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这个定义明确地把它与“新闻评论”和“杂”区分开来。它包括“新闻评论”,或说“新闻评论”是它的“子集”,换言之,“时评”可以取材于新闻,“被动”地对新闻事件和人物发表议论,也可以不依傍“眼前”的新闻,而就“身边”事、“心头”事发表意见,只要是关于当下的(现在进行时)意见,就是“时评”。新  相似文献   

2.
“数字城市”是一个新兴的和非常广义的概念,目前有关数字城市的叫法可谓各持一说。如有叫“数码城市”的,有叫“信息港”的,还有叫“数码港”的等等。可以说这些不同的叫法,反应了从不同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对“数字城市”的认识和理解。一、“数字城市”的概念对“数字城市”的理解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数字城市”将城市内和各种信息用可视化的虚拟(模型)方式,再现在计算机(屏幕)系统之中进行动态管理,使“摸不着、看不见”和“看得见、摸得着”的“信息”以“数字”的方式输入到计…  相似文献   

3.
新闻视角,是指人们把握、选择新闻角度的着眼点。作为企业报的编采人员,能否在自己生活的有限空间里,瞅准目标,找准视角,捉住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鲜鱼来,笔者多年的采写实践体会是:   放眼“天”与“地”,找准结合点。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和缩影。企业报的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吃透“上头”,熟悉“下头”,在“大背景”与“小环境”的“撞击”与“共振”中,寻找线索,捕捉新闻,找准结合点,实现“天地合一”。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厂连续 23年盈利,在一些干部和职工头脑中形成了“小富即安”、“浅尝辄止”的思想,总认为“狼不会真…  相似文献   

4.
庄志龄 《档案与史学》2001,(6):35-40,46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和工业生产基地,对全国的经济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日本对之垂涎己久。“八一三”事变后,日军占领了除苏州河以南租界外的全部上海地区,即用“军管”的名义,将占领区内的民族资本产业攫为已有,从直接的盗拆盗运,到利用“委托经营”、“合办”、“租赁”、“收买”等方式,实施“军管理”。所谓“军管理”,据日本“兴亚院”的解释,就是依据“国际公法”和“战时法规”没收“敌人官产”的行为,但为防止“不逞之徒”加以破坏,对占领区内的无主私人产业也由军方暂时予以保管。由此可知,日军“军…  相似文献   

5.
专题报道的创新,既要求“快”,也要求“深”。“快”是新闻要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新闻能新的必要条件;“深”是专题报道的本质特征,也是专题报道推陈出新的必由之路。“快”中求“新”,“深”中求“新”,专题报道才能高人一筹,形成“集束效应”,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从五个视角看提高新闻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闻媒体也像社会的一切事物一样,无不打上“经济”和“商品”的烙印,那么,如何保持和维护新闻的“真实、公正、健康”的形象,杜绝“虚假、臆造、消极”等格调低劣的信息和“有偿新闻”,这是作为“党的喉舌”、人民的“代言人”、“经济的助推器”的主流新闻媒体“建设一流传媒”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零”不惑     
“零”不惑编辑学报1993年第1期第2页登有《“零”之惑》一文,我对该字写法有疑问。其实“○”也是汉字。“零”字产生的很早,最初指“零星小雨”,与数目字没有什么关系。最早表示余数和空位用“单”和“有”,如“一百单八将”,“孔子五十有一”。到了近代逐渐...  相似文献   

8.
寥寥无几 其中的“寥”容易和同音词相混。有写“廖廖”的,有写“了了”的,有写“聊聊”的。“寥寥”读 liá oliá o(疗疗),表示稀少。成语是指很稀少,没有几个。“了了”读 liǎ oliǎ o(燎燎),表示明白,如“不甚了了”。“聊聊”读 liá oliá o(疗疗),表示闲谈。“廖”读 lià o(撂),表姓氏,不能重叠。这几个同音词都不表示稀少,所以都不能和“无几”组合成成语。   两全其美 把这个成语理解成双方面都美好,于是就容易写成“两全齐美”,这是错的。“全”指顾全,“美”是美好,“其”是他们。成语的本意是做一件…  相似文献   

9.
前些年,报业的发展确实堪称“快速”,效益与很多行业相比,也可谓“丰厚”。但是,回头来看,这种“快速”和“丰厚”,相当程度上源自市场环境的“恩赐”,有点“靠天吃饭”的味道。变天了,报业经营者越来越不“轻松”,同时,被过去那种“快速”和“丰厚”所掩盖的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过去,谁早抓住了机遇、抢占了一方市场,谁可能就发达了;现在,单靠这些还不够,或者说.发展已到了必须真正靠自己的时候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我赞赏“悦读”这个理念,它可以理解为“快乐悦读”。无声的“阅”和有声的“读”,涵盖着快读、略读和精读,并具有“推究事物意义”的含义,二者合成一词,意味着“阅读”是从文字作品中获取和加工信息的精神劳动。古人有青灯黄卷,悬梁刺股等“苦读”故事,如今阅读条件好多了,有识之士把同音的“阅”字换成“悦”字,意在营造读者的良好心境,使阅读活动变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审美愉悦:使单纯的阅读技术升华为充满人文精神的“悦读”情怀,其内涵确实深厚得多,高雅得多。  相似文献   

