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制作设备的格局变化及对策孙宁近年来,在电视领域出现的新技术和设备系统之多,进展速度之快,是许多人始料未及的。在电视节目制作设备方面,已从传统的模拟复合到模拟分量,逐步过渡到数字复合、数字分量、压缩数字分量。并且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及应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从前期拍摄到后期编辑直至播出都要用到录像机,其作为电视制作系统中的瓶颈设备,其性能质量高低对整个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对录像机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受到人们的关注.从最早1956年出现的模拟磁带录像机,到1989年推出的D-1格式数字分量录像机,以及1992年采用数字压缩技术的数字Betacam录像机的出现这一发展过程,标志这录像机及制作设备的主流方向,即数字化,分量化及具全新概念的节目编辑制作功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一、电视摄录编设备的发展阶段及技术特征 对于摄录编各种类型的设备,有家用级、专业级和广播级等不同用途和质量之分;有8mm、U型、VHS、S-VHS、BetacamSP、DV等不同规格和格式之分.从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的角度来看,电视摄录编设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模拟复合型、模拟分量型和数字分量型过程,现在仍然还处于全数字型时代的前夜.  相似文献   

4.
电视制作设备发展及运用的主要特征孙宁90年代是电视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纵观摄、录、编、切、监电视设计发展进程,自80年代中期模拟分量技术出现以来,如今随着众多格式数字电视制作设备相继亮相,多媒体电视制作技术广泛深入,全新概念的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建立,打...  相似文献   

5.
电视机己成为现代社会每个家庭的必备品。它从小到大,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不断更新换代;从几百元到上万元,可谓应有尽有。电视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活跃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给人们带来了知识和欢乐。听爷爷讲,上个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电视机还是极其罕见的。那时一个大队仅有一台17寸黑白电视机。每天晚饭后,人们自带板凳走四五里路到大  相似文献   

6.
所谓数字电视,是指发射、传输、接收全过程都使用数字信号的电视技术。进一步说,由电视台送出的图像及声音信号经A/C转换、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数字信号,经空间无线方式或有线方式传送,由数字电视接收机接收后,通过数字解调和C/A转换处理,还原出原来的图像及伴音。由于数字电视传送的是数字脉冲信号,抗干扰能力强,因此电视机可接收到高清晰度、更逼真的图象和更动听、富有立体感的伴音;并且数字电视应用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因而可以进行双向信息传输,赋予电视许多新的功能:包括节目点播、浏览Internet、发送电子邮件、实现网上购物和网上银行等新业务,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家电;数字电视还可以与计算机融合而构成一类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成为未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不久的未来,数字电视必定一强有力的优势替代我国当前的PAL模拟电视。数字电视信号必须由数字电视机来接收。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所谓的数字电视机或数码电视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数字电视机。它只不过是在电视机内部部分电路中采用了多种数字化处理技术,真正的数字电视机内部电路应全部采用数字处理电路。另外,现在的数字收费电视虽然也具有数字...  相似文献   

7.
一、数字电视及全数字电视1983年德国ITT公司推出了一套对模拟电视机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芯片,由这套2000系列芯片制成了商品名称为“DIGIVISIOIN”的“数字电视机”,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这种早期定义的数字电视机的高、中频通道仍是模拟式的,它接收的信号还是传统的模拟信号,仅在视频检波后对视频基带信号和伴音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以改善图像和伴音信号的质量,其代价是增加了电视机的成本。这种接收模拟广播信号的数宇电视机的出现对电视技术的数字化起了促进作用。1993年以后,ITT/Inter…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DVI通信协议,TMDS的链路构成、信号特性、编码及解码算法分析.提出针对数字电视中的实际应用方案,简化了数字→模拟→数字繁琐的转换过程,解决了模拟传输环节中难以抑制的噪声干扰问题,有效避免了信号的损失和受到的干扰.有效消除拖影现象,使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都得到了大大提高,电视画面色彩更纯净,更逼真.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数字非线性视音频编辑系统孙昌达正当电视节目制作设备从模拟复合走向模拟分量,并进而向数字分量过渡之际,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全数字视频设备异军突起,日益为广播电视界所关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首推“非线性视音频编辑系统”。本文就数...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回顾——忆视频设备发展的历程伴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我们走过了从70年代的U型低带机到U型高带机,再到模拟分量这样一条发展之路。80年代末,日本松下公司在独创的M格式基础上研制出了MI系列视频设备。与此同时索尼公司则加速开发出了BETACA...  相似文献   

