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冯泰 《当代电大》2001,(11):79-84
1 命题逻辑1.1 命题与联结词。 具有确定真假意义的陈述句为命题。命题必须具备:第一,语句是陈述句;第二,语句有确定的真假意义。 掌握六个联结词及其真值表: (1)“(?)”否定联结词,P是命题,(?)P是P的否命题。 (2)“∧”合取联结词,P∧Q表示命题P且Q。 (3)“∨”析取联结词,P∨Q表示相容或,即P或Q。 (4)“∨”不可兼析取(异或)联结词,P∨Q表示排斥或,即P或Q只能取其一。 (5)“→”蕴含联结词,P→Q表示“如果P,则Q”或“只有Q,才有P”。 (6)“(?)”等价联结词,P(?)Q表示P和Q的真值同真或同假。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国内通用的形式逻辑或普通逻辑教科书中,“並非(要么P,要么q)”这一负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等值判断是“(P並且q)或者(P并且q)”。用符号表示即为:而负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並非(当,且仅当P,才q)”的等值判断则是“(P並且q)或者(P並且q”。用符号表示即为: 根据不相容选言判断(本文只讨论两个选言肢的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特性,当只有  相似文献   

3.
一、致乱之由有这样一组判断:我班多数同学是懂西班牙语的。我班少数同学不是懂西班牙语的。要求指出它们之间的真假关系。一部屡计印量超过150万册的逻辑教材的《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答案说:前者是“特称肯定判断”,后者是“特称否定判断”:二者逻辑素材相同,有下反对关系: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相似文献   

4.
高中数学课本中《简易逻辑》内容,许多同学对其涉及到的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感到不易理解,以下就二者的联系与区别谈一下自己的认识。1.命题的否定命题之间有反对关系,也有矛盾关系。互为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具有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逻辑关系;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间具有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逻辑关系,即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间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一个命题的否定是指该命题的非命题,因此,一个命题的否定与该命题是矛盾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如下列命题:①“实数都是正数”与“实数都不是正数”;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麦加拉学派认为完善的条件句并非开始于真且结束于假,这个被称为“实质蕴涵”的观点经过弗雷格和罗素的继承而成为经典逻辑的核心观念。但冯棉先生总结出实质蕴涵有两类共七种“怪论”。第一类为“非相干性蕴涵怪论”,第二类为“相干性蕴涵怪论”。程仲棠先生认为实质蕴涵式中的命题常项只有“真”“、假”这两个语义,逻辑永真式只提供“认识中为真的最低层次的必要条件”。张建军先生用“蕴涵/析取”的转换来证明“怪论”并不怪。我们承认全部七种都具有“怪论”的身份,并分析证明怪论公式的命题代入例在实质蕴涵的本来涵义上都不是怪论。  相似文献   

6.
一、考纲要求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二、基础知识1.判断“p且q”形式复合命题真假:“一假必假”.判断“p或q”形式复合命题真假:“一真必真”.判断“非p”形式复合命题真假:“真假相对”.2.p(?)q表示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遵循逻辑思维规律,准确找出句子语病   按照普通形式逻辑的观点,逻辑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循、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等四条基本规律.同一律要求人们的思想要有确定性,即要求所用的概念或判断要保持其确定的内容.如果违反了这一要求就会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否定的思维不能都是真的,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如果违反这个要求,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是:一个思想或是反映某个客观对象,或者不反映某个客观对象;一个思想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二者必居其一.违反这个要求,就会犯“无所断定“(也叫模棱两可)的错误.充足理由律要求作为理由的判断必须是真实的或经过实践证明而无疑问的,理由与推断之间要具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如果按这些逻辑规律来解答一些有关句子的语病,那就容易得多了.   ……  相似文献   

8.
“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应用贯穿于数学各个分支,在其他学科以及生产实践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介绍判断“充要条件”的三种策略,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利用真值表判断“或”、“且”、“非”是三个最基本的逻辑联结词。“或”的含义是:一真必真,都假才假。“且”的含义是:一假必假,都真才真。  相似文献   

9.
略谈是非题     
给出一个判断(或真、或假二者必居其一且只居其一)由学生分辨真(即对)、假(即错)的题目,叫是非题。由于是非题只有对、错两种选择,存在“猜测答中”的毛病,有个时期被人冷落了。其实,是非题仍不失为一种可取的题型。这种题目,主要作用在于评量学生正确辨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丁洪良 《物理教师》2009,30(9):19-20
在分析门电路工作的逻辑关系时,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所作的解释和表述基本是一致的,即模拟信号中的“高电压”用逻辑符号“1”来表示,模拟信号中的“低电压”用逻辑符号“O”来表示.但是多高的电压就算是高电压呢?“低电压”是不是就是电压值就为零呢?很多老师往往自己也比较模糊,就很难给打破沙锅同到底的学生一个完美的解释.下面本人就以课本中的施密特触发器为例,作一较为祥细的剖析.  相似文献   

