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假句(包括矛盾句)存在于语言里是合法合理的."层级"论将存有"矛盾被证"的自然语言宣判"死刑",是把人(语言使用者)的逻辑犯规归罪于语言本身,而解悖方案回归自然语言实际是对塔斯基"层级"论宣判死刑.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逻辑悖论研究的重心自然而然转移到了"语义悖论"上来.塔斯基对"谎者"悖论的解释,以"本语句"指称或界定"本语句假",犯了"矛盾定义"的谬误,而哥德尔的理论也因跟塔斯基理论的内在联系,也可能引起我们的疑问.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中国修辞学研究正经历着从"狭义"到"广义"的转型.20世纪初建立的狭义修辞学是以语言为本位的,修辞学研究局限在语言学的范围里对表达技巧等做总结归纳,其理论基础、理论深度、理论生命力等都是有限的.广义修辞学以突破语言学本位观念、走出技巧论为出发点,力图把修辞学理论扎根在更为广泛的社会人文、心理思维、乃至自然存在的基础上.这种"转型"促进了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观念鼎新,必将引起中国修辞学研究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3.
特级教师薄俊生的语文教学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他坚持"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语言"这一根本方向不动摇,牢牢扎根语言实践的沃土,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对话交流、朗读感悟、品评互动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语言形象,进行语言实践,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窥一斑而知全豹.笔者取一个角度,以<鹿和羊>一课的教学案例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体味他教学的精在此基础上,由部分推及整体,把认识的触角伸向其教学思想更为深广的地方,以逐步靠近他以"发展性课堂教学"为特征的语文教学思想的本质之处.  相似文献   

4.
李玮 《现代英语》2022,(4):29-32
为了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将研究"学习者自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施,借此全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与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拓宽其自主施展能力的渠道,旨在让学生的语言学习体验更为深刻,发展效果更为真实、全面.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价值在于它是否有强有力的表达系统,语言的魅力在于它是否有丰富活跃的词汇系统.以前, "山寨"一词的意义对人们来说是明确的,但如今的"山寨"起变化了,意义变微妙了.新语"山寨"的出现再次把语言的经济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彭静 《现代语文》2007,(9):30-31
<琵琶记>,元末高明撰,成书于1356年左右,在中国戏曲史上一向被视为"词曲之祖".近年来,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如作家、版本、创作过程、人物形象等,但大都集中在文学领域,从语言角度对它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蒋绍愚先生<近代汉语研究概况>一书指出,<琵琶记>反映的是"元末明初的语言",具有非常重要的语言研究价值.本文考察了该戏曲旁白中含有"把"字的句子并将之分类,以期从中看出元末明初"把"字句在口语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海派"文化影响下的上海话词汇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洪捷 《文教资料》2008,(18):63-65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研究上海话,必须把它与上海本土文化——"海派"文化结合起来.本文基于"海派"文化的影响,探讨了上海话词汇的"海派"特色.  相似文献   

8.
克拉申指出,语言是通过"习得"而不是"学习"掌握的.习得是指通过交际自然而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他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所以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流畅地重复一些句子,背诵一些课文,复述一些内容,却不能让他们成功地在实际语言环境中与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他们缺乏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而只是强调对语言的训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仅有师生间的交流是不够的,生生间的交流也是必要的.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有了固定交流的对象,为实施"任务型"教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载体.  相似文献   

9.
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下,长期以来以"语言工具论"统摄一般语言理论,背离了语言的人文本质,亟待改革.改革的途径一是把透明无色的语言符号观转换为人文阐释的语言符号观,二是关注语言各要素在各民族语言系统中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语言是遵循一定原则的教师职业语言,有表意功能、传情功能和教育功能,而新课程下要求把人的因素施在首位,即以人为本,所以,新课程对教学语言有如下要求:科学性与教育性兼顾,启发性的艺术性互为促进,逻辑性与形象性结合,规范性与灵活性并重,以"点燃"学生课堂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1.
生成语法研究的重点是"语法".它认为语言是一种外在化的事物,而语法是一种内在化的事物,语法决定语言.生成语法理论目标是寻找人类所有语言的"普遍语法".  相似文献   

12.
徐辉 《文教资料》2008,(7):32-34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很有特点的一种句式,本文着重从句法和语义的角度分析"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介引宾语和"把"字句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指出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而不是二语教学。接着在克拉申理论中的语言"习得"和"学得"的基础上,就如何把语言习得的许多经验转移到外语教学活动中,改良外语教学的模式,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能力培养,要从"积累"和"运用"着手,抓好"读、听、说、写"四大训练.首先,要把好语言积累关.强化诵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丰富学生的积累.重视对学生"听话"能力的培养.其次,要让学生"灵活运用素材,将之变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用良好的语言环境熏陶学生.加强作文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具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译者在面对感情色彩更为复杂的"褒贬同词"现象时,不仅要揣摩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如感情色彩、文化内涵等,也要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文章简要阐述了前人对"褒贬同词"现象的研究,列举了部分典型及其误译现象,分析了该现象的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如正确把握感情色彩、充分理解...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诗歌语言以简练为美.诗歌常常通过精练绵密的语言组合,传达无限丰富的意蕴和生动深广的内涵,在"言约而意丰"的简捷抒写中,体现巧妙的艺术构思.并拓展人们审美的视野和创造的空间.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把类似的语言风格称之为"简笔".事实上."简笔"虽然是诗歌语言最常见的表现风格,但与之相对的"繁笔"也并非诗家的禁忌.古代诗人在描摹物态、叙写事件以及抒情言志的过程中.也往往巧妙借助"繁笔"的铺陈和反复功能,以繁写意,以繁传情,细节上工笔细描.情景上用墨如泼.甚至大肆渲染,不厌其烦,这样繁密得体的表达,不但没有拖沓累赘之嫌,反而能收到以繁胜简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以灵动的语言实践.促进学生的语言内化、外显与精神同构共生,建构了"活"而"实"的课堂,其深刻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言不尽意"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其产生原因很多.而语言作为一种表意的符号,其自身的特点是不容忽视的.语言符号本身具有线条性、概括性、离散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促使语言在表达上存在某种表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困境,这也是"言不尽意"产生的真正的语言根源.  相似文献   

19.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高效的数学教育要实现横向数学化和纵向数学化的均衡发展.横向数学化就是把生活实物世界引向教学符号世界,即把普通语言转化为数学文字语言的过程;纵向数学化就是在数学世界里,符号生成、重塑和被使用,即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互换,文字语言与图式语言互换,图式语言与符号语言互换过程.本文以此理论为依据,在"倍"的概念教学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对数学概念的数学化教学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把"言"与"行"区别开来对待.中国有"听其言而观其行"的古训(语出《论语·公治长》),西方也有"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行动胜过语言)"的民谚,都是把"言"与"行"严格区分开且对立起来."言"当然不能代替"行",光说不做显然不行,但二者之间是否真的是互不搭界,截然分开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