11.
电脑动画技术在电视教材制作中的应用孙宁,王军,刘繁东随着微电子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视频绘图技术融合TDVE技术和计算机字符叠加技术而发展起来。电脑动画技术作为其典型的代表,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为电视动画提供了更先进、实...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几年广播电视的技术的日益发展,与其对应的视频技术也就跟着不断地更新,现在我们都把早期的视频格式模拟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数字高清,与此同时视频的接口技术也已经发展到了色差再到分量等。  相似文献   

13.
电视技术的数字化和视频制作设备的计算机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自80年代中规模拟分量技术出现以来,如今随着众多格式 数字电视制作设备相继出现,多媒体电视制作技术广泛深入,建立了全新概念的电视节目制作系统,把电视制作带入了一个数字化、多媒体 的全新境界,引起了电视制作设备由传统向现代的飞跃。 在传统的模拟视频编辑中,VTR被用作录放机,与编辑机、特技台、时基较正器、字幂机、调音台和其它设备一起工作。一般来说,它 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缺点:第一,由于这些昂贵机器各自起着特定的作用,需由大量的电缆、视频线…  相似文献   

14.
数字录像机的发展庄思聪,何久安,杨炯近年来,电视技术正迅速地朝着全面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录像机作为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工具也毫无例外地开始了数字化的进程。从1986年起,世界著名的录像机制造公司陆续推出了D1、D2、D3和D5等格式的数字录像机,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立体电视是一种能够模拟实际场景的真实空间关系的电视系统,也被称为三维(三维立体电视)电视。立体电视图像不仅能给观众一种深度感觉,还能给观众一种景观伸展于荧光屏之外似乎触手可及的感觉。自从电视问世以来,人们就开始探索立体电视的方法和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美国、英国和前苏联等国家开始公布试验立体电视的消息。80年代立体电视已经成功地应用到教育、科研、工业和军事等部门。  相似文献   

16.
早在2000年春,国际远程教育权威学者、爱尔兰远程教育和应用中心主任德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应邀在上海电视大学40年周校庆召开的“新千年: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中外专家学者报告会上作主题报告——《从远程学习到数字学习,从数字学习再到移动学习》,瞬间就引起听众强烈的反响。基更博士用远程学习、数字学习和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分析现有复合方式电视系统存在的弊端出发,详细介绍了分量电视系统的原理、特性及发展现状,说明了分量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思路,从根源上克服了原有电视系统的固有缺陷,开辟了提高图像质量的新途径;指出电视系统向分量化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电视信号形成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从简单静止图象到复杂运动图象的电视图象信号的频谱结构。由于摄像机采用了扫描的方式将图象变化为图象信号,使得电视图象信号的频谱具有特殊的离散结构。从而为彩色电视技术在展宽频带的情况下,在亮度信号的频带内间插经过处理的色度信号的频谱,实现了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的兼容。  相似文献   

19.
数字电视技术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从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势,以及数字电视技术交互、高效等特性,来论述数字电视将对现代教育产生积极影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现有的模拟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电视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数字电视是未来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尹芝  潘华 《教育技术导刊》2013,12(12):161-162
视频技术从标清到高清,电视从模拟到数字,视频压缩技术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介绍了我国研究制定的AVS+标准,将其关键技术与H.264进行了对比,并介绍了AVS+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