11.
英语短语either...or表示选择关系或析取关系。逻辑中的析取关系分为相容析取关系和不相容析取关系两种,该短语究竟表示哪种析取关系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为这个争议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会话含意的可取消性质被视为区分语言单位的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的有效工具。借助这个工具我们得出结论:相容析取关系是either...or的语义意义,而不相容析取关系是它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如果A与B两个判断的变项相同,则它们的常项A、可能相同B、不可能相同C、不可能不同D、一定相同2.如两个性质判断的变项完全相同,而常项完全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判断A、可同真,可同假B、可同真,不同假C、不同真,可同假D、不同真,不同假3.已知“甲队可能会战胜乙队”,可推出A、甲队必然战胜乙队B、并非“甲队必然不会战胜乙队”C、并非“甲队可能不会战胜乙队”…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个命题p,使用逻辑联接词“非”,就构成一个复合命题“非p”(记为┐p).“非p”叫做命题p的非命题,也叫做命题p的否定.命题p与它的否定“非p”的真值为一真一假、一假一真,所以有时也称它们是一对矛盾命题.  相似文献   

14.
“ ”、“-”(以下简写±号)不是数字,人们在解题时往往偏向对数字关心,而忽视±号在解题过程及结果中的重要性.因而常常影响解题的正确性.一、±号所具有的含义:(1)代表相反的两个移动方向,或者相反的两个事件.(2)在旋转方向和螺纹副中表示逆时针与顺时针,或者右旋与左旋.(3)表示结果与假设的方向相同或不相同.(4)和电子计算机逻辑运算的“真”、“假”;1、0结合起来运用.(5)在传动比公式中以“-”号表示两同平面转动件的转向相反.事实上,能否正确运用±号往往是用理论公式求解问题时的难点所在.如在机械运动计算中,要求设计运动方向,这时的±号运用的正确性就占据了整题解答正确性的一半.可见±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物理选择题的选项中常有“可能”“不一定”等语言,这类语言是模糊语言,描述问题或者这样或者那样,二者必居其一,而用“可能”“不一定”描述问题往往更准确.下面举例说明,以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质判断对当关系的逻辑方阵,在普通逻辑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明确相同素材性质判断间的真假值,从一个侧面训练人们的逻辑思维,而且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它们之间的排斥关系,使逻辑更好地为人们的思维实践服务。在许多普通逻辑的著作中,对逻辑方阵的一系列问题都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关于逻辑方阵中的儿个“不定”(即全称假则另一全称和同质特称的真假“不定”,特称真则另一特称和同质全称的真假“不定”),一般说来一般说来,也都作了相应的分析。然而,“不定”之中是否有“定”呢?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语言与自然语言(普通语言)不同,可称之为“符号语言”或人工语言,二者本质区别之一在于数学语言中“变元的”广泛应用。 一个带有“意义”的物质对象,是“能指”和“所指”组成的统一体。数学符号指的是,用来表示数学中所研究的对象的概念,性质,运算及关系等符号组成的集合。确定一种数学语言,就是指确定该数学系统的语言。建构一种数学语言,是在我们所论述的个体域(字母表)中的元素的有限序列经过语义及语法处理,组成各种表达式。这些表达式只包含“项”和“公式”,项是个体的一般形式,而公式则是命题形式。  相似文献   

18.
逻辑学是以思维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普通逻辑研究思维形式是研究某一思维形式的真假逻辑特征和各种思维形式之间的真假逻辑关系。就这一方面而论,命题这一思维形式表现更为明显,不管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均如此。某一复合命题的真假逻辑特征和复合命题之间的真假逻辑关系的判定,目前逻辑学界普遍借助于一种图表——真值表,这种真值表包括命题变项的真假情况组合部分和在命题变项的某种组合下,复合命题逻辑特征所显示的真假值部分。例如,要判定p∧q的真假值,可作真假表如下:(我们用“1”表示“真”,用“0”表示“假”)  相似文献   

19.
冯泰 《当代电大》2003,(11):73-76
1 命题逻辑1 1 学习要点(1)命题与联结词 :命题 ,命题真值 ,真命题 ,假命题 ,联结词及其真值表。(2 )命题公式 :命题公式 ,赋值 (解释 ) ,公式的分类 ,命题公式的等值 ,重要等值式。(3)范式 :析取 (合取 )范式 ,极小项 ,极大项 ,主析取 (合取 )范式。(4)命题演算的推理理论 :有效结论和构造推理证明法 (直接证法、附加前提证法和间接证法 ) ,重言蕴含式和三个规则 (P规则、T规则和CP规则 )。1 2 例题解析例 1 设命题公式 (P∧ (Q → P) ) ,求使该命题为 0的P ,Q的取值。解 使 (P∧ (Q → P) ) 0 ,只有使P∧ (Q → P) 1,合…  相似文献   

20.
冯泰 《当代电大》2002,(11):80-84
1 命题逻辑1 .1 学习要点(1 )命题与联结词 :命题 ,命题真值 ,真命题 ,假命题 ,联结词 ( ,∧ ,∨ ,∨ ,→ , )及其真值表。(2 )命题公式 :赋值与解释 ,公式的分类 ,命题公式的等值。(3)范式 :析取 (合取 )范式 ,极小项 ,极大项 ,主析取 (合取 )范式。(4)命题演算的推理理论 :有效结论和构造推理证明法 (直接证法、附加前提证法和间接证法 ) ,三个规则 (P规则、T规则和CP规则 )。1 .2 例题解析例 1 设命题公式 (P∧ (Q → P) ) ,求使该命题为 0的P ,Q的取值。解 使 (P∧ (Q → P) ) 0 ,只有使P∧ (Q → P) 1 ,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