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微博圈     
黄林波 《教育》2011,(27):9-9
<正>@朱永新:一个好老师,是将根扎在教室,把心献给孩子,与学生一起成长,让学生在今后仍然瞧得起的老师,而这与论文专著关系不大。幸福的生活,需要从教育本身去寻找。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在教师节前后,能从一个学生的祝福中,感受到自己作为他们生命中的贵人的欣喜,谁会觉得教育工作是苦役呢?  相似文献   

2.
情感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融入教师的情感,学生会感受到老师心底的爱,与学生同行,与学生为友,就一定能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3.
于荣 《湖南教育》2004,(11):8-8
让孩子“跳起来摘到果子”,这是广大教师的心愿,也是教育的永恒追求。但我们目前的教育方式与手段,能否让孩子真正“摘到果子”,这就值得深思了。看看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吧: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师生的全部生活就是上课上课再上课。学生基本上是在老师的支配下度过的,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甚至双休日也排满了各种名目的补课、“特长训练”。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生活和人生命运掌握在老师的手里。而我们的老师又是怎样的呢?他们为了学生将来能“摘到果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于是乎,按照自己的预想去要求学生:学生读书没有自觉性,所以需要强…  相似文献   

4.
研究学生,认识学生,向学生学习,这是教师工作和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学生,认识学生,就是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交流交往中,教师也常常能从学生那里学到不少东西。要当好老师,首先得当好学生。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不虚心向学生学习,就永远不懂得教育。只有把这门功课学好了,才有资格当老师。  相似文献   

5.
一个拥有童心的老师应该是一个与学生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一个拥有童心的老师应该是一个能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人。一个拥有童心的老师应该是一个能想学生所想,能思学生所思的人。  相似文献   

6.
在一些老师极力推崇赏识教育的时候,不应忘记,教育中的惩罚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很欣赏这样一种观点: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们有时看到教育中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不敢批评,批评轻了学生视若耳旁风,批评重了学生会“上告”。甚至个别老师被学生从课堂中“哄”跑,丧尽师道尊严。在社会生活中,谁违背了国家的法律,谁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既然惩罚不能从我们国家中消失,那么学校教育中就不能没有惩罚。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讲过:“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  相似文献   

7.
<正>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精神关怀者,是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他人"。高中林老师用爱心诠释了一位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展现了自己的教育情怀。高老师巧用"爱"的艺术。他认为,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学会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高中林老师爱学生,他不仅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与学生一起运动;还努力走进学生内  相似文献   

8.
一思 《课外阅读》2013,(13):38-39
<正>台湾老师的建议上海广中学校请台湾财团法人、外展教育发展基金会执行长廖炳煌老师在浦东为学生进行外展训练时,廖炳煌忽然向乔俊君提出:"乔校长,能不能从今晚开始,让老师和学生一桌用餐?"乔俊君对廖炳煌的建议有些不明就里,因为按照惯例,学生和老师是分开就餐的,尽管在一个大厅里,也是学生们坐在一起,老师与老师坐在一起。"当时我一听,他想一起用餐,应该是为了增加师  相似文献   

9.
“爱学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又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正如此说,老师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敬爱老师.也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学生,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呼唤真爱。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还要会爱,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如春风化雨,才能使学生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与生活的动力。我认为爱学生应该从“欣赏”学生的缺点开始。善待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欣赏有缺点的学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通过一种情感连带关系的作用来完成的。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有一处环节失控,教育就会受阻。因此,老师、学生和家长之间必须紧密配合,在情感和谐的氛围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大家都比较推崇赏识教育。实际上,批评和表扬是教育的一个统一体。作为老师,如果对学生只是一味地表扬,不敢批评,有可能会滋长学生骄傲自大的心理。相反,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如果老师能够真诚、客观、公正、适度地给予批评,不仅能为学生指点迷津,还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耐挫能力。老师在运用批评这个手段时,一定要注意其艺术性,从而使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能够产生良好效果。以下就是我在教育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韩愈对老师职责的界定。我们该怎样做老师?该做怎样的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老师,从老师的角度去揣摩学生,相信也只有在完成了这两个角色的互换后才能明白,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竟是如此微妙,教与学的关系总是在交融互动中显露真意。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示意、一个手势,都是对学生心灵的关注,我们给学生的一次赞许、  相似文献   

13.
语言交际能力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交际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而教育学生如何运用赞美去更好地与人沟通就更是如此。为了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从每日与之打交道的老师出发,学会赞美老师,并推而广之,掌握赞美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正>心理沟通是指老师和学生在心理上互相容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老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如何做到师生之间有效沟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了解学生是沟通的基础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了解,沟通就无从谈起。我国传统的中医为了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提出了"望闻问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这对班主任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经常听到有老师感概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的确,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已不再像以往主要是通过老师获得,传统的说教对学生,特别是对高年级的学生往往显得收效甚微。如何让思想教育更易被学生接受,使思想教育更富有实效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体会到:“包装”可以让老面孔出现新形象,也能使老方法有新内涵。“包装”周记让学生写周记是许多老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以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老师也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但随便地写在一个本子上,用不了多久,大部分学生的周记就…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生活中,你会发现,一个慈爱的老师,能教育好学生;而一个严厉的老师,同样也能培养人才。你会感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为什么能殊途同归呢?以前我一直不理解。直到工作以来,我和两个老教师搭班,耳濡目染他们的教育风采,才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相似文献   

17.
曾令敏 《考试周刊》2013,(14):171-171
<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班级的管理教育工作,所有科任教师都要齐抓共管,这样教育才能形成合力。只有每个老师都能管学生,会管学生,教育才不会出现空档。就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而言,很多人都会认为这主要是班主任的工作,一般的科任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工作,可能有时也想管管,但由于教育方法有所欠缺,显得力不从心。实际上一个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教育者,一个  相似文献   

18.
上班快两年了,在这两年里我适应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角色转变,从一名需要别人教育的学生变成了要去教育别人的老师。这种身份与角色的改变是巨大的,这使我刚开始还有点不适应,特别是我的学生叫我老师的时候我特别不适应,因为我觉得自己都还是一个学生。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渐渐适应了当老师的角色,也深深体会到当一名好老师的不易了!  相似文献   

19.
凡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都知道师生之间心理沟通的重要性,可以说,它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个十分有趣的教育现象是:有的教师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老师批评学生,能叫他心服口服,有的老师批评学生却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些现象是令人深思的,它除了说明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虽说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没少与学生打过交道,可我实在不知道该选用一个什么样的词儿来称呼这样一类学生:他们的身份是学生,但他们却是时时刻刻想老师之所想——想着怎么样让老师修理自己的"同类",想着怎么让老师完全钳制学生的肉体与思想从而维护自己的尊严,想着怎么使老师在学生中能够说一不二具有绝对权威……而正因为他们是学生,所以也就更能洞悉其“同类”的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