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应该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以防由于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2.给盛固体药品的试管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反应生成的水或原来药品中含有的水变成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后倒流到试管的底部至使试管炸裂.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用品试管两支(编号A、B)、红墨水、量筒、活性炭、棉线团2个。二、实验操作1.取少量的活性炭于A试管中。2.用量筒取20 mL(两次)的红墨水分别倒入A、B试管中,并振荡A试管。3.将棉线团(2个)分别塞入A、B试管底部。  相似文献   

3.
1 实验材料试管夹、试管、酒精灯、水、支架、玻璃片(10×10cm)2 组装方法(如图1)2.1 在试管中装入冷水(约试管高度的三分之一)用试管夹把试管竖直的固定在支架上(注意与酒精灯之间的距离).2.2 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片,使玻璃片水平,然后固定在距试管口上方3cm左右的支架上,试管口在玻璃片中心.  相似文献   

4.
1镁带顺利滑入湿试管底部 试管内壁有水时,放人镁带不能象锌粒、铁钉、铜丝那么容易滑入试管底部.多数情况是镁带粘在试管中上部滑不下去,影响了实验的进程.而无论是用玻璃棒把镁带拨下去还是用纸把试管内壁擦干,都延长了实验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5.
某杂志上有这样一道物理题:有一只量筒和一个玻璃做成的小试管.用这只小试管、量筒和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量这只小试管玻璃的密度.要求:1.简述实验步骤;2.写出试管玻璃密度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在现行的初二《物理》(华东地区试用修订版 )教师教学用书中 ,第 2 96面介绍了一种潜水艇模型的制作方法 ,如图 1所示 ,取一只试管 ,用插有两根短玻璃管的橡皮管塞塞紧管口 .取两根乳胶管 ,一根与注射器相连 ,另一根放在水中并保持管口能始终没在水面之下 .为了使试管平衡 ,在试管底部绕几圈铁丝作为配重 .演示时将试管放入水槽中 ,使它水平浮于水面 ,用注射器从试管中抽气 ,试管中的水就增多 ;往试管中压气 ,试管里的水就减少 .控制进入试管内的水量 ,试管就会在水中下沉、上浮或悬浮 .书中介绍的这个实验有几点不尽人意之处 :(1)从试管中…  相似文献   

7.
1.用烧瓶加热液体时,装入液体的体积应为烧瓶容积的1/3—2/3。 2.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装入液体的体积应小于试管容积的1/3。 3.加热试管时要用试管夹,试管夹应夹持在距试管口1/3处。  相似文献   

8.
1 实验材料试管夹、试管、酒精灯、水、支架、玻璃片 (10× 10 cm)2 组装方法 (如图 1)2 .1 在试管中装入冷水 (约试管高度的三分之一 )用试管夹把试管竖直的固定在支架上(注意与酒精灯之间的距离 )。2 .2 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片 ,使玻璃片水平 ,然后固定在距试管口上方 3cm左右的支架上 ,试管口在玻璃片中心。图 13 实验效果从玻璃上部 ,能清楚的观察到小水珠的凝结、变大、掉落的过程“雨的模拟实验”材料改进$湖北省房县青峰小学!442101@杜元江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191页有关淀粉水解的实验为:在试管1和试管2里各放入0.5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mL20%的H2SO4溶液,在试管2里加入4mL水,都加热3~4min.用碱液中和试管1里的H2SO4溶液,把一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在试管2和试管3里都加入碘溶液,观察有没有蓝色出现.在试管1里加入银氨溶液,稍加热后,观察试管内壁上有无银镜出现.笔者认为该实验有以下瑕疵:  相似文献   

10.
l.盲目判断例1 现有两个粗细相差很小的试管,在大试管里装大半管水,把小试管管口向上放到大试管里,然后迅速倒过来,如图1所示,则这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A.小试管不动B.小试管向下运动脱离大试管掉下来C.小试管向上运动进到大试管里面去D.无法判断小试管的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11.
试管是我们做化学实验时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因为它太普通了,所以我们常常忽视它,没有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它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笔者现对试管的种类和功能进行总结,对试管之间、试管与其他仪器之间的组合进行整理,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对试管的整体认识,帮助学生掌握有关试管的整体知识,提高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2.
1.制氧装置中,试管应怎样放置?为什么? 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的底部。如果试管口高于试管的底部,加热时药品里含有的水分变成水蒸气,到管口冷凝成水滴后会流回试管的底部,使热的试管遇冷而破裂。  相似文献   

13.
1.取4支叶片数量及大小均相同的带叶小枝或整株凤仙花,分别插入1—4号刻度试管里。1号试管用凡士林涂叶两面气孔;2号试管用凡士林涂叶背面气孔;3号试管涂叶腹面气孔;4号试管不堵塞气孔,5号试管作为对照(如图示装置)。 2.刻度试管内的水面保持在相同的高度,并在水面上加柴油(或植物油)少许,防止水分蒸发。 3.将装置放在日光充足的温暖环境里。经2—3个小时(时间长短以试管内水分丧失到便于计算时为好)后,观察试管内水分下降情况。失。说明叶背面和腹面都有气孔存在,4号试管水量丧失比2、3号试管都多,证明失水量与  相似文献   

