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批评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在表扬性教育风靡之时,不少班主任对批评性教育不屑一顾,处处迁就学生。有的班主任对学生只有表扬没有批评,只讲鼓励不讲鞭策,"激励教育"甚至被简化为"表扬教育",似乎只有表扬才是激励学生的唯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赞赏,无疑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奋力前行.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分对象、时间、场合滥施表扬,"表扬"无"度",则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赞赏,无疑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奋力前行。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分对象、时间、场合滥施表扬,"表扬"无"度",则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一、赏识教育要施之有度众所周知,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应掌握的重要教育思想,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特别是差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才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育手段之一的表扬,是教师常用来激励学生的一种措施。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教育时作出肯定评价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励学生的必要、有效手段。正确的表扬,能够使学生得到鞭策和激励,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调动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激情。同时,恰当的表扬也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和美的熏陶。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赞许和鼓励。  相似文献   

5.
表扬作为教育的激励手段,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被广泛应用,但表扬的激励效果却没有很好地彰显,尤其对于青春期学生,普遍存在表扬无效的现象。以青春期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视角,提出自我意识高涨、思维品质发展矛盾性、情绪情感两极性、强烈希望发展社会性能力等因素导致教师惯用的表扬失效。针对青春期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调整表扬的方式,以达到表扬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改琴 《宁夏教育》2012,(7):131-13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赏识教育”和“快乐教育”受到广大教师的推崇,表扬被视为教育学生的法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成为许多教师的教育名言,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经常以表扬为主。表扬如果运用得当,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但面对不绝于耳的“太好了!”“你真棒!”之类的激励,学生是否真正得到了激励?一味激励的热潮后隐藏着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7.
表扬和处罚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 表扬艺术 表扬是教育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表扬的目的是把它作为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恰当适时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取和自信,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但是许多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太少,好像教师的话一字千金,轻易不出嘴.还有一些教师表扬手法单调,效果没有达到最佳.笔者认为,班主任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与"表扬",学生有了进步,不妨表扬.表扬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学生会踏着表扬的阶梯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教育历来倡导教师多表扬,少批评,少惩罚,说是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励学生上进。表扬作为一种正面的教育手段,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教师的表扬不当,亦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受到伤害。因此,教师运用表扬这一教学手段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不可信口开河,须三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9.
表扬是教师采用鼓励、赞赏、夸奖等对学生进行肯定和激励的方式,是一种激励学生的外部强化手段。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将表扬广泛运用于教育活动之中,认为这是推动学生进步的最好方法。但事实上,表扬的效果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最好”。有个小学五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正确的评价,恰当地动用表扬与批评,是激励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运用激励的教育形式最能体现教师作为管理者的角色.教师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手段,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表扬、批评、奖励、惩罚,表示对学生行为的肯定与否定,期望学生继续某种行为或终止某种行为.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其上进心、自尊心、荣辱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然而,不正确的表扬与批评,则会使学生或是盲目骄傲,或是灰心失望、丧失信心.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愉快教学,挖掘学生更多潜能。要想激励学生思考,离不开表扬,要真正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同样离不开表扬。教师要做好表扬与批评工作,多表扬、少批评,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随着赏识教育和激励性评价理念的深入人心,表扬也越来越多地成为教师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拿起表扬的武器"已成为老师们的口头语.然而,表扬的泛滥或不当,不仅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产生破坏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激励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动作和表情,促进学生再次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表扬与批评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体育教师的表扬与批评,目的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但运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使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既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又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注重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性、合理性、有效性,以表扬激励为主,真正达到激励教学的目的,使学生保持学习的激情.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育的智慧与理念往往来源于教育的真实片段,看似简单的表扬,在教育现象学的研究范式里,有着深层的教育学意义。表扬不独是一种学生激励手段,它体现的是一种师生对话关系,是一种关心。教师只有深刻领会与把握表扬的本质结构与教育意蕴,娴熟地掌握和运用表扬的技巧,才能有效发挥表扬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但需要及时表扬,也需要及时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师要把对学生的批评看作是他们成长不可缺少的良药,科学地运用批评这一手段去教育学生,用批评为学生点亮人生。  相似文献   

16.
万里鹏 《考试周刊》2010,(20):219-220
一、关于青春期表扬的艺术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赏识教育和激励性评价逐渐被我们所认同和采纳,表扬作为激励学生的手段在日常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教师实施表扬的良好初衷与表扬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常常会出现明显的反差,学生对教师的表扬无动于衷,有的甚至产生怀疑、逆反的情绪,还有的因惧怕教师表扬带来的人际压力而“躲避”教师的表扬。  相似文献   

17.
李继彦 《班主任》2005,(11):48-48
"惩罚"和"奖励"本是一对孪生姐妹,但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赏识"、"表扬"和"奖励"已成为当前新教育理念的主流,人们经常提到表扬和奖励,却很少有人提及"惩罚".教育专家和教育管理者一再告诫广大教师: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但很少有人对"惩罚"和"体罚"进行严格的界定.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被吓得谨小慎微,再不敢越雷池半步.  相似文献   

18.
表扬是一种最常见的教育手段,可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挖掘学生更多潜能.然而,不少教师由于没有掌握表扬的技巧,致使表扬的实际功效大打折扣,甚至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基于此种考虑,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9.
《学周刊C版》2016,(25):53-54
表扬作为日常教学中主要的激励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运用,表扬的相关举措正在深入教育的每个角落。从表扬本身的涵义来说,它是对学生良好思想行为的肯定性评价。但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表扬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事,我们总能发现一些令教育教学工作者矛盾和不解的现象:努力去表扬学生,但是却没有收到预想的结果。这是因为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个性不同,教师认为好的表扬方式并可能不能被所有学生接受,由此而来,教师好心的表扬或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结果。认真分析一下表扬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可能会提高我们表扬学生的效果,让表扬更有魅力。  相似文献   

20.
正2009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第16条中的"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力)"一句曾一度引发热议。教育部的无奈不过是全国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的无奈的反映。本来,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都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最基本手段,但近些年来一股股奇怪的思潮却让很多人把最基本的东西忽略甚至忘掉了。教育不仅需要激励,同时还需要抑制。表扬和奖励是具有正面激励学生正确行为作用的教育手段,批评和惩罚则是具有正面抑制学生问题行为作用的教育手段。如果认为批评和惩罚运用不当可能带来"副作用",那么表扬和奖励运用不当同样可能带来"副作用"。严格讲,批评和惩罚,谈不上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