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高等教育正走在突破与转型发展的路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社会对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传统以传授公管专业知识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变化发展着的市场需求,学生的专业能力并未在就业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就业难度较大.论文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社区管理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分析"学校—社区"合作共建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及面临问题,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校—社区"共建型实践教学的有效合作路径.  相似文献   

2.
钟云华  李磊 《煤炭高等教育》2012,30(3):71-73,121
目前,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面临极其严峻的就业困难。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身人才培养定位没有突出本土特色、课程设置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师资力量薄弱与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不得力等教学因素是其毕业生就业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地方高校应该推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等等。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改革与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许多高校都开办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专业方向的设定上各有侧重,总体上显得很“杂”;不同学校授予学位的差异性很大,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上也显得幼稚与不成熟。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培养能在政府机关,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以及社会中介组织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福建农林大学2006—2019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总体一般。专业办学满意度、专业发展前景、现实状况和本专业为第几志愿等专业特征以及月收入、专业对口度和工作行业等工作因素对就业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体特征(毕业年份和户口性质)、家庭特征(户口性质和父母亲的职业)和专业特征(社会公众对本专业的评价)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文章建议,提升专业的社会认同感,创造平等宽松的就业环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端正学生就业心态。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门新型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的定位不清晰,特色不明显,相应的课程设置较为混乱,而且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也不景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基于当地实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突出专业的本地特色,并最终达到服务本地的目标.湖北文理学院顺应办学潮流,积极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土化的发展思路,在培养方向选定、资源配置、特色凸显、教学方法创新、就业模式改革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我国的新兴专业之一,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多渠道的就业途径.但近几年各高校该专业的就业形势普遍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研,找出了产生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现状提出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营销管理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智慧技能型人才,本文结合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市场专业实际情况,通过分析西藏地区社会需求状态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按照高职院校的办学要求,确立了“实践主导,定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解决实践能力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罗明忠 《高教探索》2007,(6):123-126
对广东某高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市场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考虑,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建议是: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完善专业方向和专业课程设置,改善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教学质量;把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结合起来;推动校企联合。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目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能力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存在诸多问题,对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培养学生能力素养为切入点,强化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引导学生参与到专业学习中来,使学生的能力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满足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和就业形势不景气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些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造成的.基于此,本文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公共事业管理学>为例,分析了传统公共事业管理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并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构建以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为核心,包含以"公共事业管理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复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建团队式学习模式以及形成多侧面和动态化考核方法等要素的四位一体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这种四位一体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能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务等弊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一、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专业,而在国内却是近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武汉大学是国内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较早的学校之一.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998年教育部在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明确规定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通过专业建设与发展培养新型的公共事业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以适应我困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校招生》2003,(10):47-48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揭秘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毕业生总体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显现,就业能力参差不齐、就业期望与实际不符、离职率高等现象困扰着广大学生与就业单位。探索出有效的就业能力培养与专业教育结合的途径,在保证专业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是高校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78):179-18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8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至今已经毕业了十几届学生。总体看来,其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拟对杭州市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剖析影响其就业的因素,从而得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我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贵州以其丰富的、独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突破。这给贵州各大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和创业机遇。然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事旅游行业的越来越少。通过对贵州省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了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因素,并挖掘深层次的原因,期望能对相关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和复杂化,再加上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上有本科生、研究生的挤压,下有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竞争,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是异常严峻.本文在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剖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就业质量评价是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总体来看,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高,在多数指标上低于同类院校的平均水平,说明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有待改进和提高,这既需要民办高校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18.
从大学生就业探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就业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高校扩招后带来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提高其就业能力,如何改善管理,实现大学生的有效就业,不仅关系着毕业生自身利益,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的就业在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切实做好学生的培养管理工作,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实施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管理,最大化地实现大学生的有效就业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教学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忽略毕业生就业市场对学生的需求和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表演唱这种演唱形式,正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良好途径。文章结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教学实际,从培养"一专多能"实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集体课中实施表演唱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儿歌表演唱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就业力(Employ ability),即"可雇用性",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工商管理作为一个综合性管理的专业,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学知识包含现在的企业家必须掌握和学会运用的能力,关乎企业的综合发展和规划,是企业发展和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对应届毕业生这样一种面临从校园环境到社会环境转变的特殊群体的就业能力进行分析是制定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本课题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H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价和在校工商管理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三方面,来分析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明确企业与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认知之间的差异,进而提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