11.
基础研究的"抽象性"剖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梅 《图书馆杂志》2004,23(5):11-12,22
图书馆学理论的“抽象性”潮流,主要体现在“抽象概念”研究和“抽象方法”应用方面,文章以“可获得性论”和“科学主义思潮”为例,对图书馆学理论的“抽象性”进行粗浅剖析,指出其缘起及不足。  相似文献   

12.
权力·权利“权力”和“权利”这对同音的合成同,从构成词素可以看出二者调又有区别,不能通用。“权力”包含“权”和“力量”的意思;“权利”包含“权”和“利益”的意思,所以这两个词的同义有明显的不同。“权力”是指在政治上有强制力量、在职责范围内有支配力量的意思。例如,国家权力、行政权力、立法权力、司法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安机关有拘留违法犯罪人员的权力。在上述各例中,如果用了“权利”就错了。“权利”是和“义务”相对而言的,指人民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权利”也就是“权益”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典籍和文物资料,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文化典籍和文物资料,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风貌之后,有些已失佚不传;有些还遗存于地下,或密藏于洞窟山岩。古代,我国曾有两次文物典籍的发现,即汉代的“孔壁古文”和晋代的“汲冢竹书”,都与文化有极大的关系。 19世纪末和 20世纪初,又发现了河南安阳的“殷墟甲骨”、西陲的“汉晋简册”和“明清内阁大库档案”。其中“殷墟甲骨”和“居延汉简”属于“废弃物”,“孔壁古文”是躲藏秦始皇“焚书坑儒”…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的电视新闻“软处理”,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让“软新闻”真正软下来,进而使“软新闻”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二是让“硬新闻”在不失“硬”特征的前提下,合理地保留“软”内核和深化“软”内容。“软新闻”即社会新闻。尽管学术界对社会新闻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并没有影响社会新闻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软新闻”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强化,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软新闻”和由“软新闻”引申出的“软处理”。这里的“软”是指情趣性,“硬”则是指思想性。“软”并非软绵绵,更不是追求低级庸俗的东西,而是指新闻事实的表…  相似文献   

15.
德国希特勒的“纳粹主义”、“纳粹党”,长期被译为“国家社会主义”,“国社党”,那是错误的,容易引起误解和混乱。正确的翻译应当是“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党”。  相似文献   

16.
倪久芳 《新闻战线》2022,(11):99-101
寻找新闻线索是新闻采访的前提和基础。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产”新闻,从节日及季节性工作中“捉”新闻,从上级宣传任务中“吃”新闻,从来信来电来访中“集”新闻,从文件资料中“掘”新闻,从新闻媒体中“借”新闻,从重大会议中“挖”新闻,从通讯员来稿中“寻”新闻,从“道听途说”中“拣”新闻,从基层调研中“跑”新闻,从突发事件及社会热点中“追”新闻,从朋友圈、网络平台中“捕”新闻,都是新闻线索采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档案开放"语词溯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改娇 《山西档案》2005,31(5):16-19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认为,“档案开放”语出法国大革命。文章作者认为,“档案开放”一词并非“法国造”,200多年前,法国人提出的是档案馆开放和公民享有利用档案的权利,而非档案开放。“档案开放”是国人结合了法国“档案馆开放”的含义和我国当时“开放档案”的表达需要,由“开放历史档案”、“开放档案”、“档案的开放”逐渐演变而来的。在这种语言转换过程中,档案馆开放的精髓——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观念,逐渐被我们的文化和思维惯性淡化了。  相似文献   

18.
王俊玮 《当代传播》2006,(6):101-102
“小”和“大”,似乎是对立的,但是温州宣传系统却在“小”和“大”中看到了辩证法,从“小”人物中做出了“大”文章。  相似文献   

19.
对涉及档案馆开放档案工作的两个现实案例进行另类解读,将问题的症结归因于档案馆开放“责任”的认识偏差,即“主要责任”和“责任边界”的模糊,进而对档案馆在开放工作中的“主要责任”进行阐述,提出其“绝对责任”和“主要责任”是“扩大开放,提供利用”,并指出应合理划分档案馆的责任边界,赋予档案馆“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20.
羚子 《出版视野》2004,(3):47-47
“天下和为先”。古今中外,古往今来,都以和为先导,常谈“先礼后兵”,国与国之间“谈判”。边界的退让等等都以“和”为前提。翻遍历史,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莫不是丢掉了“和”这个先决条件,而殃及数以千万计的生灵遭遇战争的涂炭啊!而如今的伊拉克战争,倘若萨达姆能够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