口语化的倾向及诗歌抒写方式的客观化等方面对先前的经典进行了反叛与超越。本文作者从“新生代”对朦胧诗歌的反叛与超越这一现象得出启示,认为当代诗歌要坚决地反对诗思的一元化。警惕语言对诗歌发展的束缚,注重对当前场景述说能力的建构,进一步研究和发掘散文化、口语化的诗意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