14.
实验现象1:把一些铁屑装入试管内,并用橡皮帽盖住试管口,然后用条形磁铁的一极在试管下沿同一方向移动几次,如图1所示.试管可以吸起大头针等.思考:试管能够吸起大头针,由此说明试管具有了磁性,那么它的磁性是从哪来的呢?探讨:这实际上是一种"磁化"现象,原来在磁性材料的内部存在着大量的磁分子,每一个磁分子都有N、S极.一般物体在通常情况下  相似文献   

15.
一、有关问题 1.为什么盛氧化铜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若试管口向上倾斜,可能会发生以下两种情况:①反应生成的水及药品里的湿存水受热气化后,在试管口冷凝成水滴倒流到试管底部而引起试管炸裂;②H_2比空气轻,试管口向上倾斜则不易将试管里的空气排尽,加热时可能引起爆炸,而且氢气与氧化铜接触不充分,反应需要的氢气量增加,会使反应时间增长。 2.氧化铜放入试管里为什么要铺成斜面? 这是为了增大氧化铜的受热面积和增大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设计出一款试管加盖机.介绍了该试管加盖机的用途、性能、组成和原理,并分析了该装置结构方面的创新之处.该装置能够一次成批地进行试管加盖,既避免了试管破损对医护人员的伤害,也减轻了操作者的体力劳动,同时,也是实验室自动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可靠性高、性能稳定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一、CO还原CuO 取一支长20 cm的大试管,用棉签沾取Cu(NO3)2溶液涂于试管中部.加热试管中部让Cu(NO3)2完全分解,这时试管中部会沾上一圈黑色的CuO.用长滴管或长颈漏斗将甲酸和浓硫酸加入试管底,使之混合并产生CO,加热CuO部位1 min,再微热混合液,可见黑色CuO慢慢变成红色的铜.尾气因含CO,可通过燃烧处理掉.  相似文献   

18.
实验一 将一些铁屑装入试管内 ,并用橡皮帽盖住试管口 ,然后用条形磁铁的一极在试管下沿同一方向移动几次 ,如图1所示 .观察 “试管”能吸起大头针等物 ,说明“试管”有磁性 .思考 “试管”为什么会有磁性呢 ?图 2这实际上是一个磁化现象 .原来 ,在磁性材料的内部有大量的磁分子 ,每一磁分子都有N、S极 .一般物体在通常情况下并不表现出磁性 ,是因为这些物体的内部磁分子的排列紊乱 ,它们的磁作用相互抵消 ,从整体上看是无磁性的 .当按图 1的方法处理后 ,试管内的铁屑将被磁化 ,其内部的磁分子的排列方向大致相同 ,于是就呈现出磁性 ,…  相似文献   

19.
一、演示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取一只试管 (大小都可以 ) ,在试管中装入几小粒碘块并用橡皮塞塞紧 ,如图 1所示 .实验时 ,一手捏住试管上口 ,一手用打火图 1机对试管底部加热 ,加热的同时 ,不时地摇动试管 .几秒钟后就可以观察到试管内有了一团团紫色的碘蒸气 ,且越来越浓 .停止加热继续摇动试管 ,试管内仍有响声 ,这说明管内的固态碘未完全升华 .冷却片刻后就可看到试管内壁粘满了针状的有光泽的碘晶粒 .本实验有以下优点 :1 .用打火机代替酒精灯加热 ,操作简单且方便 ,更重要的是酒精灯外焰温度约 80 0℃左右 ,大大超过了碘的熔点 1 1 4.5℃的温度 ,因而用酒精灯加热试管 ,在碘蒸气产生的同时 ,碘也开始熔化了 .而用打火机加热 ,火焰温度较低 ,且可以控制 ,学生对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直接”两字深信不疑 .2 .试管加塞防止了剧毒——碘蒸气外溢 ,避免污染环境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二、演示利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制成自动控制电路的实验找一个废弃的日光灯起动器 ,去掉金属 (或塑料 )外壳 ,小心地把玻璃泡打破 (注意不要把下边的金属线弄断 ) ,这样就露出了它的静触片和动触片 ,U形的动触片就是双金...  相似文献   

20.
缪徐 《中学理科》2003,(2):24-29,93
3.实验室制氧气装置安装要点:斜、近、短,“斜”是指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湿存水流人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近”是指铁夹夹的位置距离试管口近,其与管口的距离约为试管长度的三分之一,“短”是指导气管伸人试管内不能太长,只超出橡皮塞一点点即可,以利于气体的导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